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可 (益陽市中心醫(yī)院,湖南 益陽 413000)
臨床治療期間,糖尿病本身屬于一種常見疾病,一般臨床將其劃分為1型與2型,我國的主要發(fā)病類型為2型,占整體發(fā)病92.0%[1]。在臨床診療中,糖尿病被歸為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患者要終身服藥,才可保障生活質量,滿足日常生產。就文獻報道顯示,該病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認為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國內權威資料調查顯示[2],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高達4 000萬之多,且其患病率逐年遞增。目前世界范圍內糖尿病無法做到完全治愈,掌握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可清楚其胰島素抵抗程度,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此延緩病情進展并改善該病的相應并發(fā)癥。本文探討的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內,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胰島素抵抗兩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同期健康體檢者40例為對照組,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對照組男16例,女24例,病程1~10年,平均(5.89±1.8)年,年齡44~79歲,平均(64.18±10.10)歲,空腹血糖(7.66±1.92)mmol/L,餐后2 h血糖(13.22±1.81)mmol/L;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5~80歲,平均(64.44±10.07)歲,病程1~11年,平均(5.48±0.90)年,空腹血糖(7.88±1.30)mmol/L,餐后2h血糖(13.10±1.80)mmol/L,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滿足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②患者臨床資料完善且自愿加入。
排除標準:①嚴重凝血疾病;②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全;③臨床資料不完善者。
1.2研究方式:本研究所有的受試者均由同一醫(yī)師詢問病史,為其提供體檢,助手詳細記錄受試者的基本信息及身體狀況,統(tǒng)計收縮壓、總膽固醇(TC)、空腹血糖與胰島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胰島素抵抗、三酰甘油(TG)、25-羥維生素D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檢之后,記錄身高數(shù)值、體重數(shù)值及血壓數(shù)值,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BMI=體重/身高2。
取患者的空腹血液,留下血清觀察,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選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的廠家為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生產提供)。選擇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水平,選擇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胰島素水平,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為C10006,名稱為雅培)測定血脂水平。選擇日本東京XP配套試劑,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R-IR)=(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水平)/22.5。
1.3評價指標: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其指標包括:收縮壓、空腹血糖與胰島素、TC 、TG、LDL-C、HbA1c、HDL-C、25-羥維生素 D3。并統(tǒng)計胰島素抵抗與血清25-羥維生素D3兩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0軟件進行χ2與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及Logistic回歸分析。
2.1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兩組空腹血糖與胰島素、BMI、LDL-C 、收縮壓、舒張壓、HDL-C、25-羥維生素 D3、TG 、HbA1c、TC 、胰島素抵抗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數(shù)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對比
2.2血清25-羥維生素D3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分析: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與性別、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TC、TG LDL-C、HDL-C均無相關性(r=0.145、0.114、0.132、0.084、0.074、0.154、0.153、0.156、0.218,均P>0.05),與空腹血糖、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及HbA1c為負相關(r=-0.354、-0.378、-0.390 、-0.318,均P<0.05)。見表2。
表2 血清25-羥維生素D3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
2.3胰島素抵抗為因變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對胰島素抵抗影響最大的是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其次是25-羥維生素D3。見表3。
表3 抵抗素為因變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研究表明,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展及進程有密切的關系,糖尿病導致的各類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并發(fā)癥,均可能導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4]。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基礎,通過探討胰島素抵抗的相關危險因素,可有效防治糖尿病,臨床意義顯著。維生素D3是類固醇衍生物,具備顯著的脂溶性,屬于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在體內會經過肝臟進行轉化,可將藥物轉化為25-羥維生素D3,在腎臟經1α-羥化酶催化,會生成1,25-二羥維生素 D3,以此發(fā)揮藥效[5]。
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表明,維生素D3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維生素D3缺乏患者易患代謝綜合征和 2 型糖尿病。這就意味著,患者維生素水平低會導致患者機體產生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通過加強對2型糖尿病患者補充維生素D3能夠幫助其預防和治療疾病[6]。研究表明維生素D3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維生素D3缺乏患者易患代謝綜合征和 2 型糖尿病[6-7]。
綜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與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較低有密切關系,隨著25-羥維生素D3水平的降低,胰島素抵抗會逐步增加。對于此類患者,為了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及并發(fā)癥預防,可以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提高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