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郎 俠,趙貴賓,李城德,孫多鑫,李 圓
(1.甘肅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甘肅蘭州 730020;2.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yè)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70)
與單胃動物相比,反芻動物采食匆忙,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待食物半消化后再從瘤胃返回嘴里咀嚼,最后將混入唾液的食物吞入瘤胃中(饒輝,2008)。因此,合適的粗飼料是保證反芻動物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基礎。在“糧改飼”背景下,甘肅省青貯玉米得以廣泛種植,用以解決冬季飼草短缺的問題。與青綠飼草相比,青貯玉米具有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消化率高、方便貯存等特點(王曉春等,2022)。從現有研究成果看,趙亞星等(2020)發(fā)現,全株青貯玉米可顯著提高羊增重、飼料轉化率和飼養(yǎng)經濟效益;華金玲等(2018)通過青貯玉米搭配25%~50%比例花生秸稈的方式促進了湖羊瘤胃微生物活性,提高了湖羊的生產性能。但國內以青貯玉米飼喂肉羊的相關報道較少,為此,本試驗以小尾寒羊為研究對象,分析飼喂青貯玉米對肉羊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及腸道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本試驗所用青貯玉米品種為NK859,由甘肅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引進并示范種植,經甘肅省農科院測試中心測定,營養(yǎng)物質含量見表1。
表1 青貯玉米營養(yǎng)物質含量 %
1.2 試驗設計試驗選在臨夏州廣河縣進行,將50頭健康無病、平均體重(32.52±0.35kg)相近的小尾寒羊隨機分為2組,每組25頭。對照組肉羊飼喂常規(guī)粗飼料,試驗組肉羊飼喂青貯玉米粗飼料,試驗共計60 d,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2。
表2 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基礎)
1.3 檢測指標
1.3.1 生長性能 分別于試驗第1和60天早上空腹測量肉羊體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DG);記錄每天肉羊的喂料量和剩料量,計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根據ADFI和ADG計算料重比(F/G)。
1.3.2 免疫功能 試驗結束后禁食12 h,每組各取5只肉羊靜脈采血,將血樣置于37℃ 2 h,分離血清。參照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白細胞介素-2(IL-2)和白細胞介素-6(IL-6)ELISA試劑盒操作說明測定每組肉羊血清中IgG、IgA、IgM、IL-2、IL-6含量。
1.3.3 腸道組織形態(tài) 試驗結束時禁食24 h,將靜脈采血肉羊屠宰后分離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參考朱愛民等(2021)的方法分別測定絨毛高度(VH)、隱窩深度(CD),計算出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V/C)。
1.4 數據統(tǒng)計采用EXCEL 2020整理數據,導入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青貯玉米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3可知,2組肉羊IW、FW和ADFI差異不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肉羊ADG顯著提高(P<0.05),試驗組肉羊F/G顯著降低(P< 0.05)。
表3 青貯玉米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青貯玉米對肉羊免疫功能的影響由表4可知,兩組肉羊血清中IgG、IgM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肉羊血清中IgA、IL-2、IL-6含量顯著提高(P < 0.05)。
表4 青貯玉米對肉羊免疫功能的影響
2.3 青貯玉米對肉羊腸道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由表5可知,兩組肉羊十二指腸中VC、CD和V/C值差異不顯著(P>0.05);兩組肉羊空腸中VC差異不顯著(P>0.05);兩組肉羊回腸中VC、CD差異不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肉羊空腸中CD顯著降低(P<0.05),V/C值顯著提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肉羊回腸中V/C值顯著提高(P<0.05)。
表5 青貯玉米對肉羊腸道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
平均日增重直接體現肉羊的生長情況,在同等飼養(yǎng)條件下,豐富的營養(yǎng)供給和合理的飼料配比成為提高肉羊生長育肥效果的關鍵。料重比反映了肉羊對飼料的消化利用能力,料重比越小,飼料轉換率越高,飼養(yǎng)經濟效益就越明顯。有研究證明,與基礎日糧相比,基礎日糧+20%青貯玉米能顯著提高霍雜肉鵝的平均日增重,增加飼養(yǎng)經濟效益(孫金艷等,2022);飼喂全株青貯玉米日糧能顯著提高育肥期杜泊綿羊日增重,顯著降低料重比(王云洲等,2020);在全舍飼喂養(yǎng)情況下,青貯玉米秸稈替代常規(guī)粗飼料,育肥山羊平均日增重提高5.15%,料肉比降低4.84%(邱良偉,2013)。在本試驗中,試驗組肉羊平均日增重提高11.5%,料重比降低5.2%,與前人研究結果的細微差異可能源于肉羊品種及青貯玉米的添加量。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調節(jié)功能(郝光恩,2018),是反映肉羊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標。選擇檢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能更加客觀分析肉羊血清中免疫活性和體液免疫強弱。白細胞介素-2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作用機理在于促進淋巴細胞生長和T細胞增殖,完成免疫調節(jié)功能。白細胞介素-6能調節(jié)B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維持機體生理平衡(李美君,2011)。研究證明,與飼喂羊草相比,飼喂全株玉米青貯和玉米秸稈青貯飼料顯著提高了肉羊血清中IgG、IL-2含量,改善肉羊機體免疫力(陳秋菊等,2021);王中華和周德忠(2011)通過在日糧添加2.5%青貯玉米籽實的方式提高了斷奶仔豬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和IgA含量。本試驗發(fā)現,青貯玉米可以顯著提高肉羊血清中IgA、IL-2、IL-6含量,改善了肉羊的機體免疫力。
絨毛高度與腸道吸收表面積成正比,絨毛高度數值越高,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越強。同樣,隱窩是腸道結構,隱窩深度越淺,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效果越好(陳思佳,2018)。因此,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既是腸道健康的評價指標,又可以側面反映動物的生長速度(袁文菊和崔玉良,2021)。在本試驗中,試驗組肉羊空腸中V/C值顯著提高,回腸中V/C值顯著提高。說明青貯玉米有利于肉羊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促進腸道健康。
綜上所述,青貯玉米可提高肉羊生長性能和機體免疫力,改善肉羊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