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勤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發(fā)展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對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出深刻闡釋,并對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作出重大戰(zhàn)略部署。在學習實踐中,虹口區(qū)人大常委會進一步深化了對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認識,尤其是從理念、定位和工作框架上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按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涵和要求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有了進一步思考。近期,虹口區(qū)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開發(fā)建設了“直通人大代表”網上平臺,并于7月1日正式上線,力求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線上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持續(xù)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新實踐。
一、貫徹新理念,準確把握平臺的功能定位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表現形式。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帶給人民群眾的是感受度的變化、獲得感的提升。區(qū)人大常委會將近期打造的“直通人大代表”平臺作為人民發(fā)揮主體作用、有序參與城市治理的重要載體,準確把握平臺的功能定位。
一是服務大局的新平臺。將“直通人大代表”平臺設置在“上海虹口”門戶網站,可以引導不同領域、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的群眾隨時隨地通過平臺向代表反映真問題、提出好建議,為虹口高質量發(fā)展獻計獻策。二是凝聚共識的新載體。依托“直通人大代表”平臺發(fā)揮人大民意主渠道作用,讓不同主體在交流中各抒己見,在交融中集思廣益,讓全過程人民民主越來越深入人心。三是代表履職的新陣地。堅持人大代表履職與數字化改革有機結合,在線下代表“家站點組”建設的基礎上,開發(fā)建設“直通人大代表”線上平臺,加速“家站點組”數字化轉型,線上線下相結合,共同推進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平臺標準化建設。四是為民服務的新渠道。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堅持問計于民,充分引導社會參與,汲取群眾智慧,真正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應有之義。
二、把握新要求,積極構建平臺的機制體系
區(qū)人大常委會全面領會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 “過程” “人民”三大要義,充分認識數字城市發(fā)展對創(chuàng)新城市治理路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不斷健全完善工作體系,全新打造規(guī)范化、閉環(huán)式、智慧化、開放式的平臺。
一是在制度設計上,研究制定了《虹口區(qū)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數字化平臺功能定位、使用方法、日常管理作出明確規(guī)定,特別是對收集、處理、反饋、匯總、分析等工作流程提出具體要求。二是在運行設計上,聚焦群眾意見收集和處理兩個環(huán)節(jié),實行外網登記、內網處理,促進意見建議分級辦理,力求做到全覆蓋、不遺漏、有成效。三是在架構設計上,建立“代表領銜、人大搭臺、部門聯動、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通過代表牽頭、相關政府部門配合、人大相關專工委室做好代表履職服務保障,借用各方面力量,整合有關系統資源,最大限度凝聚起基層社會治理合力。平臺將收集到的建議根據代表地域轄區(qū)、單位性質、專業(yè)特長等進行智能分類推薦派單。代表通過電話、郵件形式反饋建議辦理結果,必要時走到群眾中,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推動解決群眾辦事難、辦事煩、辦事慢問題。
三、務求新實效,持續(xù)推進平臺的成果轉化
區(qū)人大常委會注重建議成果轉化,利用大數據技術,定期對群眾反映事項能動分析,提煉找準共性問題。
一方面,會同政府共同研究商討制定出臺政策文件,推動解決某一類問題。另一方面,結合區(qū)域實際,反映立法需求,提交選題建議,提出立法參考,積極參與市人大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制定。進而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基層人大的生動實踐,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