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曉冠
摘要:閱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一個過程。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在新課改下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的教學指導,使語文閱讀充滿生趣,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喜愛之情,進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研究
引言
閱讀是語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閱讀教學體系,成為目前中小學語文教育界日益關注的焦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則是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是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需要,也是學生形成聽、說、讀、寫、書等各項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在閱讀中積累知識,享受樂趣,發(fā)展個性,提升素養(yǎng)。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語文是母語學科,語文教育不僅教語言文字與邏輯,還傳遞價值觀與信仰,關乎每個學生的認知與審美、人格與心靈。對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語文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語文是基礎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讀寫能力。語文教育從精英化逐漸走向大眾化,提高全體國民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成為一項緊迫任務。所謂“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痹诋斀窠逃母锏拇蟊尘跋?,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小學語文的價值。人們呼喚、期盼著更高水平的語文教育,期待著學生具有更高水平的聽說讀寫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薄芭囵B(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庇纱丝梢姡n標十分重視學生閱讀技能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它召喚著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獲得提升。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一)研究目標
1.在享受共同閱讀的氛圍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師生共讀,興味盎然;經典共讀,傳承文明;親子共讀,其樂融融。
2.在體驗自主性閱讀的快樂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行為傾向于認知結構的“內化”過程;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學生實際閱讀能力教會學生自主閱讀,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從而在自主性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3.在參與多樣化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我們借助教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閱讀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在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讓核心素養(yǎng)扎進學生心中。
(二)研究內容
1.激發(fā)閱讀興趣,探索有效閱讀途徑。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閱讀的基礎,它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和學習的情趣,是發(fā)展智力的必要條件。所以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成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2.培養(yǎng)技能和習慣,形成有效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的技能;培養(yǎng)閱讀時圈畫批注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后做小練筆,寫讀書心得的習慣。
3.搭建課外閱讀平臺,拓寬閱讀視野。學?;虬嗉夐_展閱讀比賽,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學校開展閱讀教學比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提高自己閱讀教學的能力;學校堅持訂閱學生喜聞樂見的刊物,充實圖書館藏書,圖書館全天開放,讓學生借閱。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收集中外有關教學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研究,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汲取精華,形成對本課題有關概念的認識與思考,尋求理論層面的支持,構建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
2.實驗研究法:在學習方式構建的過程中,選定若干個班作為實驗班,由課題研究人員執(zhí)教,在教學中運用初步構建的學習方式組織教學并對學習方式進行驗證、探索、完善。
3.調查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進行訪談,測試調查,有計劃地了解課題研究的發(fā)展情況,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經過分析綜合得出正確的結論。
4.行動研究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以自己的教學為研究主體,通過自己的教學實驗、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去蕪存精,取得預期成果。本課題來源于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邊實踐邊修改研究方案,使研究過程所采取的教學策略更為有效。
5.總結提高法:在研究過程中,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理性分析與反思,不斷進行概括和歸納,最終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本課題實驗,借閱讀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習慣為渠道,既培育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推動了教師的成長,更影響著學生家長。
1.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從而實現閱讀的目的。
2.閱讀氛圍的營造,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校園讀書氛圍濃了,在這里,師生共讀,徜徉書海,心靈得到滋養(yǎng),品性得到涵養(yǎng);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幅讀書時的美好畫卷,美麗容顏。課題實驗讓教師帶領學生走出“小課堂”,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并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中成為能學、樂學、好學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閱讀方法的養(yǎng)成,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整體有了較大的提高,掌握了許多自主閱讀的方法:選讀法、精讀法、速讀法、摘錄批注法,朗讀、默讀、誦讀,以及學本理念“查、畫、寫、記、練、思”六字閱讀法。只有掌握了閱讀方法,才能實現自主閱讀的目標。
4.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語文教學既要加強學生閱讀的指導,又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會與人交流。閱讀是5.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課外閱讀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5.抓“主陣地”,創(chuàng)新了閱讀指導課的類型。閱讀指導課是學生在大量感性閱讀的基礎上提升閱讀水平,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習慣和持久的讀書興趣,學會優(yōu)秀讀書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課題組非常重視在閱讀課上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結語
總之,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應立足于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與方法。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閱讀的內容,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讓語文核心素養(yǎng)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章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20(11).
[2]劉力.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天津教育·下,2021(07).
[3]陸春英.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1(21).
[4]石香菊.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教學與研究,2021,4(12).
[5]傅阿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上旬刊,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