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
我關注奶漿藤是從它的花香開始的。
每晚在湖邊散步,行至一處,總有幽香陣陣襲來,經(jīng)久不散。這種香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任何一種味兒,我就想弄個明白:這兒又出現(xiàn)了哪一位花神?。?/p>
循香而行,在手機的亮光中看到一串淡紫色的花?;ú淮?,卻很厚實,湊近一聞,不得了,香氣幾乎能把人醉倒。從此,我再也放不下,心中又添了一份牽掛與竊喜——偷偷觀望這些紫色的小花兒。從6 月中旬一直到深秋,我都風雨無阻——沒辦法,這小東西在我心里扎了根。
先說它的花。這種植物從葉窩里生出一長柄,沿柄而上,四周綴滿淡紫色的花苞或花朵,看上去可不就是一串串的嘛?這紫色的小花很有趣,未綻開之前就噘著尖尖的嘴沉默著,綻開后呈五星狀,花尖兒倒向后卷著。它的花柱長長的,從花蕊里吐出來,花瓣厚墩墩的,香氣特別濃烈。
它那深綠色的葉,呈對生卵狀心形或者長心形,在細長的藤上綴著。摘下一片細看,葉柄處卻淌出很多乳白色的汁液。
因為我從未見過這種植物,只好問“度娘”啦。網(wǎng)上說,此植物名叫奶漿藤。這個是不難理解的,它的藤像繩索攀援在能遇到的東西上。但它還有別名,叫婆婆針線包和癩瓜瓢,這是為什么呢?
經(jīng)過持續(xù)觀察,我發(fā)現(xiàn)有朵紫色的花凋謝以后,有一枚青的小顆粒釘在柄上,這就是奶漿果。在這之前所看到的花,連續(xù)開放數(shù)日后,便會和柄一起脫落,只剩下一處疤痕,證明曾有花朵生長過。
這青的小顆粒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樣子,很快就成為一顆青而飽滿的小桃子,上面帶著黃色的小突起。我以為它就是這個樣子了,沒想到它卻很快又發(fā)生了變化。小桃子越長越長,逐漸變成辣椒的模樣。奇怪的是,這些“辣椒”的一側從上到下都有一條豎紋。
這時候,它們基本不再變化,就等著在陽光和秋風中一天天成熟。
這期間,仍有花兒在開,也有小的奶漿果出生。10月以后,奶漿果帶有黃點的外殼慢慢變硬,在陽光大好的時候啪的一下,從豎線處裂開,像極了兩只相愛的小鳥。而那雪白的毛茸茸的“翅膀”,就是奶漿果的萬千種子,它們在風婆婆的幫助下,像傘兵一樣陸陸續(xù)續(xù)離開媽媽,打著“傘”在空中悠閑地飄蕩,累了,便落下來,明年就有一棵奶漿苗鉆了出來。這一點與蒲公英的小“傘”很像哦,只不過它比蒲公英的小“傘”要大得多。
等所有寶寶都離開了媽媽,奶漿果的殼兒就落寞地待在藤上,等著被人們摘下來做針線包兒或者用來盛放東西。這下知道為什么稱它為婆婆針線包和癩瓜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