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樂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馬脊梁礦,山西 大同 037027)
硬質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鎂等離子,在硬質水的供水中,會產生大量的沉淀[1],對管道造成腐蝕,且硬質水在飲用及使用過程中也會由于沉積物較多,不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且容易造成一定的疾病危害。針對硬質水采用化學藥劑沉淀法進行水質處理[2],可以改善水質在輸送及使用過程中的沉淀物,解決硬質水造成的管道及家用電器的頻繁更換問題,緩解水資源的緊張,具有重要的使用意義。
對硬質水進行化學藥劑沉淀法水質處理,是將硬質水中所含有的鈣、鎂等離子形成沉淀從而析出的過程。在硬質水中,進行化學藥劑沉淀形成沉淀物的溶度積值越小,則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越有利于去除水中的離子。硬質水的化學藥劑沉淀處理,常采用生石灰或氫氧化鈉等堿性化學藥劑,可以將水中的鈣、鎂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或者碳酸鹽等沉淀物,減少水中的鈣、鎂離子的含量,從而降低水質的硬度[3]。采用堿性化學藥劑進行硬質水處理,離子反應的速度快,沉淀形成的鹽的溶度積常數(shù)小,進行降低硬度簡單、高效,在山區(qū)及高原地區(qū)易于推廣使用。采用氫氧化鈉及石灰進行硬質水沉淀分析,氫氧化鈉和石灰是常用的軟化藥劑,不僅成本低廉,對硬質水處理也具有較好的效果。
對硬質水進行取樣制備,測定水樣的硬度為359 mg/L,pH 值為7.5,水樣中的碳酸氫根離子濃度較高,暫時性硬度為69 mg/L,在輸送過程中容易結垢,燒開后含有的水垢較多,且有白色漂浮物,影響水的使用。
采用石灰及氫氧化鈉對硬質水進行軟化實驗,實驗過程中,分別選取5 份100 mL 的原水,水溫加熱至40℃,然后分別加入10 g/L 的石灰、氫氧化鈉溶液分別為1、1.5、2、2.5、3 mL,將試樣在恒溫加熱的磁力攪拌器中以300 r/min 的速度攪拌2 min,再以60 r/min的速度攪拌8 min,將試樣靜止30 min后,對試樣進行過濾,對上層清液的水質進行指標測定,并對析出的固體物質采用電熱鼓風干燥箱進行烘干稱重。水質指標的測定包括上層清液的總硬度、鈣硬度、鎂硬度及pH 值,水質總硬度的測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滴定法進行測定,pH 值采用玻璃電極法進行測定,鈣硬度及鎂硬度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進行測定。對石灰及氫氧化鈉分別制備相應的10 g/L 的溶液,進行硬質水的軟化沉淀實驗。
采用上述的實驗方法,對依據(jù)實驗采集的水樣進行投加氫氧化鈉的軟化實驗,得到的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氫氧化鈉水處理實驗結果
從圖1 中可以看出,硬質水總硬度的去除效果與氫氧化鈉的投加量呈正相關,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水質的總硬度逐漸下降,鈣硬度及鎂硬度也隨之下降,pH 值隨之上升。氫氧化鈉投加到水樣中,產生的OH-離子與水中含有的HCO3-離子發(fā)生反應,隨著投加的氫氧化鈉量的增加,水樣中的HCO3-離子濃度逐漸降低,形成的CO32-離子逐漸增多,首先與水樣中的鈣離子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物,使鈣離子的濃度降低,而鎂離子的濃度變化不大。從鈣、鎂硬度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氫氧化鈉投加量的增加,鈣硬度首先快速的下降后緩慢的降低,而鎂硬度初始變化不大,在pH值增加到8.05 后鎂硬度開始下降,這是由于鎂離子主要在較高的pH 值下與OH-離子形成氫氧化鎂沉淀物析出。
氫氧化鈉的投加量為50 mg/L 時,處理后的水樣總硬度為269mg/L,鈣硬度為123 mg/L,鎂硬度為146 mg/L,硬度值下降25%,pH 值為8.77,與飲用水的標準值8.5 較為接近,略有增加。當繼續(xù)增加氫氧化鈉的投加量時,處理后的水樣硬度值下降,但pH值增加較多,需要進行加酸調節(jié)。因此,氫氧化鈉的投加量為50 mg/L 是進行硬質水處理的最佳用量。
采用上述的實驗方法,對水樣進行投加石灰的軟化實驗,依據(jù)實驗采集的水樣及沉淀物分別進行測量,得到實驗結果如圖2 所示。
圖2 石灰軟化實驗的結果
從圖2 中可以看出,隨著石灰投加的量的增加,經(jīng)過反應后水樣的總硬度逐漸下降,pH 值逐漸升高,石灰進入水樣后水解成氫氧化鈣,和投加氫氧化鈉一樣,OH-離子的加入,與水中含有的HCO3-離子發(fā)生反應,達到一定濃度后,和鈣鎂離子發(fā)生反應去除水中的鈣鎂離子,鎂離子的去除要在鈣離子之后,pH 值較高時,鎂離子的去除效果較好。
石灰的投加量為100 mg/L 時,經(jīng)過處理后的水樣硬度為275,硬度的去除率為23.4%,鈣硬度為109mg/L,鎂硬度為166 mg/L,此時的pH 值為8.05,無需酸性物質的調節(jié)即可滿足飲用水的要求。此時的沉淀物質量為218 g/m3,較原水中污染物的質量有較大的減輕。在石灰的投加量增加到250 mg/L 及300 mg/L 時,處理后水樣的硬度進一步降低,但相應的水樣的pH值均大于生活飲用水的標準值8.5,需要添加較多的酸性物質降低pH 值,增加水處理的成本及工序,不利于推廣使用。綜上可知,石灰投加量為100 mg/L 時是進行硬水處理的較優(yōu)選擇。同時,比較石灰及氫氧化鈉的軟化綜合效果,則100 mg/L 的石灰試劑的軟化效果較好。采用石灰進行硬質水的軟化處理時,與反應時的溫度具有一定的關系,對不同溫度的水樣進行進一步實驗分析。
采用100 mg/L 的石灰試劑對不同溫度的水樣進行軟化實驗,選擇水樣的溫度分別為10、25、40 ℃,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對反應溫度的作用進行分析。經(jīng)過實驗,得到如圖3 所示的水樣硬度變化曲線,從圖3中可以看出,隨著石灰試劑投加量的增加,水樣的總硬度逐漸下降,在不同的反應溫度下,隨著溫度的升高,水樣的總硬度降低。這是由于,水溫較高時,水樣中的鈣離子及鎂離子的運動劇烈,與碳酸根離子的碰撞加劇,從而形成的沉淀物較多,降低了水樣的硬度。
圖3 反應溫度對石灰軟化效果的影響曲線
對硬質水進行處理后使用是緩解水資源緊張的重要途徑,氫氧化鈉及石灰是常用的軟化劑。采用氫氧化鈉及石灰對硬質水進行實驗分析,結果可知,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水質的總硬度逐漸下降,結合水樣的pH 值選取較優(yōu)的軟化劑投加量為采用氫氧化鈉軟化劑時,投加量為50 mg/L 時,處理后的水樣硬度下降25%,pH 值為8.77;采用石灰軟化劑時,投加量為100 mg/L 時,處理后的水樣硬度下降23.4%,pH 值為8.05,更接近于飲用水的標準pH 值8.5,無需進一步采用酸性劑中和,是進行硬質水處理的優(yōu)選。對石灰軟化效果與溫度的關系進一步分析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水樣的總硬度降低。進行地下硬質水處理的過程中,采用100mg/L 的石灰試劑在40℃時進行軟化處理的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水處理的效果,降低水處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