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隊科技處成立了情報研判小組,依托集成指揮平臺和雪亮工程,運用人臉、車臉識別技術,建立以情報研判為主導的高效合成作戰(zhàn)打擊機制。截至2022年2月底,共識別失駕人員無證駕駛201人(注銷144人、吊銷57人),逾期未換證267人,逾期未審驗108人,準駕不符4人,黑名單人員駕駛渣土車21人,駕駛人未備案駕駛渣土車844人,渣土車駕駛人、注冊車企不一致63人,查獲無證駕15例,無證營運出租車2例,駕駛非法營運車輛10例,套牌救護車3輛,短信推送提醒253人次,上述車輛均已布控。
情報研判+合成作戰(zhàn)模式,已經逐漸成為西安交警精準打擊交通違法的新型技戰(zhàn)法。
研判小組依托集成指揮平臺非法營運研判分析模型,摸排全市轄區(qū)高速路、國省道與地鐵、公交的交通銜接連接點,在集指平臺配置六條跨區(qū)縣非法營運研判道路,關聯配置通行卡口24處,生成涉嫌非法營運車輛200余輛,研判分析后布控80余輛。
近期,交警未央大隊在轄區(qū)內查獲兩例涉嫌非法營運車輛,經調查核實存在非法營運的行為,案件已移交未央區(qū)交通局。
交警經開大隊對軌跡異常客車進行精準布控,對存在非法營運嫌疑的車輛現場移交運政部門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研判小組依托人臉識別技術部署多處人臉識別卡口設備,精準識別駕駛證注銷、吊銷、逾期未換證、逾期未審驗等交通違法,依托集成指揮平臺開展精準打擊。
2021年11月30日研判小組發(fā)現李X宏(駕駛證狀態(tài)注銷)在長安南路無證駕駛營運出租車,車牌號陜A,12月1日雁塔大隊依據支隊情報研判信息成功查獲該車輛。
2022年2月24日研判小組發(fā)現李X強(因醉駕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在曲江轄區(qū)無證駕駛營運出租車,車牌號陜L。曲江大隊2月25日在胡家廟某小區(qū)將駕駛員李強查獲。
高新、未央、雁塔、曲江查獲一批無證(注銷、吊銷)駕駛人員,并依法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研判小組精準識別渣土車駕駛人黑名單、未備案、人車企備案不一致交通違法行為,每日推送給各級安監(jiān)部門,實現渣土車違法的精準研判。2021年12月1日以來,共研判產生渣土車預警232條,全部錄入違法系統(tǒng),并推送給安監(jiān)部門開展源頭治理。
研判小組依托集成指揮平臺,敏銳發(fā)現通行數據的時空矛盾,精確挖掘套牌情報信息,聯合大隊開展合成作戰(zhàn),高效精準查獲套牌車輛。
2月8日,情報研判小組發(fā)現救護車蘇A、遼M、遼A有套牌嫌疑。2月10日16時,交警雁塔大隊成功查獲嫌疑人郭某,并對三輛套牌救護車進行控制,犯罪嫌疑人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西安交警情報研判+合成作戰(zhàn)模式,在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形成了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震懾作用,為降低交通事故發(fā)生率,創(chuàng)建安全交通環(huán)境奠定基礎。
地鐵8號線延平門站主體施工開始后,近期路過施工區(qū)域的市民發(fā)現,灃惠南路與科技路南出口由原本的5車道變?yōu)?車道,早高峰交通壓力很大。3月22日,為緩解擁堵,西安公安交警經過1周的調研,在該路口創(chuàng)新推出“治堵綠波”,通過綠波優(yōu)化和區(qū)域信號燈聯網控制,為高新區(qū)早高峰緩堵。
地鐵8號線延平門站主體施工期間臨時占用灃惠南路(科技路—楓葉新都市小區(qū)東門段)由北向南部分道路。目前南出口由3條機動車道,1條非機動車和1條人行道組成的導改路來保障此處的通行。
灃惠南路與其東側的唐延路是高新區(qū)的南北大動脈,唐延路由南向北單行,是高新區(qū)進入二環(huán)和西繞城的重要干道。灃惠南路由北向南單行,北與西二環(huán)、南二環(huán)相通,是二環(huán)車流量去往高新區(qū)的重要通道。高新區(qū)寫字樓、工廠、學校較多,西安公安交警大數據顯示,這里早高峰出行需求大,出行時間較為集中,并且具有一定的潮汐性。
地鐵8號線延平門站主體施工區(qū)
繞行綠波方案
施工期間,灃惠南路和科技路十字南北方向的道路都因圍擋而變窄,如何破解隨之而來的擁堵呢?
此前,西安交警已發(fā)布了繞行方案,但因圍擋及繞行對區(qū)域路網影響較大,為了有效治堵,西安交警調研后決定在該交叉口附近區(qū)域通過智能紅綠燈的賦能,開通東向西和南向北的兩組單向綠波,以及信號燈區(qū)域聯網調控,達到精準治堵的效果,緩解圍擋周邊的區(qū)域擁堵。
調研數據顯示,擁堵情況主要出現在早高峰時段的東向西方向和北向南方向,這兩組‘治堵綠波’一組將出現在大寨路、科技路的東向西方向,另一組北向南方向則會在灃惠南路、團結南路、丈八北路區(qū)域布設。通過緩進快出的控制策略,保證從西二環(huán)、南二環(huán)下來的車輛快速通過大寨路繼續(xù)向西行駛,完成分流;另一部分車輛從灃惠南路與科技路北口右轉向西行駛到團結南路與科技路交叉口左轉,以達到南下的目的,提高北向南的車流通行效率。
因圍擋區(qū)域輻射周邊多個十字路口,西安交警聯網調控了周邊灃惠南路與科技路十字、唐延路與科技路十字、團結南路與科技路十字的智能信號燈,通過遠端調控,力爭實現緩行不堵的效果。
灃惠南路與科技路十字,東西和南北車流量都很大,調整后為北向南綠燈時長增加了5秒。因唐延路與科技路十字和灃惠南路與科技路十字距離不足150米,為保證駛入與駛出車流量匹配,避免擁堵干擾到南北車流通行,西安交警在這里也增加了5秒綠燈時長,但最大的變化是在團結南路與科技路十字,為了確保擁堵點的車輛少進快出,交警在此處增加了17秒的東向西綠燈放行。雖然都是幾秒鐘的調整,但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能有效提高此路段的通行效率,優(yōu)化后北向南排隊長度由490米降至455米,早高峰持續(xù)時長由2小時40分下降至2小時。
調研數據顯示施工區(qū)域早高峰的車流量比較集中,問題更突出,所以此次調整西安交警在早高峰調控上做足了功夫,通過秒秒必爭的精細化管理,力爭緩行不堵的效果。晚高峰因為車流量相對分散,則針對具體點位做了部分調整。
西安公安交警建議途經施工區(qū)域的車輛、行人按照交通標志、標線指示通行或提前擇路繞行。未來,西安公安交警還將繼續(xù)對此處進行監(jiān)控,隨時根據新情況做出治堵調整。
駕車出行中大家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波車流順暢通過路口,唯獨靠后的你被紅燈截停,環(huán)顧四周,卻發(fā)現其他方向空空如也,心里暗自嘆息,奈何不能多等我一秒?
為解決這一難題,2019年以來,西安公安交警以智能信號改造工程為契機,對全市信號燈“換腦袋”“裝眼睛”“接神經”,實現信號燈的智能控制。今年以來,西安公安交警結合精細化管理再發(fā)力,在建好智能信號燈的同時,要用好信號燈?!靶盘枱舾袘刂啤奔礊槲靼补步痪毣芾淼拇胧┲弧?/p>
“感應路口”是指采用了交通信號感應控制的路口。路口通過安裝雷達、視頻、地磁等感應設備,獲取到各個方向的車流量,自動調整紅綠燈時長,減少綠燈的空放時間,從而保證信號配時與交通需求的高度匹配,達到綠燈損失減少,通行效率提高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有車就綠燈,車輛放完了就紅燈。
作為特殊控制策略,他也有自己的“脾氣”,并不是所有路口都適合做感應控制,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適用于車流量變化不穩(wěn)定的路口,有穩(wěn)定的車流量路口用固定周期配時就夠了。
2.適用于與周邊路口間隔大,且路口之間的車流同行關聯性不強的路口。避免某階段路口放行車輛過多對下游路口產生影響。
3.適用于具備聯網條件的路口,能實時監(jiān)控路口感應設備運行情況。
白沙路與科技路為十字交叉口,位于高新區(qū),因周邊主要為住宅區(qū),平峰時段各周期的車流量具有一定差異性。
西安公安交警通過長時間的現場調研及后臺的數據分析,判斷白沙路與科技路的交通流特性非常適合做感應控制。說干就干,目前,白沙路與科技路的感應控制已正常上線,并取得了很好的優(yōu)化效果。
優(yōu)化前,白沙路與科技路采用的固定周期配置,路口四個方向的車流量差異較大,導致路口有時候綠燈時間不足,有時候空放嚴重,極大的降低了路口整體的通行效率。
針對這種情況,西安公安交警對癥下藥,采用了感應控制策略。
實時感應控制后,車輛無效等待時間降低了,綠燈空放現象變少了,整體來說,單位周期的綠燈空放時間平均由18秒降至4秒,路口延誤指數由28.08降低至21.60。
優(yōu)化前后數據對比
根據對路口調研與方案論證,西安公安交警已在科技西路-經十三路、豐登路-豐慶路、白沙路-光華路等220處路口安裝了信號燈感應控制相關設備,并根據路口的實際交通流特性設置了與之相適應的感應配時方案,通過近期的觀察,優(yōu)化效果明顯。當然,西安公安交警會持續(xù)優(yōu)化信號配時,根據路口的交通流量變化情況更新調整“感應路口”參數,以達到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