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劉巧平 張紅艷 河南省扶溝縣中醫(yī)院 461300
青壯年股骨頸骨折(FNF)患者身體機能好,術后恢復快,但患者遠期功能恢復仍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積極行功能鍛煉對其術后功能恢復仍十分必要??缤撮撝鲃庸δ苠憻捠侵冈诔^患者痛閾范圍之上進行主動功能鍛煉,其可通過加強關節(jié)屈伸鍛煉避免肌肉萎縮,緩解患肢腫脹、疼痛,且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骨折快速愈合[1]。五音療法是基于中醫(yī)五音理論的一種康復干預方法,中醫(yī)理論認為疾病發(fā)生與五臟和七情六欲有關,而五音與五臟密切相關,五音療法不僅可調節(jié)患者五臟,還可舒緩情緒,降低不良情緒與疼痛的相互作用[2]。為此,本文將早期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與五音療法相結合,探討其在青壯年FNF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內固定治療的90例青壯年FNF患者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7.49±4.16)歲;Pauwels分型:Ⅰ型12例,Ⅱ型20例,Ⅲ型13例;骨折位置:左側22例,右側23例。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7.57±4.22)歲;Pauwels分型:Ⅰ型13例,Ⅱ型19例,Ⅲ型13例;骨折位置:左側24例,右側21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已獲得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成人股骨頸骨折診治指南》[3]中FNF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②新鮮骨折,單側骨折;③年齡<65歲;④均行內固定治療;⑤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②陳舊性骨折;③同部位存在骨折史、手術史;④惡性腫瘤;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⑥合并嚴重感染;⑦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礙;⑧精神障礙;⑨其他原因導致的髖關節(jié)功能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術后接受早期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術后當日,患者臥床休息,患肢取中立位,并對患者下肢進行按摩。術后1d,進行足趾、踝關節(jié)被動、主動性屈伸鍛煉,護理人員主動屈伸患者膝部,確保膝關節(jié)屈伸90%以上,患者在護理人員協助下連續(xù)、緩慢屈伸2次,通過疼痛閾值,隨后指導患者自主屈伸;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吹氣球動作訓練、腹式呼吸鍛煉。根據患者關節(jié)活動度情況,每天增加屈伸角度5°~10°,在屈伸鍛煉時需首先由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通過疼痛閾值,再指導其進行自助鍛煉,屈伸次數可逐漸增加,直至膝關節(jié)屈曲能達到120°。術后7d開始行直腿抬高鍛煉,術后6周開始行膝關節(jié)伸展鍛煉。根據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負重訓練,功能鍛煉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肢體腫脹、疼痛情況,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合理安排鍛煉內容、方法及強度。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五音療法:(1)根據患者情緒以及“五音”與情緒感受的對應關系,協助患者從《五行音樂療法作品集》中選取其感興趣的音樂曲目;(2)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無人打擾的鍛煉環(huán)境,若無法提供獨立病房,則可使用耳機聆聽音樂,避免同病房患者相互影響;(3)配合患者功能鍛煉播放音樂,音量調整至40~60dB,30min/次,2次/d,鍛煉過程中要排除干擾,使患者能夠全身心沉浸于音樂意境中,并配合指令進行康復鍛煉;(4)出院前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在家庭行功能鍛煉及五音療法干預,并添加患者微信,定期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解答患者疑問。兩組護理干預共持續(xù)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HAMA量表共包括14個問題,最高評分為56分, HAMD量表共包括17個問題,最高評分為68分,HAMA、HAMD評分越高表明焦慮、抑郁越嚴重。(2)使用諾丁漢健康調查問卷(NHP)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該問卷包括疼痛、精力、睡眠、身體活動、情感反應、社交活動6個維度,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3)使用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該量表包括疼痛、功能、關節(jié)活動度、畸形4個維度,最高100分,評分越高表明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4)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后1d、3d、7d功能鍛煉狀態(tài)下的疼痛程度,評分0~10分,評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嚴重。
2.1 負性情緒 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HAMA、HAMD評分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對比分)
2.2 生活質量 干預后,兩組NHP評分均顯著上升,且觀察組NHP評分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NHP評分對比分)
2.3 髖關節(jié)功能 干預后,兩組Harris評分均顯著上升,且觀察組Harris評分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Harris評分對比分)
2.4 疼痛程度 術后1d、3d、7d,觀察組功能鍛煉狀態(tài)下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1d、3d、7d功能鍛煉狀態(tài)下VAS評分對比分)
FNF是髖部骨折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發(fā)病率約占所有髖部骨折的50%以上,在全身性骨折中,FNF發(fā)病率則在3.58%左右[4]。近年來,隨著建筑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FNF患者中青壯年比例有明顯提高。FNF的治療關鍵在于盡早恢復局部解剖結構,保證股骨頭血供。隨著內固定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目前青壯年FNF患者骨折愈合率已上升至90%以上,患者預后得到了顯著改善[5]。但FNF患者預后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故積極進行術后功能鍛煉不僅有利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還可有效避免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是一種新型鍛煉方式,其主要在痛閾以上對相關關節(jié)和肌肉進行鍛煉,能有效提高運動強度,進而緩解患肢腫脹、改善并促進功能恢復。秦玲等、郭哲等[6-7]研究結果均已證實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對加快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有積極作用。但該鍛煉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在痛閾以上進行功能鍛煉會給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疼痛感,嚴重的疼痛感不僅會加重機體應激反應,還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部分患者甚至會因為心理恐懼而拒絕功能鍛煉。因此,加強對行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患者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五音療法是基于中醫(yī)“五音”理論延伸而來的一種音樂療法,具有舒緩患者情緒的作用,隨著中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其臨床應用已受到越來越多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關注[8]。本文探討了五音療法聯合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在青壯年FNF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d、3d、7d功能鍛煉狀態(tài)下的VAS評分及干預后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NHP評分及Harri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五音療法以五行之源探五音之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故中醫(yī)治療重視情志調節(jié)[9]。五音療法中的五音音律(宮、商、角、徵、羽)與五臟相通,宮通脾、商通肺、角通肝、徵通心、羽通腎,五音療法將傳統中醫(yī)的陰陽平衡理論與音樂相結合,順臟腑施樂可有效舒緩患者情緒,調理五臟,平衡陰陽[10]?,F代醫(yī)學研究顯示五音療法可通過獨特的音樂電流發(fā)揮物理按摩作用,進而使患者顱內血管規(guī)律收縮,最終達到改善顱腦血流動力學、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緩解疼痛的目的。不僅如此,五音療法還可通過影響音樂活動中樞調節(jié)多種神經遞質的合成和分泌,進而影響人體感覺、運動和情緒表達[11]。故在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基礎上給予患者五音療法能有效舒緩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且能減輕患者功能鍛煉時的疼痛感,進而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增強功能鍛煉效果,最終達到改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五音療法聯合跨痛閾主動功能鍛煉能有效緩解青壯年FNF患者不良情緒和功能鍛煉過程中的疼痛感,能有效提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