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甲
“作為人大代表,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我們建二小區(qū)被征收了,在我的代表任期內,通過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居民多年的夢想成真了。”聊起人大代表工作,黃浦區(qū)淮海中路街道復三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原建二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梁瓊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她的喜悅。2008年投身街道工作,2016年開始擔任區(qū)人大代表,這位熱心、干練的“80后”書記一路走來,見證了百姓生活的改善、幸福指數(shù)的提升。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一切都讓她“超有成就感”。
毛地也有幸福春天
梁瓊所在的建二小區(qū)以前是塊毛地(尚未經過拆遷安置補償?shù)韧恋亻_發(fā)過程、不具備基本建設條件的土地),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開發(fā)。當年這里的居住條件很差,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平方米,消防、應急條件都捉襟見肘。老舊小區(qū)是公房物業(yè),很多社區(qū)事務都是居委會在操辦。征收工作可以等,但是美好的生活不能等。成為人大代表后,梁瓊將本職工作與代表履職結合,和同事們一起聽民意、想辦法、提建議,最終見證了這樣的美好:老房子里裝上了抽水馬桶,家家戶戶用上了獨立廁所;廚房改建,大家終于可以在安全整潔的環(huán)境里做好一日三餐。在每項社區(qū)改建工作中,其實都存在許多困難和矛盾,梁瓊帶領同事們一起貼心、細心、暖心梳理問題,積極尋找突破口,最終讓好事真正惠及人民群眾。
她成了他們眼中的“親囡嗯”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梁瓊始終身體力行。周家阿婆的電視機打不開,李家伯伯要辦理老年卡,王家爺爺摔了一跤行動不便,張阿婆家曬臺暴雨季容易積水,李家爺爺門口的下水管容易堵……社區(qū)有30多位獨居老人,他們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梁瓊,所有老人的問題也都被梁瓊裝在心里。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老人們和梁瓊早已親如家人。
社區(qū)里獨居老人多,平日頭疼腦熱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梁瓊在日常探訪時發(fā)現(xiàn)一位阿婆突發(fā)心臟病,她立即撥打“120”、通知緊急聯(lián)絡人,忙前忙后,一直等到老人的親屬到來。還有一位殘疾孤老,平時看病都是由梁瓊和同事們陪同,遇到需要“打吊針”的情況,他們甚至一直陪護到深夜。
2020年8月啟動,12月簽約,次年1月搬遷率達到90%……小區(qū)征收了,居民們各奔東西。但老人們不舍得梁瓊,走的時候一個個淚眼婆娑,手寫了地址塞在她的手里,千叮嚀萬囑咐以后要多走動,不能斷了往來。
十幾年沒吃過“正點”年夜飯
2008年,原盧灣區(qū)面向全市招聘社區(qū)工作者。梁瓊覺得這個工作理念先進、能獲得成就感,學醫(yī)的經歷也可以讓她更好地服務社區(qū)居民。于是她就報了名,一做就是十幾年。
如今梁瓊依然記得老書記說過的話:“做社區(qū)工作,就是人家休息你上班,人家上班你還是上班,要習慣沒有自己的時間?!睆?008年開始,梁瓊的每一個除夕夜的年夜飯都是在居委會辦公室里解決的,她要和需要幫助的居民們一起過年。好在家人很理解支持梁瓊,她大年夜要值班,一家人就把飯?zhí)崆暗叫∧暌钩?她晚上要值班,就把飯?zhí)崆暗街形绯?。年復一年,梁瓊和同事們在闔家團圓的美好時刻巡視著小區(qū),默默守護著他們共同的家園。多了人大代表這樣一個身份后,梁瓊更是須臾不敢松懈,除了做好社區(qū)內的本職工作,她還要把視野擴大,幫更多的人解決問題。
作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的生活,社區(qū)是重中之重。身為社區(qū)工作者、人大代表,百姓生活得幸福讓梁瓊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去年,梁瓊再次當選黃浦區(qū)人大代表,在未來五年的新征程上,梁瓊將繼續(xù)為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而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