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杰
爺爺,戲是啥?
秦腔么。
爺爺,啥是秦腔?
就是亂彈。
爺爺,亂彈是啥?
就你話多!
我記憶中是從六七歲開始的,那時剛上小學(xué)一年級,剃個光頭,書包是軍綠色的單肩帆布包,碰到生產(chǎn)大隊唱戲,會鬧著爺爺帶我去戲場。
從東坡村出發(fā),順著村口唯一的一條土路,過個橋,小橋是兩個長條形石板鋪成的。橋下的河水又清又淺,水草綠幽幽的,水流汩汩地叫著,有些會在河面上形成一連串的小泡沫,陽光照射下像彩虹的顏色,漂向遠(yuǎn)處。橋這邊,就是通往生產(chǎn)大隊的水泥路,兩邊種著一排排的白楊樹,樹干挺直,樹葉像大人的手掌心,仔細(xì)看樹干上,很多歪歪扭扭的字,有“人、天、大、小……”,那是一年級的我們下午放學(xué)后用削鉛筆的刀刻上的。夏天午后,青色的天空游蕩著一團(tuán)團(tuán)烏云,風(fēng)從河邊來,頓感涼風(fēng)颼颼,樹葉颯颯作響,這便是我對河邊這條小路的記憶。走到路兩邊的白楊樹都消失了,大約半個時辰,會看到生產(chǎn)大隊的房屋,外面是一排排的鋪子,油坊磨坊商店和診所,里面就是戲場。
戲場入口只留一條人看人、人挨著人、人擠人的人行通道?!盎ㄉù舐樽樱瑳龇圻蛇擅嫫ぷ?,卷煙汽水果丹皮,氣球洋糖玩具槍?!弊哌M(jìn)戲場,似乎一下子便走進(jìn)了我的童年。兩邊小販的吆喝聲,小孩的哭鬧聲,遠(yuǎn)處戲臺上演員的唱戲聲,夾雜在這小販和大人的討價還價聲中倒也顯得熱鬧非凡、生機(jī)勃勃。這時候,我會扯住爺爺?shù)氖植凰砷_,轉(zhuǎn)圈,鬧騰,執(zhí)拗不過,爺爺會給五角錢。一包汽水,兩口袋葵花子裝滿,花掉三角錢,剩下的兩角我會留著散場后買《葫蘆娃》畫片。
當(dāng)然,我記憶中最好吃的美食,還是涼粉和面皮。同莊的旺林媽做的,一碗五角,碗里白白細(xì)嫩的面皮,澆上芝麻和香油,再加幾滴小麥釀的陳醋一小勺辣椒面,擠在長條凳上,屁股一個挨著一個,三五口能吃下一碗。吃完順手抹一抹下巴,手指上沾了一溜辣椒黃油。剛起身準(zhǔn)備離開,一個飽嗝打得讓人猝不及防,嘴巴還在吧唧吧唧,香噴噴辣吱吱酸絲絲,爽滑可口,意猶未盡。“再來一碗?”“哎,不敢再吃了!咥飽了?!迸呐钠ü勺呋貞驁?。
開戲之后,我不看,會跟著小伙伴跑到戲臺對面的廟院玩。一入廟門,正中間有一座青磚砌成的佛塔,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留有洞口,每個洞里面坐著一尊石刻的佛像,面前一個香爐,上面插滿了燒著的香和蠟燭。燃燒的香頭上飄蕩著一縷縷青煙,院里彌漫著一種香氣,佛塔在煙霧籠罩下,塔頂隱約,周邊爆竹陣陣。走過塔,正前方一座大殿,殿前的大人正忙著上香、燒黃裱、澆天地、作揖磕頭、敲鐘、放炮,在敬神。神就是正中間的觀音菩薩,坐下一朵蓮,面似微笑,一雙丹鳳大眼緊盯著遠(yuǎn)處的戲臺,在看戲聽?wèi)?。神廟對戲樓,后來我才明白,唱戲也是敬神的一種,人似乎是捎帶的。
正殿左右各有一座小偏殿,里面坐的是龍王神和土地神,保佑一方土地風(fēng)調(diào)雨順、歲歲平安。我最怕給龍王上香,小時候體弱多病,一到唱戲,爺爺總會帶我來還愿。龍王那雙紅彤彤的大眼睛總瞪著每一位上香的人,我不敢抬頭,腿一直打戰(zhàn),心里會一直默念:你別打我你別打我……我一生病,爺爺就會心里給神許愿,保佑我早日康復(fù),許愿的貢品一般是一只大公雞。
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我去河邊玩水,回家后大病一場。氣管都咳出了血。這次爺爺竟然給神許了一只羊。秋收完唱大戲,爺爺把家里的一只羊殺了。羊頭沖洗干凈,燒水煮熟,撈起來,幾支筷子插在羊頭鼻孔里,穩(wěn)坐在一個長方形大木盤中。爺爺端著木盤,帶著我去廟里獻(xiàn)神還愿。在神前,羊頭要擺放一個時辰,才能端走。
一年唱兩次戲,開春時節(jié)和秋收之后,一唱就是四天。
第三天俗稱正會,也叫廟會。這一天要唱兩本戲,中午十二點準(zhǔn)時開始,比平時早了兩個時辰。正會這天人最多,戲場里來了很多騎自行車的人,自行車的后輪子支撐起來,大人坐在車椅上,小孩騎在大人的頭上,都伸直了脖子往戲臺張望。戲場周圍是兩米多高的土墻,旁邊有幾棵大樹,大一點的,脾氣野一點的孩子,占領(lǐng)了戲場周邊所有的制高點,土墻上,楊樹上,柳樹上,槐樹上,一個丫杈一個人。老一輩的秦腔戲迷,他們沒有力氣擠在戲場中間,也沒有好眼力看清戲班長,都一溜一排地蹲在戲臺兩側(cè)的墻根,吸著旱煙,諞著閑傳。
突然,戲場中人頭一陣攢動,中間閃開一條路。從廟門口走出一排人,最前面的人用樹枝挑著一串串鞭炮,邊走邊放。后面緊跟的人用木盤端著很多禮品,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第一盤,大饅頭,中間掇了九個大紅點;第二盤,酒,八瓶黃河大曲,包裝盒是藍(lán)色的,十分扎眼;第三盤,幾條香煙,牌子是蘭州。第四盤,分包的茶葉;第五盤,磨嘴的麻子、葵花和核桃;第六盤,兩頭豬大腿;第七盤,一個豬頭,頭上用紅布扎個花;第八盤,兩只拔了毛煮熟的公雞;第九盤,也是最后一盤,幾匹紅色綢子被面和“金錢”?!敖疱X”就是一堆一分兩分錢的鋼镚。
戲臺上正在唱《天官賜?!罚瑢iT迎接從廟里送來的禮品。戲幕后閃出幾個工作人員,把禮品往后傳遞,最后一盤的幾匹紅色綢子被面,掛到這些傳遞人員的脖子上——俗稱“掛紅”?!皰旒t”結(jié)束后,出來一個丑角,端著那盤廟里送來的“金錢”,撒向戲臺下面的人群,邊撒邊喊:
劉海本是下八仙,
不得時候?qū)⒉駬?dān)。
觀音菩薩來點化,
石佛洞中煉金錢。
金錢撒在吉慶地,
榮華富貴萬萬年。
爺爺說:劉海撒金錢,撒了萬萬年。我也只記住了這句。
《伍員逃國》《韓琪殺廟》《打鎮(zhèn)臺》《斬單童》《黑虎坐臺》《趕坡》《三娘教子》《蘇武牧羊》《周仁回府》……這些秦腔折子戲劇名,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清楚,不過小時候,戲場里的吃食和廟里的熱鬧更吸引我。
讀三年級的時候,我喜歡上了國防教育和歷史,著迷于歷史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和朝代更替?!跋纳膛c西周,東周分兩半。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楚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毙r候背誦的,現(xiàn)在說起來,我還能朗朗上口。戲中的朝代和歷史書上說的一關(guān)聯(lián),有些戲竟然能看懂三四分。
秦腔全本戲《出棠邑》就是發(fā)生在春秋和戰(zhàn)國的故事:楚平王父納子妻,伍員(伍子胥)父親諍諫,反被下獄待斬,又恐其子伍尚、伍員為患,命伍員父親寫信,召二子進(jìn)都。伍尚、伍員得書起疑,商定伍尚回都盡忠孝,伍員連夜逃國,以圖報仇。
《出棠邑》中有一折子戲《伍員逃國》,就是演繹伍員連夜逃跑的這段。
戲臺是用水泥新修建的,兩邊的圓形石柱上,貼著兩副對聯(lián),紅紙黑字:吼一聲秦腔八百里秦川地動山搖,吹一曲嗩吶三千萬秦人苦中尋樂。兩個圓形石柱間的最上頭拉著一條紅布黑字的橫幅,記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三個名字:莊浪縣劇團(tuán)、秦安縣劇團(tuán)和天水市劇團(tuán)。戲臺的最頂端像個三角形的頂點,上面一前一后兩個喇叭,里面鼓點雷雷,似馬蹄聲,一陣比一陣密;鑼聲當(dāng)當(dāng),像追兵叫喊,一會比一會急。戲臺最前面一層大幕緩緩拉開,左手邊一排“武場樂隊”:司鼓敲鑼、鐃鈸鉸子、馬鑼銅鑼云鑼、牙子和梆子;右手邊一排“文場樂隊”:板胡二胡、三弦琵琶、揚(yáng)琴月琴提琴、嗩吶兼笛子。戲臺右側(cè)上場口閃出一員男將,背對觀眾,身背一支鋼鞭,左手遮面,右手拖馬鞭,右側(cè)身大步走到舞臺中。在頭前繞馬鞭一圈,左手一擋,馬鞭順勢上右肩,似在趕路,快馬加鞭。
立眉、瞪眼、亮相——男將(伍員)頭戴沿氈帽,嘴前掛黑色三綹須,身穿黑箭衣,腰挎一把寶劍,氣宇軒昂,英姿颯爽?!八纳┒粢怀蟆笔T角色,伍員就是“四生”中的“正生”角色。亮相完畢,角色表演人物騎馬行走的“抖馬”動作,講究“四功”和“五法”,“四功”者,唱、念、坐、打,“五法”者,手、口、眼、身、步。
“抖馬”完成,伴奏音樂響起,“武場樂隊”中打干鼓、打牙子和敲梆子,“文場樂隊”中拉板胡、拉二胡和奏揚(yáng)琴,合成的板腔是苦音腔,音調(diào)是微調(diào),節(jié)奏是一板三眼的慢板,4/4 節(jié)拍。角色(伍員)一邊甩動馬鞭一邊用關(guān)中方言唱道:
“我不敢高聲哭暗把淚掉,伍子胥在馬上思念先朝。想先朝殷紂王昏君無道,寵費(fèi)仲和尤渾妲己亂朝……”
唱聲宛轉(zhuǎn)悠揚(yáng),如泣如訴。似向觀眾訴說人物心中的不甘、哀怨和悲憤之情,能感受到伍員當(dāng)時的急促呼吸和復(fù)雜情緒,演繹著一個悲涼的故事。長大后,有一次在蘇州看到昆曲《林沖夜奔》這一折戲,里面角色的表演,讓我馬上想到小時候看過的秦腔《伍員逃國》。林沖夜奔去落草,伍員夜逃投他國,黑夜、殺戮、決絕,逃離的命運(yùn)何其相似!
白天唱戲,晚上當(dāng)然也要有。我三刨兩咽,一碗面幾口吸完,手把嘴一擦,跑出門,喊上鄰居家的玩伴,就往戲場趕。單怕去晚了。
天還沒完全黑下來。戲場里幾乎全是小孩,互相追逐,打鬧,上躥下跳。戲臺上燈光照得比白天還亮,紅色、黃色、藍(lán)色、綠色、白色,各種燈光,五顏六色,別有一番景象。舞臺中央,好幾個戲班長,在比畫排練,有跟著二胡伴奏練習(xí)唱腔的,有指導(dǎo)新人練習(xí)“抖馬”和“拉架子”的,玩刀的、耍劍的、掄槍的、舞棒的,各有各的“套數(shù)”和“路數(shù)”??雌饋硪话逡谎?,五花八門。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有些戲真適合晚上演。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是“封神演義”中的《黃河陣》。
戲一開場,上場口和下場口噴出一股一股的白煙,整個舞臺煙霧繚繞。隨后“十二大仙”上場,大仙頭上都插著紅色黃色的“紙要子”,手拿各種法寶,身后是朵朵祥云、層層宮殿,似天宮中行走,這是“電打布景”的效果。演員、道具和布景在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下,艷麗多彩,美得很!記得那時候還沒有彩色電視,所以我對這“電打布景”印象特別深刻。
臺上在唱戲,臺下也有戲。
看夜戲的年輕人最多。女少男多,都站著,伸直了脖子夠著看臺上。臺上唱的正歡,臺下突然擁擠吵鬧起來,人群像海浪,一浪高過一浪。最前面的一排人,被夾在戲臺的水泥墻上,其中的小孩被夾哭了。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一只,光著一只腳在跳。長大一些,我才發(fā)現(xiàn)了擁擠和踩踏的真正原因,戲場中間有漂亮的女孩子看戲,膽大的男青年站到旁邊去搭訕、“掛貨”,膽小的羨慕嫉妒,但又不敢上前競爭,怎么辦?把旁邊的人推一把或者擠一下,打擾他們的好事,也好渾水摸魚,這樣就形成了一層一層的人浪。
最后一晚的夜戲最危險。似乎是最后的告別,擁擠和踩踏很瘋狂,甚至大打出手,有被踩踏進(jìn)醫(yī)院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從炕上爬起來,跑到戲場中間,發(fā)現(xiàn)人去臺空,戲幕、燈光、兩邊的演奏樂器、戲班長都不見了。昨天戲場還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臺上好戲連連、秦腔綿綿。只過了一個夜晚,四周就顯得很安靜。地面的瓜子殼、水果皮、汽水瓶子和香煙屁股,一團(tuán)團(tuán)堆積在一起。我用力踢了一下,塵土飛揚(yáng),發(fā)現(xiàn)里面還埋著幾個“金錢”。遠(yuǎn)處的樹枝和墻上,小伙伴們都不見了,抬頭望天空,一只鳥都沒有,我一陣失落和惆悵。
“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紅臉的關(guān)羽,美人的嘴?都是櫻桃小口一點點?!闭f的就是戲班長的化妝和打臉譜。開戲前,我們小孩子喜歡鉆到戲臺后場,看戲班長化妝?;脢y的包公,一張紅白黑的大花臉,正上方一個白色的月牙,對著我們齜牙咧嘴,嚇得撒腿就跑。
比較而言,旦角的化妝,更吸引人。青衣正旦演員看起來三四十歲,可能是經(jīng)?;瘖y的原因,臉上有痘痘和皺紋,化完妝就是戲里的中年婦女,只有身份地位的區(qū)別。像《五典坡》中的王寶釧、《鍘美案》中的秦香蓮,神態(tài)太端莊穩(wěn)重,跟老師一樣,就是教訓(xùn)人。我們一靠近,就罵我們,去,遠(yuǎn)處耍去,一臉嫌棄像。最喜歡的,還是花旦和小旦。演員都是年輕女子,圍在身邊看她們化妝,不會兇我們,有時候還朝我們擠個眼,抿嘴笑一個。不過演戲的時候,她們在臺上的時間都很短,不是丫鬟就是兵娃子。有時候丫鬟化妝用了半個時辰,在臺上,可能只演幾分鐘,就下場了。舞臺后面,她們要跟著老演員學(xué)姿勢、記唱詞。
戲唱完,戲班長卸妝后,就安排到莊上各家吃飯。
我家人口多,每次唱戲,有三到四個戲班長歸我家,管吃管住。大隊唱戲的四天,小學(xué)是放假的,每次把戲班長從戲場引到我家里的任務(wù),就落在我頭上。一到院子,引到上房屋里,飯前先洗手,搪瓷臉盆盛著干凈水,新毛巾,新香皂,這些都是給戲班長提前準(zhǔn)備好的。洗好手,都到炕上坐定,架上正方形的炕桌,爺爺作陪,我負(fù)責(zé)端飯。
飯是媽媽和三嬸手搟的面條,俗稱“長面”。鐵鍋里的水燒開,煮好面,撈到碗,澆上炒好的豬肉臊子,只有過年和來親戚才能吃上,每人能吸三四碗,飯量大的五六碗也常見。端飯講究速度和眼力,客人第一碗飯剛吃完,飯碗還沒落到炕桌,要馬上遞上一碗新飯,上一碗和下一碗不能有空檔。端來端去,我的腳都跑疼了。等到戲班長全部吃完了,開始喝茶,我到廚房,大人會把鍋里沒撈完的面條賞賜給我吃。
戲班長經(jīng)常問我,長大了想不想跟著他們學(xué)唱戲?我總是笑笑,不知道怎么回答,內(nèi)心還是喜歡的,也幻想自己有一天像他們一樣能登臺唱戲。在我們心目中,戲班長是給神唱戲的,就跟敬神一樣??刻斐燥埖奈覀?,祈求唱戲能感天動地,保佑貧瘠的黃土地能風(fēng)調(diào)雨順,村莊平平安安。他們也是我們心目中的神,下凡人間,就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
我是什么時候長大的呢?自從爺爺去世后,就感覺自己一下成人了。
我童年的記憶中似乎只有爺爺,爸爸常年在外,媽媽白天都在莊稼地里干活。爺爺帶我放羊,爺爺帶我看戲,爺爺給我講故事,陪我吃飯、睡覺、玩?!瓲敔斎ナ滥悄?,我讀三年級。那晚我記起很清楚,下著小雨,爺爺被爸爸和幾個叔叔,從新院抬到老院去了。老人過世前一般要留在老院的上房,路上爺爺一直嘶叫,說自己的氣喘不過來。我和妹妹留在新院的屋里,繼續(xù)睡覺,第二天媽媽讓我們不要上學(xué),也不能去別人家。后來才知道,爺爺被抬到老院子的當(dāng)晚,就過世了,大人怕嚇著我們,沒敢告訴。
那時對死亡一點恐懼都沒有,我記憶中,是爺爺過世后第三天才看到他。平躺在地上,鋪了一地麥秸,臉上貼了一張黃裱,桌上的燭光一閃一閃,臉色跟平時沒有兩樣,穿了一身綢緞做成的青色壽衣,就像睡著了。上房的中堂上掛滿了孝幛,一幫陰陽法師進(jìn)進(jìn)出出,敲敲打打,念念有詞,一邊誦經(jīng)一邊做法事。屋外院子里,叮叮梆梆,木匠正在趕制出殯的棺材。
爺爺出殯那天下午,傾盆大雨。我穿上白布縵裹的布鞋,身著粗麻布制成的孝服,腰系麻繩,頭纏一塊白布,手拿一根用白紙做成的孝棍,跟在叔叔們的身后。看他們哭得很傷心,一想起再也見不到爺爺,我也大聲地哭喊起來。這個世上,再也沒人帶我放羊,帶我看戲,帶我睡覺,帶我游玩,給我買鋼筆,給我講故事,給我零花錢。這樣疼我的一個人,他永遠(yuǎn)不在了,看不見摸不著說不了話!突然感覺很空,像被遺棄了,我就很傷心。
有次上學(xué)的路上,我逃學(xué)了。躲進(jìn)小麥地里,小麥快長到我的肩膀了,麥穗的嫩綠還沒褪盡,麥芒不扎人。早晨的陽光灑在一塊塊的麥田里,金黃色一望無際。我坐在小麥地上,四周一片寂靜,遙望對面光禿禿的龍頭山。山上的盤旋公路隱約可見,偶爾有大巴車經(jīng)過。爺爺說過,我再長大一點,要帶我去城里看爸爸和姑姑。不知道什么時候,爺爺才能回來?
小時候總盼著長大,可長大后,總是懷念小時候的生活?;秀遍g,我才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再也回不去了。每次出差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夜幕降臨時,站在酒店房間的窗口,向遠(yuǎn)處眺望。馬路上霓虹燈都亮了起來,一閃一閃,很像小時候戲場夜戲的布景。這時,總會有一曲秦腔響起,就像小時候爺爺那樣,陪伴著我。高興時,是歡音快板——“他說道士把佛念,和尚給頭挽纘纘;他說張飛性子軟,又說黛玉務(wù)莊田;他說敬德掏過碳,又說包公賣扯面;他說曹操是紅臉,又說李逵抽大煙?!保ㄇ厍豢彀濉秾て拍铩菲危﹤臅r,是苦音慢板——“西湖山水還依舊,憔悴難對滿眼秋;眼望斷橋心酸楚,手撫青妹向橋頭?!薄把雒嫖野焉n天望,為何人間哭斷腸;一縷幽魂無依傍,星月慘淡風(fēng)露涼?!保ㄇ厍弧稊鄻颉泛汀队挝骱菲危?/p>
家鄉(xiāng)天水,古稱秦州,是秦國的發(fā)源地。黃土、梁峁、溝壑、山丘,是家鄉(xiāng)的基本底色;惡劣、荒涼、貧瘠,是土地的真實寫照。祖祖輩輩的秦人,在這片黃土地上,吼著秦腔,艱辛勞作。一輩子摸爬滾打在黃土地上,太苦了!唯有秦腔,唯有吼出的秦腔,才能寄托勞作農(nóng)民的喜怒哀樂,才能發(fā)出對這生命的吶喊和命運(yùn)的抗?fàn)帯?/p>
年少不知戲中意,再聽已是戲中人。轉(zhuǎn)眼間,我也人到中年,夢中,經(jīng)?;氐侥莻€戲場,戲臺、戲幕、戲班長、廟門、佛塔、大殿,都是那么熟悉,還是小時候的樣子?!翱菽痉甏哼€在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蔽野l(fā)現(xiàn),秦腔像血液一樣,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鐫刻在我每一寸肌膚上,浸透于我每一個細(xì)胞中。曾以為它離我遠(yuǎn)去,原來,從未離開我半步。
有一年回老家,給爺爺上墳。墳地遍是荒草,墳頭很小,淹沒在長滿荒草的墳冢之間。我站在墳地邊上,眺望遠(yuǎn)處,四面環(huán)山,山連著山,兩山之間,夾著一條窄小的河川。眼前的山坡上,爬著幾只山羊,用嘴啃崖邊的青草。我看了半天,找不到牧羊人,只聽到山崖下回蕩著吼秦腔的聲音——“忍不住傷心落淚,想當(dāng)年在朝把官拜。到今日牧羊北海外,只落得冷冷清清,清清冷冷悲痛哀。身上無衣又無蓋,肚里無食餓難挨……”(秦腔《蘇武牧羊》片段)
猛想起小時候,我爺爺也經(jīng)常帶著我,吼著秦腔,一起放羊。此情此景,我記起秦腔《周仁回府·哭墓》中的一段亂彈,開口便唱:
一別二十七載常入夢
夢見爺爺帶孫看戲來
夜凄凄
風(fēng)冷冷
孤魂在西還在東
蓑草蕭蕭孤墳冷
天空慘慘滿雁鳴
想爺爺想得我——心神不定
何一日——盼爺回——
共話——團(tuán)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