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內鏡下經椎間孔腰椎融合術(Endo-TLIF)研究進展*

      2022-07-27 02:48:00陳禮龍綜述林維成審校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22年7期
      關鍵詞:椎間單側椎弓

      陳禮龍 綜述 林維成 劉 杰 審校

      (昆明理工大學醫(yī)學院,昆明 650500)

      與傳統(tǒng)開放手術相比,經椎間孔腰椎融合術(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及微創(chuàng)經椎間孔腰椎融合術(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斜外側腰椎融合術(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等微創(chuàng)技術具有出血少、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隨著內鏡下腰椎手術的普及,出現(xiàn)了鏡下椎管減壓等技術,可以取得與傳統(tǒng)手術相同的效果,并且減少軟組織損傷,更有利于術后恢復[1~3]。近年來,經皮內鏡下經椎間孔腰椎融合術(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TLIF)越來越多地用于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此技術可通過內鏡和工作通道實現(xiàn)完全內鏡下椎間盤切除、椎管和椎孔減壓、椎體間融合[4,5]。本研究就近年Endo-TLIF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 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

      Endo-TLIF的手術適應證為[6~8]:①腰椎間盤突出伴病變節(jié)段不穩(wěn);②腰椎管狹窄伴病變節(jié)段不穩(wěn);③腰椎滑脫(Meyerding Ⅰ、Ⅱ度且為非僵硬型),伴或不伴腰椎峽部裂;④椎間盤源性腰痛;⑤局限性退變性脊柱側彎;⑥單純腰椎不穩(wěn)。

      禁忌證[9~14]:①任何可能導致融合器植入后終板塌陷的情況都是相對禁忌證,如先天性骨性終板異常、骨吸收、骨質減少和嚴重骨質疏松癥、感染、椎間盤炎或局部炎癥跡象、椎骨骨折;②由于塌陷導致的極其狹窄的椎間孔安全三角/椎間盤高度;③神經系統(tǒng)異常及重度中央椎管狹窄在內鏡下不能滿意減壓;④Meyerding Ⅲ度及以上的高度腰椎滑脫等。

      2 解剖學基礎

      Endo-TLIF的解剖學基礎即椎間孔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椎間孔安全三角位于腰椎間孔內,由下位椎體的上終板、上位椎體的出行神經根和硬膜囊組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手術操作空間就是一個三角形,手術操作的空間實際上是一個梯形[15]。隨著L1~S1神經根向下走行,神經根發(fā)出的位置相對于對應椎體的下緣逐漸升高,神經根與硬膜囊的夾角逐漸減小,Kambin三角面積逐漸增大,這為內鏡下椎間融合術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降低術中損傷神經根的風險[16]。想要安全地進入椎間孔安全三角,下一椎體上關節(jié)突的處理尤為關鍵,內鏡下良好地處理上關節(jié)突可以使安全三角的顯露更加清晰,并可以更好地保護出行神經根、走行神經根及硬膜囊[17]。在椎間孔安全三角的解剖基礎上,Endo-TLIF得以蓬勃發(fā)展。

      3 手術步驟

      Endo-TLIF的主要手術步驟:①俯臥位;②以病變節(jié)段關節(jié)突關節(jié)為導針進入的終點,棘突旁開6~8 cm做手術切口,證實導針位于關節(jié)突關節(jié)后,沿工作通道放入內鏡;③內鏡下切除入路側椎體上關節(jié)突尖部分、背側黃韌帶,暴露椎間孔安全三角,確認硬膜囊、走行神經根及出行神經根三者的位置關系,旋轉保護套管,保護走行神經根,清除壓迫的軟組織,探查走行神經根是否仍存在壓迫,走行神經根松解完畢后向上探查出行神經根是否存在壓迫;④鏡下處理病變節(jié)段的椎間盤及軟骨下骨;⑤確認神經根安全,進行椎間試模及融合器植入,再次探查神經根;⑥植入經皮椎弓根螺釘。

      從以上手術步驟可以看出,此技術的操作要點及難點集中在是否能進行充分的神經根減壓、足夠的終板準備和如何在不損傷神經根的前提下植入椎間融合器。所以由于Kambin三角區(qū)空間有限和鄰近神經根的存在,Endo-TLIF仍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技術。

      4 固定方式選擇

      單節(jié)段Endo-TLIF內固定方式大體可分為單釘固定(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雙釘固定(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三釘固定(單側椎弓根螺釘加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四釘固定(傳統(tǒng)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圖1),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

      對于單節(jié)段腰椎不穩(wěn)及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可以選擇經棘突、椎板、對側關節(jié)突關節(jié)、對側椎弓根的單枚螺釘固定,從而達到后柱融合,加上椎間植骨融合能達到前中柱融合,此方式可以完成三柱融合,同時也是椎體和病變節(jié)段雙側關節(jié)突的三關節(jié)融合,使單側螺釘?shù)姆€(wěn)定性得以保證,從而保證脊柱的穩(wěn)定性[18]。由于缺乏遠期隨訪數(shù)據(jù),單釘固定手術后椎體間融合率尚不清楚。

      關于Endo-TLIF采用雙釘固定(即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目前存在很多爭議。內鏡手術對手術側椎旁肌肉的損傷較小,螺釘可通過同一切口植入,因此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具有減少創(chuàng)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側骶棘肌變性萎縮、不損傷對側組織等優(yōu)點[19],內鏡下手術對軟組織、骨質、關節(jié)突關節(jié)及椎間穩(wěn)定性的破壞性較小,所以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的穩(wěn)定性是足夠的。Lu等[20]的meta分析納入808例行TLIF、MIS-TLIF或Endo-TLIF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393例,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415例,其中10項研究(666例)報告術后融合率,結果顯示單側與雙側固定組融合率無明顯差異(RR=0.96,95%CI:0.92~1.00,P=0.073);6項研究(355例)報告術中失血量,結果顯示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術中失血量更少(加權均數(shù)差WMD=-125.66,95%CI:-231.93~-19.39,P=0.020)。因為TLIF對脊柱穩(wěn)定性破壞及軟組織的剝離程度均較Endo-TLIF大,故此結論在Endo-TLIF同樣適用。但是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也有局限性,在治療較嚴重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如Meyerding Ⅲ度及以上腰椎滑脫癥、雙側峽部裂)和嚴重骨質疏松癥時,穩(wěn)定性不足,不能為椎間植骨融合提供良好的力學穩(wěn)定性,文獻報道較少。由于牽引力相對較小,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不適合治療椎間隙狹窄,而且斷釘和斷棒的風險以及應力集中導致固定失敗的風險增加,仍然是瓶頸問題。當對側組織結構完整時,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可以提供有效的穩(wěn)定性;當對側組織結構被破壞時,如關節(jié)突關節(jié)不穩(wěn)或峽部裂,單側椎弓根內固定很難提供有效的穩(wěn)定性。因此,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的條件應該是:對側關節(jié)突結構完整、無峽部裂且無腰椎不穩(wěn)的單節(jié)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單節(jié)段腰椎管狹窄、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

      三釘固定即單側椎弓根螺釘加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劉爽等[21]的meta分析納入10項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不穩(wěn)、腰椎滑脫)行融合手術的研究,其中單側椎弓根螺釘加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組291例,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組297例,隨訪時間12~60個月。3項研究(2組分別為88例、94例)報告末次隨訪時的融合率,結果顯示2組融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0.31,95%CI:0.10~1.03,P=0.06);9項研究(2組分別為251例、260例)報告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結果顯示單側椎弓根螺釘加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組手術時間更短(WMD=-32.61,95%CI:-45.23~19.99,P<0.000 01),術中出血量更少(WMD=-152.63,95%CI:-208.91~-96.35,P<0.000 01)。林博穎等[22]的生物力學研究證實單側椎弓根螺釘聯(lián)合椎板關節(jié)突螺釘固定可以為Endo-TLIF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以上研究顯示,三釘固定用于內鏡下融合手術是可行的,適用于單節(jié)段伴有腰椎不穩(wěn)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退變導致的椎間盤突出、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腰椎不穩(wěn)、腰椎管狹窄。

      四釘固定即傳統(tǒng)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四釘固定雖然可以為Endo-TLIF技術提供足夠的椎間穩(wěn)定性,但是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應用于內鏡融合手術中似乎有點過度,推薦用于單節(jié)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骨質疏松的病人[18]。結合以上研究,四釘固定的適應證為峽部裂導致的腰椎滑脫、Meyerding Ⅱ度滑脫、骨質疏松、椎板或關節(jié)突發(fā)育不良及前柱穩(wěn)定性不足行Endo-TLIF患者。

      綜上,單釘固定適用于Endo-TLIF手術中關節(jié)突關節(jié)穩(wěn)定性無破壞的患者;雙釘固定適用于對側關節(jié)突結構完整、無峽部裂且無腰椎不穩(wěn)的單節(jié)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單節(jié)段腰椎管狹窄、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三釘固定適用于單節(jié)段伴有腰椎不穩(wěn)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退變導致的椎間盤突出、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腰椎不穩(wěn)、腰椎管狹窄;四釘固定適用于峽部裂導致的腰椎滑脫、Meyerding Ⅱ度滑脫、骨質疏松、椎板或關節(jié)突發(fā)育不良及前柱穩(wěn)定性不足的患者。

      5 融合器的選擇

      Alkalay等[23]的研究顯示,合適的椎間融合器可以提供軸向穩(wěn)定性,促進手術節(jié)段融合,恢復椎間孔高度及腰椎前凸。Provaggi等[24]認為雙融合器有利于保持穩(wěn)定,增加椎間融合的表面積,但由于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和臨床結果相似,單融合器是內鏡下融合手術的標準技術。融合器在Endo-TLIF中的運用,總體來說與開放手術類似,包括PEEK融合器、金屬可撐開融合器、碳纖維融合器等[25]。PEEK融合器一般尺寸固定,較小的融合器雖能順利通過工作通道,但是椎間隙難以恢復到理想的高度,不能提供足夠的椎間支撐;大尺寸的PEEK融合器植入則需要更換較大直徑的工作通道,增加椎板和關節(jié)突骨質的去除量,加大對脊柱后方結構的破壞,脊柱后方結構的穩(wěn)定性也因此減低,同時也會增加神經根及硬膜囊受損的風險[26]。由于內鏡操作條件的限制,為了滿足內鏡手術的需要,降低融合器相關并發(fā)癥,以及防止神經根損傷,金屬可撐開融合器成為近年內鏡下腰椎融合器研發(fā)的熱點。金屬可撐開融合器可以小尺寸經Kambin三角植入椎間隙后撐開擴大,提高融合器植入的安全性,并且融合器植入后可使滑脫的椎體部分復位,恢復椎間孔高度及腰椎前凸;但容易出現(xiàn)融合率下降、融合器損壞等并發(fā)癥[27]。由于金屬可擴張融合器無法進行融合器內部植骨,其椎間融合率尚待進一步驗證[28]。碳纖維融合器在Endo-TLIF中的應用報道較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驗證。內鏡下腰椎融合術中只進行植骨而不放置椎間融合器,缺點是脊柱中柱缺乏有效支撐,穩(wěn)定性難以保證[29]。綜上所述,Endo-TLIF中融合器的選擇較多,具體須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及術者的手術習慣選用。

      6 安全性與有效性

      已有不少文獻證實Endo-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Zhu等[30]的meta分析納入28項研究1475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其中Endo-TLIF 549例,MIS-TLIF 927例,結果顯示:在安全性方面,Endo-TLIF較MIS-TLIF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2組平均術中失血量分別為101.1 ml和174 ml,平均每個融合節(jié)段失血量分別為92.9 ml和160.5 ml),縮短住院時間(2組平均住院日分別為3.7 d和5.2 d),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中并發(fā)癥分別為2.2%和2.5%,術后并發(fā)癥分別為7.8%和10.2%);在臨床療效方面,術后2周內和術后2~3個月Endo-TLIF組腰背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顯低于MIS-TLIF組(MD=-1.11,95%CI:-1.52~-0.71,I2=0%,P<0.05;MD=-0.75,95%CI:-1.45~-0.04,I2=83%,P=0.04),其他各隨訪時點腰背痛VAS、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融合率分別為95%(360/379)和94.9%(451/475)(P>0.05)。Kou等[31]的meta分析納入6項研究共480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其中Endo-TLIF組216例,MIS-TLIF組264例,結果顯示在VAS、ODI等功能評分方面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項研究(192例)報告術中出血量,Endo-LIF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MIS-TLIF組(WMD=120.80,95%CI:-237.92~3.68,P=0.043,I2=99%);4項研究(273例)報告住院時間,Endo-LIF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MIS-TLIF組(WMD=3.55,95%CI:-5.54~1.16,P=0.004,I2=95.7%);末次隨訪Endo-TLIF組融合率為89%,MIS-TLIF組為9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6.9% vs. 6.3%)。因此,Endo-TLI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優(yōu)于MIS-TLIF。

      7 優(yōu)點和局限性

      7.1 優(yōu)點

      7.1.1 可以避免全麻 Endo-TLIF的手術操作與椎間孔鏡技術相似,可以在局部麻醉加輕度鎮(zhèn)靜下手術,術中患者清醒,可以得到患者的實時反饋,減少神經根損傷。Kolcun等[32]報道100例因Meyerding 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脫行Endo-TLIF,術中局部使用長效布比卡因,靜脈使用丙泊酚和氯胺酮使患者處于輕中度鎮(zhèn)靜狀態(tài),證明采用非全麻行內鏡下腰椎融合手術安全有效??偟膩碚f,非全麻的Endo-TLIF可以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減少住院并發(fā)癥和手術費用,同時還可以加快康復,可以與ERAS理念同步實現(xiàn)[33]。

      7.1.2 與MIS-TLIF相比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 與MIS-TLIF相比,Endo-TLIF通過4~5個1 cm切口完成手術,通過逐級擴張肌肉達到操作區(qū)域,只切除少部分關節(jié)突骨質,無需使用電刀,對肌肉及軟組織的損傷更小,更有利于術后恢復,術后第1天即可下地行走,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的發(fā)生率降低,術后住院時間更短。Ao等[34]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75例單節(jié)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單節(jié)段腰椎管狹窄、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35例行Endo-TLIF,40例行MIS-TLIF,結果顯示Endo-TLIF組術中出血量更少[(84.29±44.3)ml vs. (171.79±112.27)ml,P<0.001]。因此,Endo-TLIF比MIS-TLIF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30,31]。

      7.1.3 直視下進行終板準備 傳統(tǒng)腰椎融合技術及MIS-TLIF均不能直視下進行髓核摘除及終板準備,而Endo-TLIF運用內鏡可視化技術,可以直視下觀察終板準備情況[12,34],提高終板準備的充分性,同時降低終板骨折風險,有助于擴大終板準備的范圍,提高椎間融合率。

      7.2 局限性

      7.2.1 學習曲線更長 與MIS-TLIF相比,Endo-TLIF需要更長的學習曲線。術者需要理解TLIF及MIS-TLIF手術及脊柱解剖結構,熟練掌握內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腰椎管減壓技術,開展初期要嚴格篩選手術適應證,盡量選擇單側椎間盤突出、單側癥狀的椎管狹窄癥、Meyerding Ⅰ度腰椎滑脫。

      7.2.2 適應證有限 對于椎間隙狹窄及椎間孔安全三角狹窄者,Endo-TLIF很難安全地進入椎間盤,并且有可能損傷神經根;對于嚴重椎管狹窄,內鏡下操作不能完全減壓。這些都不適合內鏡手術。由于Endo-TLIF術中只截取少部分上關節(jié)突尖及下關節(jié)突的骨質即可進入椎間盤,故自體骨極少,不能滿足椎間隙植骨的需要。

      7.2.3 術中C臂機透視次數(shù)多 Endo-TLIF的手術步驟中很多都需要透視,如術前定位、操作套位置確認、椎間融合器位置確認、經皮椎弓根螺釘植入過程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增加術者和患者放射暴露的時間[35]。

      8 小結

      與MIS-TLIF、TLIF等傳統(tǒng)技術相比,Endo-TLIF具有創(chuàng)傷小、可使用局部麻醉、術后恢復快及終板準備可視化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其適應證有限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臨床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但目前關于Endo-TLIF的研究大多數(shù)是回顧性病例分析(4級研究)或技術性說明,樣本量相對較小,也缺乏遠期隨訪結果支持,證據(jù)水平相對較低,還沒有足夠的臨床證據(jù)支持Endo-TLIF的有效性。未來還要設計進行良好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以確定Endo-TLI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歡
      椎間單側椎弓
      脊柱椎間孔鏡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價值
      關于單側布頂內側安裝減速頂?shù)娜粘pB(yǎng)護及維修工作的思考
      椎體強化椎弓根螺釘固定與單純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老年性胸腰段椎體骨折的遠期療效比較
      后路椎弓根釘棒復位內固定+經傷椎椎弓根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
      椎管減壓并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腰椎滑脫癥的療效分析
      中間入路與外側入路行單側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的對比
      同期雙髖,單側全髖關節(jié)置換治療嚴重髖部疾病的臨床比較
      經皮對側椎間孔入路全脊柱內鏡椎間盤切除治療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
      單側和雙側內固定聯(lián)合髓核摘除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比較
      經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阿图什市| 肇庆市| 隆安县| 庆城县| 嘉兴市| 贡觉县| 定州市| 会泽县| 巫山县| 清丰县| 宁城县| 台中县| 蓬安县| 塔河县| 喀什市| 会理县| 富民县| 永泰县| 贵德县| 道孚县| 东海县| 宕昌县| 蒙阴县| 中江县| 图片| 通城县| 房山区| 韶山市| 雅江县| 金寨县| 昭平县| 容城县| 明光市| 永川市| 通州区| 新兴县| 黑河市| 剑川县| 兴安盟| 夏邑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