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芬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登封 452470)
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類以主觀感受和體驗為主的慢性疼痛類疾病,長期的劇烈疼痛會導致患者精神、心理狀況發(fā)生一系列改變,可影響臨床治療效果。有研究發(fā)現(xiàn),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利于患者維持和促進自身健康,改善預后[1]。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對疾病的進程、預后、患者精神狀況以及患者治療依從性均存在著一定的影響[2]。由此推測,自我護理能力可能與述情障礙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T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述情障礙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擇2018-11~2020-11登封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TN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納入標準:①符合TN相關診斷標準[3];②患者無語言交流障礙;③近3個月內無重大的生活事件發(fā)生。(2)排除標準:①長期藥物依賴和酒精依賴史的患者;②凝血功能嚴重異常的患者;③存在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入選資料中男34例,女46例;年齡39~76歲,平均(54.63±2.12)歲;疼痛部位:左側29例,右側51例。
評估方法:(1)自我護理能力:相關工作人員于患者出院時、出院1周、1個月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表[4](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評估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包括自我概念(8個條目)、自我護理技能(12個條目)、自我護理責任感(6個條目)、健康知識水平(17 個條目)4個維度,共43個條目,采用0~4分計分,總分0~172分,分值越高則自我護理能力越好。(2)述情障礙:于患者出院時、出院1周、1個月采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TAS-20)[5]評估患者述情障礙,包括情感障礙(7個條目)、描述情感障礙(5個條目)、外向性思維(8個條目)3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1~5分評分法,總分20~10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述情障礙越嚴重。
患者出院1周、1個月ESCA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出院時,且出院1個月評分高于出院1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TN患者不同時點自我護理能力情況分)
患者出院1周、1個月TAS-20各維度評分及總分低于出院時,且出院1個月評分低于出院1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TN患者不同時點述情障礙情況分)
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TN患者ESCA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TAS-20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呈負相關(r<0,P<0.05),見表3。
表3 T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述情障礙的相關性分析
自我護理能力是個體為了保護生命健康及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而利用內部、外部資源來實施自我照顧,對維持與促進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利于疾病的康復[6]。而述情障礙是指個體缺乏識別情感的能力,無法有效調節(jié)負面情緒,面對負面事件時多采取壓抑的方式應對,可影響預后[7]。因而探討T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述情障礙的相關性具有必要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時、出院1周、1個月,TN患者ESCA量表各維度及總分均呈上升趨勢,TAS-20量表各維度及總分均呈下降趨勢,提示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T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不斷提高,述情障礙不斷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出院時,患者軀體疼痛感仍可存在,患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疼痛上,患者多無法正確識別和描述內心的真實感受,導致述情障礙較高,且對疾病的發(fā)展具有不確定性,疾病預防與應對能力相對薄弱,因而其自我護理能力較差;而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其生理疼痛逐步降低,患者可較好的表達宣泄自身情緒,其述情障礙不斷降低,可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疾病,利用有效的資源對疾病進行管理,利于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TN患者ESCA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TAS-20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呈負相關,提示TN患者自護護理能力越高,其述情障礙水平越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自護能力越高的TN患者可利用內、外部環(huán)境和資源進行自我管理,可緩解其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利于患者以更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來描述內心感受,進而降低其述情障礙。且述情障礙較低時可緩解其內心情感障礙,宣泄不良情緒,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疾病,利于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
綜上所述,T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述情障礙呈負相關,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不斷提高,述情障礙不斷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