車玫 王新廣
(上海市嘉定區(qū)南翔醫(yī)院心內(nèi)科,上海 2018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臨床多種心臟疾病發(fā)展至終末期的階段,也是造成心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多采用藥物方式進行治療,主要目的在于緩解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避免病情惡化。沙庫巴曲纈沙坦是全球首個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tǒng)過度激活,增強心臟的保護作用;芪藶強心膠囊屬于中成藥,具有利水消腫、益氣溫陽和活血通絡的功效;二者均是心衰患者常見的治療藥物[2]。單一的西藥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式則更能發(fā)揮標本兼治的功效,在延緩患者病情方面優(yōu)勢突出。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CHF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排列法分為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8.96±5.64)歲,病程(3.28±0.64)年,心功能分級:Ⅱ級5例、Ⅲ級28例、Ⅳ級17例;研究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49.23±6.07)歲,病程(3.31±0.71)年,心功能分級:Ⅱ級7例、Ⅲ級27例、Ⅳ級16例。納入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診斷標準[3];心功能分級在Ⅱ~Ⅳ級;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40%;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臨床資料完整。已排除心源性休克患者;意識不清或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對研究用藥存在過敏;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近6個月服用過激素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均給予基礎的對癥治療,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強心、利尿、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出現(xiàn)低氧癥狀患者及時給予氧氣吸入;飲食以清淡、低鹽為主。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生產(chǎn)的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進D20190002;100 mg×14片)治療;初始劑量為2次/d,每次50 mg,持續(xù)服藥2周后調整藥物劑量為2次/d、每次100 mg。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芪藶強心膠囊(Z20040141;0.3 g×12?!?板)治療,3次/d、1.2 g/次。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給藥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采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tǒng)測定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比較兩組間的差異。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抽取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3 mL靜脈血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比較兩組間的差異。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心悸、皮疹、頭暈、干咳、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差異。
2.1心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SD水平低于對照組(t=3.906、4.302,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的比較
2.2NT-proBNP水平 治療前,對照組NT-proBNP水平為(2 145.97±200.64)pg/mL,研究組為(2 150.08±210.75)pg/mL,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NT-proBNP水平為(1 420.66±150.39)pg/mL,低于對照組的(1 639.82±153.07)pg/mL(t=7.222,P<0.05)。
2.3不良反應 兩組發(fā)生心悸、皮疹、頭暈、干咳、惡心嘔吐的情況分別為,對照組1例、1例、2例、1例、1例,研究組1例、1例、3例、1例、2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6.00%,與對照組的12.00%比較無差異(P>0.05)。
沙庫巴曲纈沙坦屬于沙庫巴曲和纈沙坦組成的復合藥物,前者屬于前體藥物,經(jīng)肝臟代謝后可轉為有活性的腦啡肽酶抑制劑LBQ657,可以有效抑制腦啡肽酶催化降解腦鈉肽;而后者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可以有效抑制機體的血管緊張素;因此采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時可以同時對利鈉肽系統(tǒng)和RASS系統(tǒng)進行調控,在增強利鈉肽水平升高帶來的保護作用時抑制機體的血管緊張素,達到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發(fā)揮顯著的心臟保護作用[4-5]。在中醫(yī)的認知中,CHF屬于水腫、心悸的范疇,病癥本虛標實,在患者發(fā)病的早期以心氣虧虛、心陽不足為主,中期以脾陽受損、水濕內(nèi)停為主,晚期以腎陽虛弱為主,故而在治療時應以溫陽補氣治其本,祛瘀活血治其標[6]。芪藶強心膠囊是一種在中醫(yī)脈絡學說指導下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中藥,主要由黃芪、人參、丹參、附子、澤瀉、玉竹、桂枝、紅花、陳皮、葶藶子和香加皮等藥物組成,具有利尿消腫、補氣止汗、安神益智、補脾益肺、補元氣、養(yǎng)血安神、調經(jīng)止痛、活血祛瘀、補火助陽、溫陽散寒、滲濕瀉熱、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滋陰潤燥、助陽化氣、溫通經(jīng)脈、散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燥濕、健脾、化痰、瀉肺平喘、下氣行水、補精益腎、利水消腫的功效;諸藥聯(lián)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利水消腫、活血通絡和益氣溫陽的功效[7-8]。而與沙庫巴曲纈沙坦聯(lián)合治療更有助于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標本兼治的作用,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SD低于對照組,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延緩患者的病情進展。本文結果還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會增加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臨床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