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三至六歲的兒童來說,幼兒園是他們接觸社會的開始。在這個小集體中,他們認識了更多的面孔,接觸了好玩的游戲。小籃球游戲正是響應了幼兒教育趣味性和綜合性的需求,并且不需要大量的教學設備投入,就能夠大范圍地使用。我園依托縣級課題《幼兒園籃球趣味游戲的實踐研究》積極開展幼兒籃球特色活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诖?,本文將淺述幼兒園小籃球教學的必要性和教學現(xiàn)狀,并進一步探討幼兒園小籃球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優(yōu)勢
(一)活躍籃球課堂氣氛
盡管籃球課是一節(jié)活動課,但并不代表幼兒籃球課的氣氛就一定比較活躍,這主要是由于幼兒之間的性格差異,部分喜好玩樂、較為好動的孩子們對籃球課的熱情高漲,而對于那些性格嫻靜、運動水平較差的孩子們來說,籃球課簡直是“折磨”。因此,為了平衡籃球課堂的活躍程度,教師們借助籃球教學游戲化降低籃球課的技巧性和運動性,讓籃球課堂設計主動迎合幼兒的整體需求,借此活躍幼兒籃球游戲的參與氣氛。
(二)弱化籃球課堂對抗性
對于幼兒來說,籃球課的教學意義不在于提高籃球技巧,更不在于在對抗中分出高下,而在于讓孩子們借助籃球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培養(yǎng)他們對籃球活動的喜好。因此,對于籃球活動中天然存在的對抗性,需要教師們借助游戲化教學設計進行合理弱化。游戲化設計后的籃球課堂,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孩子們運動受傷的概率,還可以提高籃球課堂的趣味性和參與度,有效提高幼兒運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可以在游戲化設計的籃球課堂中接觸到一定的籃球知識,還可以在籃球游戲中鍛煉個人的身體素質,在籃球游戲互動中培養(yǎng)集體精神和團結精神,他們在籃球游戲中變得更加友愛、勇敢、機智。因此,游戲化后的幼兒籃球教學更適合幼兒的成長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二、幼兒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形式較為單一
盡管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學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受到幼兒和家長們的喜愛和認可,但就目前來看,幼兒籃球教學中的游戲教學形式仍然較為單一,如比賽、運球接力等,現(xiàn)有的籃球游戲教學框架已經(jīng)無法完全適應當下的幼兒學習需要,因此,教師們需要根據(jù)幼兒的群體變化而對籃球游戲教學形式做出一定的調整,豐富游戲教學的形式。因此,將籃球游戲化納入教學范疇中進行改造,是對游戲教學形式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對幼兒的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前提和基礎。
(二)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在目前的幼兒籃球教學中,教學內容主要集中于對幼兒籃球運動技巧、籃球競技入門、籃球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的內容相對固定和單一,這讓幼兒容易產生倦怠感,且忽視了幼兒籃球教育中深藏的素養(yǎng)教育素材,幼兒在其中汲取的教學養(yǎng)料較少、效率較差,因此也難以長久地在這些科目中投入興趣。對此,在幼兒教育中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可以豐富幼兒教學的內容,為幼兒教學內容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打下基礎。
(三)教學創(chuàng)新程度不足
目前的幼兒籃球教育中,創(chuàng)新程度依舊不足,存在著“吃老本”的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籃球教學理念較為傳統(tǒng),籃球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較為陳舊,籃球教學創(chuàng)意不足等。此外,幼兒教師們的籃球教學形式也存在著“照本宣科”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們對幼兒籃球課程需求的不理解,對教學形式不重視,這也是目前幼兒籃球教育時常呈現(xiàn)出小學體育課模式的原因之一,教師們模仿小學階段的籃球體育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兒學習籃球的有效性,也抑制了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教學策略
(一)設計教學情景,提高教學趣味
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們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相應的教學情景,能夠較快地使幼兒們進入課程狀態(tài),也可以在提高幼兒興趣的同時提高幼兒游戲的參與度。在幼兒籃球活動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可以幫助幼兒營造一個適合籃球游戲學習的教學氛圍,為幼兒設計出一個更為和諧有趣的學習場所。在幼兒籃球教學的情景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教學情景的日常生活化,借助幼兒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元素,提高教學情景的親切感。
例如,教師可以將籃球活動設計為室內活動和室外活動兩種形式,在室內形式的籃球運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籃球活動相關的動畫,激發(fā)幼兒們對籃球活動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趣味的音樂,為籃球活動提供趣味氛圍。借助彩色飄帶,為籃球活動提供視覺美感。借助趣味動作,為籃球活動提供趣味指導。而在室外的籃球活動設計中,教師則可以將室外的籃球框架設計成彩色的、有趣味的,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投籃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借助趣味的故事情節(jié)或角色分配,讓幼兒在趣味故事中進行情節(jié)性的籃球活動,提高籃球運動的故事性。
(二)強調合作學習,促進素質成長
籃球作為一項團隊活動,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其中的合作精神,弱化籃球活動的競技性質,這不僅是符合幼兒的學習和成長特征,更是為了有針對性地提高幼兒們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要從小培養(yǎng),只有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才能提高個人在團隊中的適應程度,才能減少因缺乏合作精神而受到的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幼兒籃球活動中強調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幼兒對體育合作精神的理解,并達到促進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
例如,教師們可以在籃球活動策劃中著重合作層面的設計,讓幼兒們自由組合成若干個籃球活動小組,通過團隊協(xié)作完成籃球活動。以籃球接力比賽為例,這個活動中將幼兒們分成二人或三人一組,孩子們互相環(huán)抱高舉籃球,為了不讓籃球掉下,孩子們只能盡量保持步伐的一致性,而步伐的一致需要學生擁有合作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在此期間,孩子們都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引導自主探究,拓展學生思維
在幼兒籃球的游戲化設計中,教師可以在其中設計幼兒自主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借此幫助幼兒們養(yǎng)成自主思考與探究的習慣,拓展幼兒的思維方式,提升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為了激發(fā)幼兒在籃球活動中的自主探索學習興趣,教師們可以適當?shù)卦诨@球活動中增添一點益智小游戲,如閉眼拍球、零字拍球等,不僅鍛煉了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程度,更可以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籃球運動的游戲化在幼兒教學中的實踐,不僅可以活躍幼兒課堂的氣氛,增添幼兒課程的趣味性,還可以在弱化對抗性的籃球活動中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借助籃球活動中的合作元素提高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于此,教師們可以在幼兒籃球活動中設計相應的教學情景,提高籃球教學的趣味程度,并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對籃球運動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自主探究和解決,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