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是一類用來防除雜草,而又不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的藥劑。它的大面積應用和推廣,使廣大農民朋友從繁重的鋤草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勞動效率,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有些農民對除草劑缺乏足夠的了解,在使用上存在很多誤區(qū),為了幫助農民朋友更好的認識除草劑,提高其使用效益,特將其使用須知介紹如下:
一、除草劑的分類
按照除草劑對植物作用的性質分為:
1.滅生性除草劑,如百草枯、草甘磷、克無蹤、農民樂等。這類除草劑對植物無選擇性,苗草不分,凡是接觸的植物都受到傷害致死多用于果園、橡膠園、工礦區(qū)、公路和城市等地防除雜草。
2.選擇性除草劑,這類除草劑在一定劑量范圍內,能夠殺死某一種或幾種雜草。而不傷害作物。如穩(wěn)殺得、都爾、精穩(wěn)殺只要濃度適當對苗木很安全,還有敵稗、二甲四氯等、但使用時如果隨意加大劑量,則對作物造成嚴重傷害,因此,使用中要嚴格掌握劑量,切忌蠻干。
按照除草劑的使用方法可以分為:
1.土壤處理劑,即把除草劑撒于土壤表層或通過混拌拌入上中,以殺死雜草。這類除草劑可被雜草的根、莖、芽鞘或上下胚軸吸收從而致死,如異丙隆、乙草胺、綠麥隆等。
2.莖葉處理劑,即把除草劑稀釋在一定量的水中,直接施用于雜草莖葉,通過雜草莖葉對藥物的吸收和傳導消滅雜草。如2.4D丁酯、百草敵、苯達松等。
按照除草劑作用方式分為:
1.內吸性除草劑,如草甘磷、蓋草能、穩(wěn)殺得、2,4D、綠黃隆、西瑪津、撲草凈等。這類除草劑可以被植物的根莖葉吸收,并可以在體內傳導至整個植株各個部位,使雜草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而死亡。
2.觸殺性除蘋劑,如除草醚、百草枯、敵稗、克無蹤、五氯酚鈉等。這類除草劑不能在雜草體內傳導,而是殺傷接觸部位,特別是綠色部位以造成死亡需要說明的是同一種除草劑可能被劃分。在幾個范圍內。
二、使用除草劑忌盲目混用
除草劑之間進行混合使用,必須在產品說明書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實驗證明可行的條件下,才能大面積使用。一般的混合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1.混用的鋤草劑,必須殺草種類不同,其使用時期與使用方法必須吻合。
2.不能發(fā)生沉淀、分層、絮狀物等反應。
3.混合后各種除草劑的使用量應為單一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選準使用時期
選準除草劑的使用時期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在雜草生長的適宜時期施用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否則效果不佳,甚至會產生副作用。如化學除草多采用土壤處理,所以要在播種前或播種后芽前用藥,用藥時間應以雜草初生階段除草最佳,而在雜草長至9—10厘米或分蘗后用藥,則效果較差,甚至無效。
四、正確掌握配制方法
配制除草劑藥液,先將可濕性粉劑溶在少量水中制成母液,然后裝入半噴霧器水,導入母液,再加足所需水量,最后搖勻噴施。如果可濕性粉劑與乳油混用,則應先倒入可濕性粉劑,再加乳油。
五、避開不利氣候施用
當風速每秒鐘超過8米,除草劑的藥效可降低5%,因此在風速較大的天氣條件下應禁止施用。合適的雨量(10-15毫米)有利于土壤處理劑的藥劑發(fā)揮作用。除草劑不宜在高溫、高濕、干燥的天氣噴施,以防止對作物產生藥害或降低藥效。一般來說噴施除草劑適宜在氣溫20-35%的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當氣溫超過20%時應加大用量才能確保噴施效果。
六、在設施栽培區(qū)減量用藥
保護地等設施栽培時,土壤溫度高、濕度大,藥效不發(fā)生飄逸,所以用藥量應較露地栽培減少20-30%的使用量,在雜草高于作物時,把內吸性強的藥劑涂抹在雜草上,則不用全園噴施,經濟實惠。
七、覆膜地施用除草劑
地膜覆蓋后不方便鋤草,所以要在播種后全地噴施除草劑,然后覆膜,其用量可比常規(guī)用量減少三分之一左右。
八、正確掌握施藥方法
除草劑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以免失效,噴藥時要均勻,不可以長期單一使用一種除草劑,以防止雜草產生抗藥性一有的除草劑如氟樂靈易揮發(fā)、醚類見光易分解失效,所以用藥后要及時覆土。
對進行土壤處理的地塊一定要耙細平整、細碎濕潤。使雜草萌發(fā)一致,從而提高除草效果。
九、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規(guī)程
除草劑多數(shù)是有毒物質,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規(guī)定門如配藥時要戴膠皮手套,嚴格按照規(guī)定使用劑量,嚴禁用手拌藥,施藥人員必須戴口罩,穿長袖衣服和褲子,穿上鞋襪。在操作時禁止吸煙、喝水、吃東西,不能用手擦嘴、臉、眼睛、互相嬉戲對噴等。噴藥后要徹底清洗衣物、器具等。對剩下的藥劑用蠟封口,并置于陰涼避光處保存,對超過兩年以上的除草劑,在使用前必須先做小范圍買驗,確定是否有效再使用。
(作者單位:154200黑龍江省蘿北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