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強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滲透,一方面能夠活躍學生的語文思維,另一方面有效拓展與延伸了學生學習知識面,使得學生學習范圍變得更加寬廣。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潛力,并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在不斷提高自身思維能力的同時,開展合理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這樣在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之下,也使得學生能夠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來開展語文知識的深入探究和探索,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不斷深入之下,為小學語文教學高質量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課外教學
在現代化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之中,教育改革持續(xù)推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產生了極大化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方式,利用語文課堂的載體,融入多元化的教學元素,并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盡可能站在學生發(fā)展角度,選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元素,實現語文教學的全方位發(fā)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創(chuàng)造愉快課堂教學
在現階段教育體制的不斷構建之下,雖然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化較為明顯,但是每一個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較高,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之中,應盡可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氛圍,這對于學生增強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而言,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樹立正確教育理念和觀點之時,應更好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增強師生之間交流溝通之時,降低學生對于小學語文教師的抵觸心理,使得學生使得教師能夠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并在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同時,讓學生始終保持一個更加輕松的心態(tài),來完成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探索。
比如,教師講解語文課本內容“燕子”,教師可以變換講課方法,不像以往的教學那樣只專注知識講解,可以讓學生都說一說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燕子,然后在紙上畫出他們心中的燕子形象,教師通過這樣有趣的講課方法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語文思維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之中,應不斷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并要符合新時代發(fā)展的基本需求。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安排學生相關學習任務之時,應合理化設計相關的學習內容,這樣能進一步在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時,徹底改變以往以黑板和教材為核心的教學形式。并通過融入多元化的元素,豐富整個課堂教學資源,也為學生思維感觀的形成提供多樣基礎。
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并對學生提出問題:蒲公英媽媽為什么要用降落傘?蒼耳媽媽為什么需要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豌豆媽媽為什么要讓孩子在太陽底下曬太陽?讓學生在閱讀時發(fā)現問題,并通過問題去思考。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培養(yǎng)出良好的語文思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并通過全面的剖析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的語文思維獲得更好的深入發(fā)展,并同時提高學生的剖析能力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促進高效課堂的發(fā)展。
三、引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豐富學生思維感官
教學內容需要不斷的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教學方式要符合社會的時代發(fā)展,跟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腳步,在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時,要合理有效的設計學習內容。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改變黑白教學,在課堂上引入計算機技術來添加教學色彩,
比如,教師在講解課本內容“桂林山水”的時候,可以在網絡上查找一些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在熟練的閱讀文章之后,通過真實的圖片來給學生傳達桂林山水的美好景色,學生通過文字表達可能體會不到桂林山水有多美,但是以圖片的方式就可以直觀的表達文章內容。教師還可以找一些桂林山水的航拍視頻,讓學生觀看動態(tài)的教材文章,這樣的方式可以豐富學生的感官,還可以使學生更加通透的理解文章表達的含義。
四、擴展課外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教學重難點內容進行課外的積極拓展,從而避免以往重復的講解方式,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并且也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開展重難點知識的課外思考和探究,又需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重新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之時,學生才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并進行積極的課外探究和探索。
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思考層面來解答問題,并不是傳統(tǒng)的只要學生回答對問題就可以,要創(chuàng)新答題方法,學生在描述一個物品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容詞,換一個詞語可能就是另一種表達意思。教師要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思想能力,使學生在日常的知識積累中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不斷的進步。教師要鍛煉學生勤奮的學習,不要將自己當做一直等待喂養(yǎng)的小鳥,只會被動的索取。
總之,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滲透有利于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并幫助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之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引導之中,能夠不斷為學生帶來更為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元素,讓學生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之中不斷前行,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朱琴芳.基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實施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7(02).
[2] 楊牡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7(30).
[3] 蘇小玲.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中旬,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