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二幼兒園 郭永永
幼兒教育是孩子逐步成長中第一個接受教育的階段,如何在該階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領導作用,激發(fā)幼兒對語言表達的興趣,滿足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需要,是當前幼兒教育事業(yè)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語言活動游戲化可以提升兒童積極性、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兒童形成更加豐富的語言表達以及積極向上的心理素養(yǎng),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幼兒時期是孩子語言認知思維建設和語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大部分幼兒也具有活潑好動以及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同時也非常喜歡參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獲取新的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兒語言教學游戲化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主流,同時也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幼兒的喜愛。幼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核心就是根據幼兒的特點和需求來定制教學模式,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并且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從快樂的游戲中提高語言學習和應用能力。因此在落實課程游戲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對幼兒的心理狀況、成長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語言學習需求做到全面了解,根據幼兒的興趣來設計相關的游戲活動。而教師在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出引導者或者裁判的作用,在引導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的同時也需要讓幼兒明白游戲中所蘊涵的道理,從而提升游戲化教學的核心價值。而且游戲的設計也需要從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成長需求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游戲活動來加強幼兒的自主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此課程游戲化的有效落實能充分滿足幼兒的語言學習需求,而且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國,由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教學活動一直沒有受到教師和幼兒家長的足夠重視,不認為游戲化教學會開發(fā)和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對游戲化教學仍然抱有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沒有對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語言活動游戲化的不受重視,導致了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yǎng)存在巨大差異,進而導致幼兒園教育方面出現(xiàn)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不被重視,固然是當今教育事業(yè)一大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業(yè)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進,教育方式也在不斷迭代更新,如果教師仍然使用老式教學模式,很難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這樣教師不僅無法適應教學環(huán)境,還會讓幼兒后續(xù)的學習成長受到很大影響。對幼兒來說,其心理年齡都還處于一個最基本的階段,不能對新生事物產生一定的理解,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也很難從教師的口頭表述中了解到所學知識或者是新興事物。若教師一直使用單一的口頭教育方式教學,對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成長并不能帶來幫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讓教師不知如何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不強,因此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之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老舊,創(chuàng)新能力有待改進,不能針對幼兒個性特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導致幼兒在學習中倍感吃力且難以產生較為高昂的學習興趣。
幼兒普遍都心智還未成熟,天性愛玩,采用游戲化教學是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必要手段,但是當前的幼兒園教師卻并沒有利用好游戲化教學的模式,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對游戲化教學方式的應用也并不是很熟練,在遇到需要游戲方式解決的教學問題時,不能及時想到并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而年齡小的幼兒生性多動,對教師語言教學的內容很難專心致志,而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不熟練使用,也會導致幼兒活動陷入低效甚至無序混亂的局面,影響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多數(shù)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需要提前備課,制定一套規(guī)范有序的教學方法,將幼兒的每一步學習都規(guī)劃到自己的教學計劃中,在教學開始之前先了解孩子的學習程度,從而決定自己在課堂授課時應該注意的方面。該種教學模式單純地適用于教師無障礙教學,但是對幼兒來說卻沒有促進作用,特別是當教學對象是一些稚嫩的孩子時,該種教學方法更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任教很多年,多年采用老式教學方式,形成了固化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不可控地陷入了僵化的程序化教學,難以與時俱進。使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考慮到以幼兒為主體,未能意識到教學活動過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及時對幼兒游戲化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改正,不能巧妙地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化活動,約束性極強,導致幼兒很難獲得長效發(fā)展。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實施,應該培養(yǎng)教師動態(tài)調整學習內容和課堂情況的能力。如果教師在游戲化教學中仍然“循規(guī)蹈矩”,使游戲化教學傾向“程序化”,那就改變了游戲化教學的初衷,并不能帶來良好的結果。
由于幼兒園的幼兒在心理和生理狀況下都還未成熟,不能對教學中的“好”與“不好”做出較為清楚的辨別,并且幼兒天性愛玩,難免會有小動作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xiàn),甚至在采用游戲化教學時,幼兒會隨意說話,到處走動。對這種情況,很多教師為了教學方便和管控幼兒上課時的注意力,會過多強調秩序和紀律,在游戲化教學中管控幼兒的活動權限和范圍。當孩子觸犯過多“秩序”時,教師會一味地強調和指正,過多的紀律和秩序的約束,會打擊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從而導致情緒低落等問題,對幼兒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
想要有效運用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充分把握游戲化教學的想法和態(tài)度,充分體會到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更新教學觀念,能夠去發(fā)現(xiàn)適用于游戲化教學的教學課題。將語言教學游戲化方式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可以讓幼兒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還能讓他們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自我創(chuàng)造意識,能夠讓幼兒快樂地參加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玩故事中的情景話題游戲,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人員,通過幼兒之間的模擬對話重復學過的故事內容,這不僅能促進幼兒積極思考,還能在游戲中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再如,講到小動物的內容時,可以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角色,例如扮演鴨子走路、小雞吃米等形象的游戲動作,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肢體協(xié)調能力。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的幼兒和教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年齡差,幼兒教師如果不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考慮游戲教學形式,不僅無法充分發(fā)揮游戲化教學模式的用途,還會阻礙幼兒的發(fā)展。避免過度干預游戲方式,不去過度計較幼兒在游戲中的對錯,給予幼兒最切實的引導,而不是讓幼兒一味地跟隨自己的觀念進行。幼兒教師還應該盡可能地降低提及課堂紀律的次數(shù),最大限度地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且自由的游戲化環(huán)境。明確以幼兒為教學主體也是幼兒教師不可缺少的教學素質,換位思考,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更親切地融入游戲活動中,有效提升幼兒學習語言的速度和效率。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掌握自主權的同時,幼兒教師也需要尊重幼兒的思想,例如提問幼兒狐貍怎么叫時,幼兒教師應該讓幼兒先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要去指點對錯,在最后再告知正確的叫法。
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之前先要明白開展游戲教學的目的是什么,其次還要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徒逃?,這樣一來他們就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進而全身心地參與到游戲環(huán)節(jié)當中。此外教師在開展游戲化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應設立幾個讓幼兒進行自我思考和選擇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做的目的是鍛煉幼兒的自主性,從而減少他們對教師的過度依賴。舉個例子:教師在開展《講文明,懂禮貌》這一節(jié)課過程中可以帶領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幼兒安排“爸爸”“孩子”“媽媽”等角色,讓他們模擬一家三口去逛街的場景,通過打招呼、付款等環(huán)節(jié)設置,不僅能激發(fā)出幼兒的熱情,也能將知識與游戲進行結合,這樣一來教育目的也就能順利實現(xiàn)。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在第一時間內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如此一來就會讓幼兒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進而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的普及率也在大幅度提升,很多教師都會在網絡上去發(fā)掘游戲內容,這些游戲的設計上雖然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教育意義,但是如果沒有及時更新游戲內容,就會讓幼兒失去玩耍的興趣,進而不能與教師默契配合。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就要對現(xiàn)有的游戲資源進行更新,或者利用休息時間開發(fā)出幾個更加符合幼兒發(fā)展的游戲,這樣一來幼兒就會在玩耍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及技能。在西部地區(qū),教師也可以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就加入一些民族特色,如此一來不僅能快速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能豐富教學內容,幼兒在游戲中也能對本民族的文化有進一步的理解。舉個例子: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開展語言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一個名字叫作“三句半”的語言游戲。該游戲要求三個幼兒為一組,前兩位主要以說相聲的口吻對某個事物進行總結,最后一位要用言簡意賅的三個字來總結前面兩個幼兒說的話。對于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他們裝備一些相聲大褂和快板,這樣做不僅能讓游戲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生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幼兒普遍具有好奇心旺盛、模仿力強等特點,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幼兒不僅會模仿身邊人的動作和語言,也會對同齡的幼兒產生極大的興趣。在幼兒園這個輕松有趣的環(huán)境中,幼兒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向他人表明自己的興趣點。為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模擬一個相關的教學場景,這樣一來幼兒就能更為直觀地感受到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之間的性格差異構建一個相關的對話內容,以此提升幼兒的社交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正常情況下幼兒的學習榜樣通常都是身邊的同學、教師以及父母長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的成長起到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和父母長輩一定要在他們面前樹立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這樣就能對其的成長進行正確的引導。幼兒園里出現(xiàn)蝴蝶效應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教師可以從幼兒當中選出一個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孩子讓其擔當“紀律檢查員”,在其影響下其余幼兒也會對自己的行為以及表達方式進行調整,進而為后續(xù)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在平日里可以通過對周邊事物的感知來獲得與其相關的認識,進而發(fā)展成幼兒的語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手邊的道具請幼兒用最恰當?shù)恼Z言來對其進行描述。舉例來說,教師請來了一只小狗玩偶來和小朋友們做游戲,通過對小狗玩偶的觀察,幼兒會發(fā)現(xiàn)它有兩只長長的且下垂的耳朵、一張凸出的嘴巴,還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并且可以把這些特征詳細地描述出來,這樣不僅能學到小狗這個詞,而且還能學到一些相關的形容詞以及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每年在夏季快要來臨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去參觀當?shù)氐闹参飯@,幼兒通過對每一種植物的仔細觀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地球上植物并不是只有小草、蔬菜這樣單一,而是具有多樣性的,以此開闊幼兒的眼界并豐富幼兒對植物的認知。除了對植物園里的植物進行觀察以外,還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在教室里觀看與植物生長有關的視頻,甚至還可以在幼兒園的花園里種植一些自己喜歡的植物,這樣一來幼兒就能夠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世間萬物的變化。通過對萬物的觀察,幼兒的生活內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園幼兒來說,提升語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進行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不僅是對幼兒學習的一種幫助,還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幼兒園教師是傳授知識,組織活動的領班人,需要在教學模式中積極創(chuàng)新,換位思考,不斷探索更適合幼兒的游戲方式,積極發(fā)現(xiàn)游戲方式,盡量減少秩序要求,從幼兒本身出發(fā),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