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周俊明,倪艷秀,祝昊丹,朱雪蛟,周金柱,李 彬
(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4)
豬增生性腸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又稱為豬回腸炎(Porcine ileitis,PI),是由胞內勞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一種細菌接觸性傳染病[1]。LI 主要感染后備豬和生長期育肥豬,以回腸和結腸的黏膜出現(xiàn)腺瘤樣病變?yōu)樘卣鳎磁R床癥狀分為急性型、慢性型和亞臨床型,其中慢性型最常見,主要表現(xiàn)為間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下降,導致養(yǎng)殖成本增加[2]。該病自1931 年首次報道以來,加拿大、巴西、法國、希臘、泰國、日本、朝鮮、印度、中國等20 多個國家陸續(xù)發(fā)表LI 感染的相關報道,至今PPE 呈世界范圍內流行[3-7]。我國目前對LI 的流行病學調查尚不全面,LI 的流行地區(qū)尚不明確,但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豬場的檢測報告顯示,該病陽性檢出率最高可達100%[8]。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極大的經(jīng)濟損失,開展該病診斷方法的研究,對于該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鑒定LI 的實驗室方法主要為組織病理學診斷、血清免疫學診斷和分子生物學診斷等。血清免疫學診斷方法主要包括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抗體試驗(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9-10]。IFAT 和IPMA 均適用于LI 的活體檢測,但這兩種方法對操作者的要求較高,結果判定的主觀性較強,易產(chǎn)生人為誤差。此外,IFAT 檢測易出現(xiàn)假陰性,IPMA 檢測易出現(xiàn)假陽性。
ELISA 方法可以對大量樣品進行檢測,并且因快速、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廣泛的用于多種疫病的診斷和檢測。研究表明,LI 外膜蛋白LI1022 具有抗原性,可維持LI 細胞外膜的完整性,有助于LI 對豬回腸細胞的吸附,且參與細菌的黏附和侵襲[11]。本研究以LI 外膜蛋白LI1022 為包被抗原,建立檢測LI 抗體的間接ELISA 方法,為我國PI 的防控、保障養(yǎng)豬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以及提高養(yǎng)殖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1.1 血清樣品319 份臨床血清樣品采集自2019 年1 月~2021 年2 月江蘇地區(qū)的6 個豬場;指定豬場采集免疫PI 活疫苗(勃林格殷格翰)后二周的血清(10 頭份),經(jīng)PI 抗體檢測試劑盒(瑞士Svanova 公司,批號A99787)鑒定為陽性血清,作為實驗陽性對照血清;未免疫的健康豬血清(80 頭份),經(jīng)PI 抗體檢測試劑盒鑒定為陰性血清,作為實驗陰性血清,以上血清樣品均由本研究所動物腹瀉病防控創(chuàng)新團隊保存。兔抗LI 血清購自上海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主要試劑重組表達質粒pET-32a(+)(Novagen)由本實驗室保存;BL21(DE3)感受態(tài)細胞購自TransGen Biotech 公司;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V)陽性血清、豬偽狂犬病病毒(PRV)陽性血清、口蹄疫病毒(FMDV)陽性血清、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陽性血清等標準陽性血清均購自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由本實驗室保存;限制性內切酶BamH I 和Hind III、DNA Marker、Protein Marker均購自TaKaRa 公司;HRP 標記的羊抗豬IgG(IgGHRP)和羊抗兔IgG-HRP 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MB 底物顯色液購自湖州英創(chuà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6 孔酶標板購自Corning 公司;增強型ECL化學發(fā)光檢測試劑購自Vazyme公司;His Trap購自Cytiva公司。
1.3LI1022基因的合成及重組表達質粒的構建根據(jù)GenBank 登錄的LI 外膜蛋白LI1022全基因序列(AM180252.1),由南京鐘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該基因并克隆于pET-32a 載體,構建重組表達質粒pET32a-LI1022,測序鑒定正確后轉化到BL21(DE3)宿主菌。
1.4 重組蛋白的表達、純化及鑒定將重組菌pET32-LI1022/BL21(DE3)在含有50 μg/mL 氨芐青霉素抗性LB 中培養(yǎng)至OD600nm達到0.6,加入終濃度為1 mmol/L 的IPTG,37 ℃誘導表達6 h。離心收集菌體,低溫超聲破碎,分離并收集上清和沉淀,經(jīng)SDSPAGE檢測,確定重組LI1022蛋白(r LI1022)的表達形式。Ni 柱純化該蛋白,以兔抗LI 多抗血清為一抗(1∶100),羊抗兔IgG-HRP(1∶10 000)為二抗,對純化的rLI1022 進行western blot 鑒定。
1.5 間接ELISA 方法的建立及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采用方陣滴定法將純化后濃度為0.3 mg/mL 的rLI1022作為包被抗原,用包被液依次按1∶400、1∶800、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稀釋,100 μL/孔加入酶標板,4 ℃包被過夜。LI 陽性血清和陰性血清分別用樣品稀釋液依次按1∶25、1∶50、1∶100、1∶200 稀釋,組成方陣。酶標儀測定LI 陽性和陰性血清的OD450nm值,以P/N 值(陽性血清OD450nm值/陰性血清OD450nm值)最大的反應條件為最佳工作條件。同時對包被條件(4 ℃過夜、37 ℃作用1 h 后4 ℃過夜、37 ℃作用2 h)、封閉液(5%脫脂乳、2%明膠)、37 ℃封閉時間(1 h、2 h、3 h),血清37 ℃作用時間(30 min、60 min、90 min),羊抗豬IgG-HRP 稀釋倍數(shù)(1∶5 000、1∶10 000、1∶20 000)及其37 ℃作用時間(30 min、60 min、90 min),TMB 室溫顯色時間(10 min、15 min、20 min)等進行優(yōu)化,加入終止液(50 μL/孔)終止反應。
1.6 陰陽性臨界值的確定利用優(yōu)化后反應條件,對80 份陰性血清樣品進行檢測,按照以下公式計算S/P 值:S/P 值=(待檢血清OD450nm值-陰性對照血清OD450nm值)/(陽性對照血清OD450nm值-陰性對照血清OD450nm值),計算各待檢血清S/P 值的平均值及標準方差SD,當待檢血清的S/P 值<+2s時,判定待檢血清為陰性;待檢血清的S/P 值>+3s時,判定待檢血清為陽性;+2s≤待檢血清的S/P 值≤+3s時,判定待檢血清為疑似。
1.7 特異性試驗采用已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分別對PRRSV、PRV、FMDV、PEDV 陽性豬血清、LI陰性血清和LI 陽性血清進行檢測,每份血清設置3個重復。根據(jù)OD450nm值判定陰陽性,分析該方法的特異性。
1.8 敏感性試驗將LI 陽性血清分別按1∶100、1∶200、1∶400、1∶800、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1∶25 600、1∶51 200 稀釋,每個稀釋度設置3 個重復,采用本研究建立的間接ELISA 檢測,分析該ELISA 方法的敏感性。
1.9 重復性試驗批內重復試驗:選取同一批次包被的3 塊酶標板,分別在不同時間對隨機選取的5份不同抗體水平的LI 血清進行檢測,每份血清3 個重復。批間重復試驗:利用已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選取3 個不同批次包被的酶標板,同一時間對隨機選取的5 份不同抗體水平的LI 血清進行檢測,每份血清3 個重復。
根據(jù)各反應孔的OD450nm值,計算各血清樣品的S/P 值,以及每份血清樣品S/P 值的平均值、標準差s和變異系數(shù)CV,用于分析重復性試驗的效果。
1.10 符合率試驗利用已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與瑞士Svanova 公司PI 抗體檢測試劑盒同時檢測54份臨床豬血清樣品(2019 年1 月~2021 年2 月于江蘇地區(qū)采集的臨床血清),分析檢測結果,計算二者的符合率。
1.11 臨床樣品檢測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間接ELISA方法對江蘇部分地區(qū)(連云港61 份、徐州64 份、宿遷62 份、淮安88 份、泰州44 份)的319 份臨床豬血清樣品進行檢測,對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初步了解LI 在江蘇地區(qū)的感染和流行情況。
2.1 rLI1022 的表達、純化及western blot 分析重組菌誘導表達后經(jīng)超聲波破碎后的上清與包涵體,經(jīng)SDS-PAGE 檢測,結果顯示rLI1022 主要存在于上清中,融合蛋白大小約32 ku,與預期相符(圖1A);通過Ni 柱純化上清中的蛋白,獲得純化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 鑒定結果顯示,純化的rLI1022 可與LI 兔多抗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圖1B)。表明純化后的rLI1022具有較好的反應原性。
圖1 rLI1022表達的SDS-PAGE檢測(A)及純化rLI1022的western blot鑒定(B)Fig.1 Analysis of the expressed product of rLI1022 by SDS-PAGE(A)and western blot(B)
2.2 間接ELISA 方法的優(yōu)化結果通過方陣滴定法,選擇陽性血清OD450nm值≥1,陰性血清OD450nm值<0.2,且P/N 值最大者為最佳條件,優(yōu)化結果見表1。
表1 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反應條件優(yōu)化結果Table 1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of the indirect ELISA
2.3 陰陽性判定標準的確定利用優(yōu)化后的間接ELISA 方法檢測經(jīng)瑞士Svanova 公司PI 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為陰性的80 份血清。經(jīng)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所有血清的S/P 值的平均數(shù)=0.114,S/P 值的標準方差s=0.104,+3s=0.426,+2s=0.322。因 此,當待檢血清S/P 值<0.289 時,判定待檢血清中LI 抗體為陰性;待檢血清S/P 值>0.426 時,判定待檢血清中LI 抗體為陽性;0.322≤待檢血清S/P 值≤0.426 時,判定待檢血清中LI 抗體為疑似陽性。所有陰性血清樣品OD450nm值正態(tài)分布結果如圖2 所示。
圖2 陰性樣品結果的正態(tài)分布圖Fig.2 Negative samples normal distribution diagram
2.4 特異性試驗結果利用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檢測PRRSV、PRV、FMDV、PEDV 陽性豬血清以及LI 陽性和陰性血清,結果顯示,除LI 陽性血清為陽性外,其他血清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表2)。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表2 特異性試驗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the specificity test of the indirect ELISA
2.5 敏感性試驗結果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對2 倍倍比稀釋后(1∶100~1∶51 200)的LI陽性血清進行檢測。結果顯示,ELISA 方法可檢測的血清稀釋度為≥1∶400(表3),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敏感性較好。
表3 敏感性試驗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the sensitivity test of the indirect ELISA
2.6 重復性試驗結果利用同批包被的ELISA板,于不同時間對隨機選取的5 份LI 血清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批內變異系數(shù)為2.8%~6.0%(表4),表明同一批次的多肽包被的ELISA 板在不同時間檢測的重復性良好。
利用不同批次包被的ELISA 板,于同一時間對隨機選取的5 份LI 血清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批間變異系數(shù)為3.7%~9.4%(表4),表明不同批次rLI1022蛋白作為抗原檢測的重復性良好。
表4 重復性試驗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the repeatability test for the indirect ELISA
2.7 符合率試驗結果利用已建立的間接ELISA 方法與瑞士Svanova 公司PI 抗體檢測試劑盒同時檢測54份臨床豬血清樣品,結果顯示本研究建立的LI 抗體ELISA 檢測方法檢測陽性樣品29 份,陰性樣品25份;瑞士Svanova 公司PI 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陽性樣品26 份,陰性樣品28 份。兩者共同檢測的陽性血清26 份,陽性符合率100%;共同檢測的陰性血清25 份,陰性符合率89.28%;總體符合率為94.44%(表5)。表明該方法與商品化試劑盒符合率高,準確性好。
表5 間接ELISA方法與商品化試劑盒的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between indirect ELISA method and commercialized ELISA kit
2.8 臨床樣品檢測結果利用本研究建立的LI 抗體ELISA 檢測方法檢測江蘇部分地區(qū)319 份臨床血清樣品,結果顯示,總體LI 抗體陽性檢出率為87.77%(280/319),其中連云港陽性率為80.33%(49/61),徐州陽性率為89.06%(57/64),宿遷陽性率為85.48%(53/62),淮安陽性率為92.05%(81/88),泰州陽性率為90.91%(41/44)。表明江蘇各地區(qū)LI 感染率較高。
PPE 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因其病死率低,一直以來養(yǎng)豬業(yè)并未對該病予以足夠的重視[12]。近年來,世界各地陸續(xù)發(fā)表豬場感染LI 的報道,LI 的感染已遍及全世界[13]。我國對該病的研究較為缺乏,對該病防控主要依賴抗生素[14],隨著我國逐步控制、禁止抗生素的使用,這將直接增加防控該病的難度,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經(jīng)濟損失。因此,及時對PPE進行鑒別診斷和監(jiān)測尤為重要。豬腹瀉是養(yǎng)豬業(yè)的一類常見病,其病因復雜多樣,僅憑臨床癥狀難以區(qū)分感染病原,且常伴有混合感染和繼發(fā)感染。因此明確病原,建立病原鑒別診斷方法尤為重要。目前,對PPE 血清抗體檢測的實驗方法尚不成熟,尚無PI 抗體檢測國家標準,因此本研究中的敏感性試驗依據(jù)陰陽性血清在預實驗中檢測的效價進行稀釋。國內市場尚無商品化PI 抗體檢測試劑盒,國外僅l 款由瑞士Svanova公司生產(chǎn)的商品化PPE檢測試劑盒,因此本研究中符合率試驗以國外商品化試劑盒作為比對,以確保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LI 為專性胞內菌,體外分離培養(yǎng)十分困難,近年來PPE 抗原抗體檢測技術多以LI 相關蛋白做為研究對象[15-16]。目前,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全基因組的LI 有2株,分別是2003 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發(fā)表的PHE/MN1-00(AM180252.1)和2013年英國莫爾登研究所發(fā)表的N343(CP004029.1)[17]。PHE/MN1-00編碼1 419 個蛋白、N343 編碼1 421 個蛋白,但目前大部分蛋白的功能尚不明確。LI1022是LI的外膜蛋白,可維持LI細胞外膜的完整性,有助于LI對豬回腸細胞的吸附,參與細菌的黏附和侵襲,具有一定的抗原性[11,18-19]。實驗前期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去除LI1022信號肽序列,并利用技術優(yōu)化其密碼子,以提高rLI1022 在大腸桿菌BL21中的表達量。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rLI1022 可被兔抗LI 多抗血清所識別,具有良好的反應原性。
將rLI1022 作為包被抗原,經(jīng)過條件摸索及優(yōu)化,初步建立了LI 抗體檢測的間接ELISA 方法[20-22]。確定了該ELISA 檢測方法的陰陽性臨界值;與PRRSV、PRV、FMDV、PEDV 等陽性血清均無交叉反應,表明該方法特異性良好;通過組內和組間重復性試驗發(fā)現(xiàn),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0%,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較好。采用該方法與商品化試劑盒共同檢測54份臨床樣品血清,二者總體符合率達到94.44%。對來自江蘇部分地區(qū)的319 份血清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總體陽性率達到87.77%,其中淮安和泰州地區(qū)陽性率超過90%,表明LI感染在江蘇地區(qū)已經(jīng)十分普遍。
本研究建立了以rLI1022 為抗原檢測LI 抗體的間接ELISA 方法,該方法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重復性良好,與商品化試劑盒對比符合率高,可用于臨床血清樣品的檢測,確認豬群PPE 的感染狀態(tài),這對于該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為LI 抗體ELISA 檢測試劑盒的開發(fā)奠定基礎,為PPE 流行病學調查及臨床診斷提供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