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武文
(張掖市甘州區(qū)九龍江林場,甘肅 張掖 734000)
金葉復葉槭為槭樹科槭樹屬落葉高大喬木,是復葉槭的栽培變種,春季葉片金黃色,漸變?yōu)辄S綠色,樹皮暗灰色,秋后變紫色。金葉復葉槭具有耐干旱瘠薄、適應性強的特點,發(fā)展成為園林綠化普遍應用的樹種[1]。
組織培養(yǎng)是植物規(guī)?;a(chǎn)的主要繁殖方式,組織培養(yǎng)是用金葉復葉槭的莖、葉、芽等器官進行立體培養(yǎng),得到愈傷組織進行分化最終得到組培幼苗,這種方法和有性繁殖相比能夠迅速得到無病菌侵染的幼苗,且具有成本低、繁殖系數(shù)高的特點[2],但是在組織培養(yǎng)中也常遇到苗木生根數(shù)量少,移栽后長勢弱的現(xiàn)象,影響苗木的存活率[3],因此,在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以得到長勢健壯的苗木[4]。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組培苗具有調控作用[5],調節(jié)劑能夠促進組培苗誘導分化過程中細胞的分裂,促進不定根的分化[6]。調控幼苗的生長發(fā)育,有利于縮短快繁周期,但是不同類型調節(jié)劑間存在明顯差異[7]。研究認為,生長素NAA能夠促進壯苗,提高組培苗的成活率[8]。2,4-D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一種有效的生長素類激素,可誘導各種外植體細胞的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6-BA能夠莖增粗,抑制莖的伸長[9]。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和濃度配比也是影響組培苗生長的關進因素,因此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類型和配比對組織培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關于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上的研究較多,但是有關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再生系統(tǒng)建立以及組織培養(yǎng)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以復葉槭的帶芽莖段誘導的不定芽為外植體,比較不同種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對頂芽組培苗分化的影響,篩選最佳培養(yǎng)基配方,為復葉槭的離體快繁提供參考。
試驗選取當年生生長健壯、未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外植體。組培苗生根材料選用金葉復葉槭帶芽莖段誘導的不定芽。
取0.3~0.5 cm無菌莖段為外植體,置于誘導愈傷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為MS鹽添加3%的蔗糖和6.5 g/L瓊脂,pH值5.8,添加2 mg/L 6-BA和0.4mg/L 2,4-D。置于玻璃方瓶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24±2)℃,光照度為2000 lx、光照周期為光16 h/暗8 h。培養(yǎng)的無菌苗長到2~3 cm 時,將其轉入生根培養(yǎng)基。
取飽滿、致密的愈傷組織置于生根培養(yǎng)基中進行生根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基為:MS培養(yǎng)基中添加6-BA和NAA,調節(jié)劑濃度和配比見表1,每個水平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接入20個外植體,培養(yǎng)條件同愈傷誘導,每隔10 d觀察一次分化情況,28 d統(tǒng)計分化率,并進行指標測定。
2.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取出組培苗,清洗干凈附著的培養(yǎng)基,用干凈濾紙吸干植株表面水分,統(tǒng)計生根率、根的長度以及生根狀況。
表1 試驗各處理生長調節(jié)劑類型及濃度
2.3.2 葉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測定
將試管苗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培養(yǎng)基,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開,將葉片用剪刀剪成小塊,稱取0.5 g,參考李合生[8]的方法,采用乙醇-丙酮浸提法測定葉綠素含量。將根系取下,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測定根系活力。
由表2可知,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顯著影響組培苗的生根特性,其中生根率隨6-BA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1.5 mg/L的6-BA對生根跟產(chǎn)生抑制作用,隨著NAA含量的增加,生根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濃度為0.3 mg/L時最高。其中T5處理的生根率最高,為93.21%,T1、T2、T4和T5處理的生根率均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17.05%、35.38%、23.51%和36.91%。平均根長隨6-BA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1.0 mg/L時達到最大值,隨著NAA含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濃度為0.3 mg/L時最高,各處理除了T3和T7處理外,其他處理均顯著高于CK。根條數(shù)隨6-BA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1.0 mg/L時達到最大值,隨NAA含量的增加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在0.5 mg/L時最高,除了T7和T8處理,其他處理的跟條數(shù)均顯著高于CK。
由圖1可知,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組培苗葉綠素有顯著的影響。隨6-BA濃度的增加,葉綠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1.5 mg/L的6-BA對葉綠素含量產(chǎn)生抑制作用,在6-BA濃度為0.5 mg/L和1.0 mg/L時,隨著NAA含量的增加,葉綠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6-BA濃度為1.5 mg/L時,隨著NAA濃度增加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在濃度為0.3 mg/L時最高。其中T5處理的葉綠素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T2、T3和T5處理的生根率均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47.30%、12.84%和38.51%。
表2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組培苗生長特性的影響
圖1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組培苗葉綠素的影響
由圖2可知,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組培苗鮮重有顯著的影響。隨6-BA濃度的增加,組培苗鮮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1.5 mg/L的6-BA對組培苗鮮重的增加產(chǎn)生抑制作用,在6-BA濃度為0.5 mg/L和1.0 mg/L時,隨著NAA含量的增加,組培苗鮮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6-BA濃度為1.5 mg/L時,隨著NAA濃度增加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在濃度為0.3mg/L時最高。其中T5處理的葉綠素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T2、T4和T5處理的生根率均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47.12%、23.51%和50.79%。
圖2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金葉復葉槭組培苗鮮重的影響
不定根的形成是組培苗形成的關鍵,直接影響幼苗成活率,而生根受到濕度、溫度、激素的多方面的影響[10],進而決定種苗培育的成本,因此,探索外植體的誘導分化,可以優(yōu)化再生途徑[11],在一定條件下,外植體經(jīng)脫分化后形成的薄壁細胞團,即愈傷組織[12]。愈傷組織通過分化后形成組培幼苗,它的誘導受外植體類型、激素配伍、培養(yǎng)環(huán)境等多因素的影響[13]。激素的種類和濃度是影響其形成的關鍵因素[14],研究表明,組織培養(yǎng)愈傷組織形成只有在合適配比的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類激素的組合中才可以取得較好的誘導效果[15]。本研究結果表明,添加6-BA,生根率、根長和生根條數(shù)隨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添加NAA,隨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6-BA濃度為1.0 mg/L,NAA濃度為0.3 mg/L時,生根率最高,根長最長,生根條數(shù)最多。因此,較高質量濃度的6-BA 和NAA會對組培苗生根起抑制作用,使生根率降低。本研究結果表明,在6-BA濃度為1.0 mg/L,NAA濃度為0.3 mg/L時,組培苗的葉綠素含量最高,鮮重最大。綜合比較,組培苗生根最佳培養(yǎng)基為濃度為1.0 mg/L的6-BA和濃度為0.3 mg/L的NAA時,生長狀況最好,根系活力較高,葉色濃綠,光合能力強,根系繁密,有須根,根長較長,適合金葉復葉槭的生根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