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林能否成活,澆水是關鍵,水大根自生,無水根死亡,故苗木栽植后水要澆透。栽植時如土壤干旱,應先澆樹坑。植樹苗后再澆水。在土壤干旱的情況下,若栽樹后不及時澆水,勢必造成苗木本身水分被于土所吸附,形成水分倒流,造成苗木生理失水,根系死亡,從而影響成活率。土壤干旱失水會造成根細胞分離,影響正常的代謝活動而死亡。淺談造林綠化抗旱保成活 楊曉輝
為了進一步總結造林綠化抗旱的經驗和教訓,確保造林成果,努力加快造林步伐,提高造林成活率,采取綜合技術措施逐漸提高造林成活率既降低造林成本,確保造林質量。
一、氣象預測
由于暖冬現象,降雪明顯極度偏少,春風大,氣溫高,旱情會非常嚴峻。春夏之交將會有持續(xù)少雨、高溫、干旱天氣。
二、指導思想
本著未雨綢繆,以變應變,趨利除弊,縝密實施的工作思路,依靠科技支撐,建立保障體系,實施因地制宜、因害施治、因害設防,千方百計抗御干旱,切實提高造林綠化質量,保障造林綠化的實效。
三、階段應策
抗旱造林保成活行動,自3月初起至8月下旬止,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f3月初至4月初1為先期準備階段。
1.按造林作業(yè)設計,全面落實地塊、承包合同、責任人。在林種、樹種、密度、整地方式、栽植方法上要充分考慮干旱因素這個新情況,作業(yè)設計要增加抗旱內容和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
2.造林綠化苗木要落實到位。無論是自產苗木還是外調苗都必須把住苗木質量關。凡是低于苗木規(guī)程Ⅱ級標準的苗木,不允許出圃,更不允許從外購進。除苗木的形態(tài)指標外,要特別側。重苗木的成活力,尤其是根系的活力,保留盡可能的側根和須根。要以良種壯苗增強抗旱性。
3.落實菌木生根粉、保水藥劑。要按苗木數和造林面積100%的用量,提前購進ABT生根粉、高效速吸保水劑、蒸騰抑制劑等保水抗旱藥劑。
4.密切關注氣象變化,要與氣象部門緊密聯系,經常查看造林地的解凍墑情狀況,及時提出適時應變的造林時間和采取相應的抗旱造林技術措施。
5.層層舉辦抗旱造林學習班。要緊緊圍繞抗干旱保證造林成活這一關鍵技術問題,對適用性強、針對性強、易于操作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進行講解宣傳。
第二階段(4月上旬至5月初)為密集投入階段。
1.搶前抓早適時造林。要宜早不宜遲搶墑頂漿造林。在造林時序安排上,先陽坡后陰坡,先退耕地后荒山,先淺山后深山,先萌動快的苗木后萌動慢的苗木,化一塊造一塊。
2.出圃苗木要有足夠水的保護過渡。苗木出圃到造林栽植,要嚴格按照“五不離水”(起苗、包裝、運輸、假植、栽植1的技術要求,認真地抓好每個環(huán)節(jié),嚴禁苗木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風吹日曬。要充分利用苗木窖延緩苗木萌動,給苗木栽后生根留足時間。
3.大面積施用抗旱藥劑。造林要普遍采用苗木根莖葉的藥物處理。全部采取苗根蘸泥漿經濟實用的做法。
4.小地形處理要有利于蓄水保墑。通過采用不同的造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改變造林地地面形狀、坡度、坡面的相對高度和朝向,從而改變栽植點附近的小氣候因子,基本要求是細土加厚,肥土集中,圍土截水,坡面內傾。使降水得到充分利用,新植苗木根系加快愈合,生發(fā)新根、保持水分供需均衡,減緩旱情的整地方式。可采取犁溝整地、水平階整地、水土溝整地、反坡梯田整地、魚鱗坑整地等。造林地原有的原生植被同時要注意保留。
5.造林現地栽植備補苗。春造期間,多安排10%-20%的苗木上山造林。既每隔5行至10行采取一穴雙株栽植留作雨季補植現地移栽。
6.道路村屯等四旁大苗綠化,要澆水栽植,苗木栽前都要浸根24小時,栽后也要視旱情適時澆足水,要根據旱情和實際條件,也可推廣秸桿浸水埋穴和覆地膜保墑栽植等行之有效措施。
7.大力培育容器苗。容器苗是保證當年造林成活率起決定性作用最后的補救措施,為實施多季節(jié)造林奠定物質基礎。
8.及早進行第一遍撫育。造林結束一周,要即刻組織進行擴穴、培土、扶正、澆水、”踏實、做土埂等抗旱撫育工作。
第三階段(5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為撫查補救階段,此階段以雨季造林補植為重點。
1.認真做好造林監(jiān)測普查工作,成活率是第一硬指標,時刻監(jiān)測成活率動態(tài)變化。造林普查工作,務必組織專業(yè)人員隊伍,集中在本階段將造林面積、造林成活率測準查清,堅決杜絕虛報錯報,為采取補救措施提供詳實的數據。
2.適時減災撫育,撫育方式,要根據旱象和雜草密度情況,靈活掌握。雜草茂密、旱象較重,要及早采取穴狀松土,割草撫育。雜草稀疏,旱象嚴重,可以不進行刀撫,只進行松土撫育。一律嚴禁全光撫育。割草除灌應避開炎熱干旱天氣。割草撫育要做到不傷根、不傷皮、不傷梢,避免人為造成苗木殘損死亡。鋤松的土壤要培到植株根部,并把雜草覆蓋在種植點上,以減少表面水分蒸發(fā)。凡是人力所能及的,都要對渴水苗木進行人工澆水。
3.安排雨季補植。雨季補植是以春季造林地多栽的備補苗和苗圃育苗地培育的容器苗做保證,春季多栽備補苗,多培育容器苗,保證造林成活率才有主動,屬于雨季補植工作,造林成活率達不到85%的,都要通過雨季補植超過規(guī)定標準,要將造林地備補苗和苗圃育苗地的容器苗,集中用在這個階段。
第四階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成果上報階段。此階段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1.逐級呈報造林普查報告。文字材料要將抗旱保成活的具體措施報告清楚,上報的表格數字,一要準,二要實。
2.將抗旱造林作為研究課題??购翟炝质巧a中經常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發(fā)生持續(xù)干旱的年份,造林失敗的例證不少。要結合本地氣候條件和造林立地類型,加強抗旱造林技術的研究。大力開展適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不斷總結作業(yè)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抗旱保成活的實用經驗。
四、組織領導
各造林綠化建設單位,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抗旱造林綠化保成活預案,由領導小組負責抓此項全面工作,領導、技術人員、現場質檢員、作業(yè)施工員等都要落實責任、明確造林負責人,重點區(qū)域抗旱造林綠化現地要立牌標示。
旱情嚴峻,造林綠化工作面臨著一個全新的形勢,同時給我們的工作增加了壓力和責任,所以在造林綠化的全過程一定要貫穿國家林業(yè)局提出的“質為先”的口號,把抗旱造林綠化當做一件頭等大事,認認真真地抓出成效。
(作者單位:164123黑龍江省沾河林業(yè)局二可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