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敏
·臨床研究·
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對大葉性肺炎患兒病情的影響
陳曉敏*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分析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對大葉性肺炎患兒的影響。回顧性分析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大葉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對照組(53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治療2周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及最高呼氣流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大葉性肺炎患兒療效顯著,能改善患兒肺功能,抑制炎癥,改善免疫功能失衡。
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大葉性肺炎;肺功能;炎性因子
大葉性肺炎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也是常見的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多以肺炎支原體或其他細菌感染所致[1]。患兒可表現(xiàn)為高熱,劇烈咳嗽,重癥患兒可有呼吸困難甚至并發(fā)感染性休克。因此,對大葉性肺炎盡早治療對改善患兒預(yù)后意義重大。
目前,電子支氣管鏡在呼吸道疾病的診斷、治療中均很重要,為臨床治療大葉性肺炎患兒開辟出一個嶄新且有效的途徑。隨著電子支氣管鏡的設(shè)備不斷更新、完善,近年在兒科呼吸疾病中應(yīng)用也逐漸廣泛,且有臨床研究表明[2],支氣管鏡灌洗術(shù)作為肺炎的輔助治療手段可使臨床療效明顯提高。
本研究將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用于與大葉性肺炎兒童中,分析其對患兒病情進展的影響,為臨床治療大葉性肺炎患兒提供新思路。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本研究最終納入103例患兒,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對照組53例、觀察組50例。
對照組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齡7.52±1.21歲,平均病程0.85±0.12年,感染部位左肺18例,右肺27例及雙側(cè)8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7.33±1.17歲,平均病程0.81±0.11年,感染部位左肺18例,右肺25例及雙側(cè)7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SQSDYRMYY201812。
納入標準:符合《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及治療指南》[3]中大葉性肺炎的診斷標準;未進行其他治療;(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腹腔、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中樞系統(tǒng)感染;無法進行胸部影像學(xué)檢查。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方案: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抗感染以及氧療、化痰止咳、退熱及霧化等對癥支持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
局麻下對患兒實施灌洗術(shù),電子支氣管鏡下對呼吸道進行探查病變情況,并將支氣管鏡嵌頓于靶支氣管,經(jīng)支氣管鏡工作孔道先后注人37 ℃生理鹽水(每次1.0 mL?kg-1,≤20 mL·次-1,一般灌洗3次,對于炎癥嚴重的病變區(qū)域給予多次反復(fù)加壓灌洗,至灌洗液變?yōu)榍宄簽橹梗嘞匆嚎偭俊?-10 mL?kg-1)后,再通過負壓100~200mmHg(選擇的負壓值以吸引時支氣管腔不塌陷為宜)的吸引器吸引獲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每次灌洗液的回吸收率需≥40%。結(jié)束后留取肺泡灌洗液標本送檢,緩慢將支氣管鏡予以拔出。若術(shù)中發(fā)現(xiàn)痰栓,可輔以毛刷刷檢或鉗夾等處理。
1.3.1 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4]為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fù)正常,X線胸片顯示陰影消失或顯著改善;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緩解,體溫下降,X胸片顯示陰影較治療前明顯吸收;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Ю龜?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1.3.2 肺功能
治療前后采用德國耶格肺功能測試系統(tǒng)檢測肺功能指標,主要檢測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acity,F(xiàn)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以及最高呼氣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
1.3.3 炎性因子
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抽取5ml外周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后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及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儀器:流式細胞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型號:DxFLEX);試劑:均由廣州微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4 抗體水平
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分離血清后,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in G,IgG )、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in A,IgA)。儀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型號:AU5800);試劑:試劑均由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各指標均升高,觀察組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
詳見表3。
兩組治療后IL-6、IL-10、TNF-α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各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治療后兩組IgA、IgG、IgM均下降,觀察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5。
表2 兩組的治療療效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3 兩組的肺功能比較(±SD)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4 兩組的炎性因子對比(±SD)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5 兩組的抗體水平差異(±SD)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本研究對大葉性肺炎患兒分別采用常規(guī)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有效率高達96.00% ,較對照組更高,表明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療效更佳。分析原因可能為:術(shù)中可直觀觀察患兒肺部炎癥病灶,準確掌握患兒肺部發(fā)育情況、病情嚴重程度,對患兒肺部進行灌洗治療,沖洗肺部炎性滲出物及痰栓,治療效果較好。
研究發(fā)現(xiàn),肺功能是評價大葉性肺炎患兒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5]。彭效芹[6]等報道,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中可有效清除氣道分泌物,對控制患兒病情進展意義重大。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各指標均升高,觀察組肺功能相關(guān)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與上述結(jié)論基本相符,證實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在大葉性肺炎患兒中對其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較好。此外,本文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IL-6、IL-10、TNF-α水平較對照組更低,與Moats CR等[7]學(xué)者結(jié)果相符。通過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后,大葉性肺炎患兒支氣管內(nèi)炎性分泌物及黏稠痰液得到有效清除,可大大減少病原菌對氣道的刺激,使機體血清炎癥水平顯著下降。觀察組治療后IgA、IgG、IgM水平改善更佳,可見采用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后,免疫功能改善更為明顯。因此,對大葉性肺炎患兒予以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可迅速改善其機體缺氧,并對病灶進行抗感染治療,能降低免疫球蛋白失衡狀態(tài),緩解患兒病情。同時,由于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術(shù)中應(yīng)用的灌洗液為生理鹽水,不會對患兒肺部產(chǎn)生毒性作用。
綜上所述,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大葉性肺炎患兒療效顯著,對改善患兒肺功能、炎癥指標及免疫指標均凸顯優(yōu)勢,且治療安全性高,臨床應(yīng)用價值大。
1 高永偉, 宋建剛, 王棟梅. 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對兒童重癥肺炎的療效及作用機制分析[J]. 貴州醫(yī)藥, 2020, 44(10): 43-44.
2 Martin CN, Barnawi Z, Chorvinsky et al. Positiv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pepsin assay associated with viral and fungal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J]. Pediatr Pulmonol. 2021, 56(8): 2686-2694..
3 余學(xué)慶, 謝洋, 李建生.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醫(yī)診療指南(2018修訂版)[J]. 中醫(yī)雜志, 2019, 70(4): 57-58.
4 劉陽, 朱彩花.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對重癥肺炎患兒痰細菌清除率和病情進展的影響[J]. 兒科藥學(xué)雜志, 2019, 24(8): 49-50.
5 高永偉, 劉慶, 胡玉玲, 等. 麻杏石甘湯聯(lián)合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對兒童大葉性肺炎炎癥因子和肺功能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xué), 2020, 31(16): 2092-2095.
6 彭效芹, 甄清. 體外循環(huán)下先天性心臟病矯治術(shù)聯(lián)合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并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9, 027(012): 102-106.
7 Moats CR, Randall KT, et al. Non-bronchoscopic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s a Refinement for Safely Obtaining High-quality Samples from Macaques[J]. Comp Med. 2020, 70(6): 520-525.
(2022-4-21)
陳曉敏,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新生兒危重癥方向,Email:zhaoro296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