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瓊
摘要:在初中數(shù)學課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但是需要教師能夠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既要合理分配學生資源,又要在若干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分成,包括教學過程、課后作業(yè)、課堂評價等,從而能夠發(fā)揮分成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
引言:當在數(shù)學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后,一方面能夠讓教學精細化,教師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才能制定較為科學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能夠逐步體現(xiàn)育人為本的思想,與當前新課改的內容不謀而合,從而有助于推進課程改革。
一、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意義
(一)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狀況
顧名思義,分層教學是將學生資源有序規(guī)劃,使其成為若干部分,每部分的學生都有一些學習共性,如成績不佳、沒有積極性等,這些信息會成為教師展開教學的重要條件,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便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二)能夠體現(xiàn)育人為本的思想
育人為本是當前提出較為先進的教育思想,目的是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能夠引起教師重視。在分層教學中,學生是較為重要的角色,是教師設計教學舉措的導向,可見能夠充分體現(xiàn)育人為本的思想,從而能夠促進教師改革創(chuàng)新課程。
二、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策略
(一)合理分配學生資源
在實施分層教學措施之前,對學生進行分配是首要步驟,但是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一般的分組方式是按照就近方法,隨意地搭配學生,令其短時間內完成交代的任務后,繼續(xù)單獨地聽講學習,實際上小組起到的作用甚微。因此,若要讓分層教學行之有效,必須合理分配學生資源,可以從多方面考慮,如以中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作為分配核心,可以結合某次數(shù)學測試的班級排名,按照優(yōu)差互補的原則,將學生分配形成若干互助小組,每組保證都有相近數(shù)量的優(yōu)秀生及后進生,以便在利用小組學習的時候,能夠起到互補的作用;以課堂積極性作為分配核心,可以觀察平日內在課堂上較為活躍的學生,將其分別安排在各個小組中,鼓勵其在學習過程中帶動其他人,有助于提高促學作用;以班干部作為配合核心,可以將每個班干部任命為各組的小組長,令其管理本組學生的學習實物,與教師能夠打好“組合牌”,推動所有學生能夠積極學習。
(二)在過程中進行分層
教學過程是分層教學實施的重點,充分發(fā)揮分層指導的作用,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課本引導,既能夠保護學習的自尊心,又能夠較為穩(wěn)定地維持課堂秩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例如,在講解《多邊形和圓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會用諸多的疑問引導學生,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可以分類進行提問,如對鉆研能力較強的小組,可以令其探討n邊線的頂點、邊、內角的數(shù)量,對能力偏弱的小組,可以令其快速總結n邊形的對角線數(shù)量,并自行畫圖連接;在講解《角平分線》一課時,會設計角平分線的逆定理,相對難度較高,在布置探討任務的時候,可以將驗證逆定理的任務交給整體水平較高的小組,然后列出一些利用角平分線性質證明的習題,讓整體水平較低的小組自主完成。用相同的時間可以讓各組完成各自的任務,隨后可以分別講解。
(三)在作業(yè)上進行分層
在學習初中數(shù)學課程的過程中,課后作業(yè)是幫助學生加強鞏固的必要措施,但是從以往的布置作業(yè)的情況來看,由于布置的作業(yè)都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加之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同,導致最終的完成情況、質量不同,不利于穩(wěn)步地提高班級學習水平。因此,需要利用分層方法布置作業(yè),一方面讓平日內不愿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產生較強的學習感,另一方面能夠提高作業(yè)的合理性,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便于在之后的教學步驟中,更好地幫扶學生,從而可以提高學習水平。例如,在教完《利用相似三角形測高》一課后,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提前設計不同類型的習題,A類題目較為簡單,多為填空題,如根據原題已經寫出解題步驟,但是缺少某些步驟,需要學生在思考過后填補,正確梳理解題過程。B類題目稍有難度,多為無步驟的圖文題,要求學生能夠讀題后自行畫圖,再結合題目寫出解題步驟。然后在課堂上,讓符合各類題目解題水準的學生,領取相應的套題,在家中完成。
(四)在評價上進行分層
在一般情況下,評價與教學不可分開,會對學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鼓舞學生思考等,若應用分層方法,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可以使用分層評價的方法,在課堂中指導學生,但是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及具體的評價方式,如針對個人評價的時候,應當多注意被評價學生的課堂回答情況,使其能夠關注自己在課堂中的狀態(tài)。若針對小組評價,應當多注意每個小組的團隊協(xié)作情況,在評價時指出做得好及不好的地方,如某組討論較為激烈,可以值得贊揚,某組鮮有討論的跡象,需要進行批評。并且,基于分層的要求,可以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評價,如對抗壓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其出錯時直接地指出錯誤,同時建議課后回顧。對自尊心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其出錯時進行安撫,再適當?shù)刂赋鲥e誤,避免引起負面反應。另外,若在課堂講題的過程中,為了不浪費過多的課堂時間,可以根據預先準備的若干習題的重要程度,占用不同的評價時間,如對基本類型的題目,應當消耗較少的點評時間,對提供鞏固類型的題目,應當消耗較長的點評時間,對思維提升類型的難題,應當單獨安排一節(jié)課進行點評,不能占用較長的課堂時間。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能夠迎合當前的教育要求,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都能通過該種方法逐漸顯露出來,再通過分層教學優(yōu)化處理,讓學生能夠更加合理地學習,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珍珍.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23):75.
[2] 張鳳霞.“雙減”政策下的初中數(shù)學分層作業(yè)設計[J].試題與研究,2022(18):29-31.
[3] 方黎明.分層教學策略在初中數(shù)學習題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02):8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