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響應新教學改革主張,進一步提高初中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地位,引導其積極參與互動并用心思考和實踐,才會使初中物理教學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并讓教學有效性顯著提升。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或是合理開展實驗教學等,使初中生全身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會有效推進教學,并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本文對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有效性;提升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積極響應新課改的教學主張,提高初中生的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實驗化解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并不斷提高其知識應用能力,不僅會讓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會讓其深刻記憶不同物理現(xiàn)象及結論等,夯實知識基礎,并同步提高思維分析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內(nèi)容,靈活應用互動式、討論式等教學模式,才會讓教學有效性明顯提升。
一、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中是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較高,初中生是被動學習物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對初中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重視,這就需要教師調(diào)整教學方式,注重突出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應用引導、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通過有效引導其互動,不僅能夠使教師良好掌握初中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吸引其注意力,并積極思考不同物理知識,讓其提高物理認知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而且,也會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初中生的積極性更明顯提高,對于促進教學高效開展會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如,《運動的描述》一課,要讓初中生知道參照物的概念,懂得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引入新課時,教師先可以就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問:“當火車開動時,火車上的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呢?”當初中生分別回答后,教師再展開剖析:“乘客以火車為參照物,是靜止的,但以車外面的事物而言,又是運動的。什么是參照物呢?”此時再引入“參照物”的概念。然后,再繼續(xù)提問:“珠穆朗瑪峰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呢?地球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呢?”讓初中生以小組方式展開探討。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就會使初中生快速理解問題的答案,并對“參照物”、“相對靜止、運動”的知識點良好理解,并靈活運用,促使教學有效性明顯提升。
二、積極開展物理實驗,加深知識理解
初中物理課程包含較多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對于物理知識、經(jīng)驗不足的初中生而言較難理解和接受,會直接影響教學有效性。實驗是解決知識抽象性、降低知識難度的有效途徑,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現(xiàn)象、概念等具體、直觀的呈現(xiàn)在初中生眼前,在執(zhí)教此類物理知識時,教師要注重開展實驗活動,讓初中生親身感受物理現(xiàn)象,會讓其理論知識點及物理結論形成過程等快速理解,并留下深刻的記憶。而且,也會幫助其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讓其更高效記憶不同物理知識,相比讓其死記硬背相關知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明顯提升。此外,初中生在參與實驗過程中會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解讀許多事物的奧秘,讓其對物理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對于其學好物理會有極大裨益。
如,《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一課,教師直接講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不僅會使初中生產(chǎn)生較大疑問,還會使其產(chǎn)生較強的枯燥感。對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其開展實驗。可以讓初中生嘗試按壓自己的喉嚨再發(fā)聲,會有效使其感受到?jīng)]有聲帶的振動不會發(fā)出聲音?;蛘?,也可以開展音叉實驗,使初中生更直觀的觀看到振動帶來的聲音,就會有效降低知識的抽象性,使初中生深刻理解聲音產(chǎn)生是由于振動的原因。再如,教師在講解空氣和水等液體能夠傳播聲音的知識時,直接講解只會讓初中生死記硬背這部分知識,并不能夠讓其扎實記憶并充分理解。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指導初中生進行水中音叉實驗等滲透知識,會讓初中生充分理解。
三、開展生活化練習,培養(yǎng)知識應用能力
理論與課堂練習有效結合才會使初中生更多發(fā)現(xiàn)自身的學習不足,及時彌補空白知識點,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要讓初中生深度開展練習,教師需要將課堂練習與實際生活案例緊密結合,才會促使其靈活應用物理知識,快速提高認知水平。而且,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其知識應用能力,讓初中生對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應用價值等深度認知,會讓其物理知識水平、核心素養(yǎng)等明顯提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不同生活現(xiàn)象直觀、生動的展現(xiàn)在課堂上,拉近生活與課堂練習的距離。
如,在執(zhí)教《汽化和液化》的物理課程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生活中人們吹風扇的情景生動的呈現(xiàn)在課堂上,再提問:“夏天,人吹風扇時為何會感到?jīng)鏊??請用物理原理解釋這一過程和現(xiàn)象。”會有效引導初中生結合汽化和液化的物理原理分析這一常見現(xiàn)象,并理解其中的原理,提高知識和生活認知,并促進其知識應用能力及教學有效性明顯提升。
總結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師開展教學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轉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此外,對于抽象性強、較難理解的物理課程,教師要注重通過實驗方式展開教學,使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具體的呈現(xiàn)在初中生眼前,并注重積極聯(lián)系生活開展生活化練習,幫助提高初中生知識應用能力,會明顯提高教學有效性,并讓初中生的物理認知水平上升到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英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教育藝術,2021(11):54.
[2]胡潤澤.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3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