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強 周密
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給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边@為做好新時代美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依據。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新時代下美育工作的新要求。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它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yǎng),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情趣、氣質、胸襟、激勵人的情感,溫潤人的心靈,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在整個藝術美育體系中,戲劇藝術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國美育的開山之祖、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智育十篇》中說過:“吾人急應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靈寄托于美,而將憂患忘卻。于學校中可實現者,如音樂、圖畫、旅行、游戲、演戲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庇纱丝梢姡淘嘞壬缇桶褢騽×腥朊烙姆懂?。戲劇是一項融文學、表演、音樂、舞美、舞蹈等多門藝術的綜合的美學工程,它的作用往往是潤物無聲的。戲劇教育讓參與者在互動關系中,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思想,培養(yǎng)他們的同理心、思辨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從而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兒藝”)多年來致力于戲劇教育普及工作,除了為廣大青少年創(chuàng)作優(yōu)質劇目,還積極謀求探索與中小學開展深度合作,還走進校園,將藝教結合落到實處,用戲劇點燃孩子們的想象力。
以內容創(chuàng)作為核心,用舞臺語匯呈現美
兒童劇特有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純度和生命力,使之尤為純粹和鮮明。它是兒童探索人生和形成審美的啟蒙教育,通過美的戲劇藝術啟發(fā)兒童懂得做人最基本的準則、道德觀和審美觀,學會分辨人世間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這種純正與純凈的素質,不僅低幼年齡的兒童需要,小學生、中學生也需要。因此,兒童劇題材的選擇,是否有益于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是否符合少年兒童的審美,是兒童劇創(chuàng)作者特別需要斟酌和考量的。多年來,兒藝始終以創(chuàng)作為抓手,奉獻精品力作,用豐富的舞臺語匯呈現美,提升少年兒童的審美情趣。
《宋慶齡和孩子們》是兒藝第一任院長任德耀的代表作之一。時隔40年復排重演,兒童劇《宋慶齡和孩子們》依然深深打動了家長和孩子們。該劇整體藝術風格靜穆而含蓄,語言凝練優(yōu)美,體現了宋慶齡深沉、博大、崇高的精神世界。“演員是藝術家,內心和外表都要干凈!”這是舞臺上宋媽媽對兒童劇團的孩子們語重心長的囑咐。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故事,展現濃郁的寫實性,整個舞臺在求“真”的基礎上求“美”求“趣”,生動地把宋媽媽偉大的感情傳遞給小觀眾,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
《師者之路》根據以“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基礎教育改革優(yōu)秀教師代表、“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為代表的優(yōu)秀教師的從教事跡,詮釋了一名人民教師投身教育60年的師者之路?!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在瑯瑯的閱讀聲中,丁漣老師激情澎湃地引領著學子們打開想象之門,共同繪制了一幅氣象萬千,濃墨重彩,美不勝收的滕王閣水彩畫。這是出自話劇《師者之路》的片段,也是劇中四節(jié)生動的語文課之一。舞臺上不僅展現于漪老師教書育人的情懷,還通過三尺講臺上的四節(jié)語文課,生動地展現了漢字語言的音韻美,內涵美。教師披文以入情,學生產生“感情的傳染”,從而主動去思考,喚醒生命自覺。
童話類題材《十二個月》是蘇聯兒童劇作家、詩人薩馬爾夏克的代表作,在蘇聯以及全世界范圍內被廣為流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最新版的《十二個月》,兒藝邀請來俄羅斯舞美設計謝爾蓋以及作曲家加盟,大量采用俄羅斯舞蹈的元素和帶有俄羅斯風格的音樂,為該劇注入了濃厚的俄羅斯風情。斑駁陸離的舞臺畫面時而風和日麗、恬靜優(yōu)雅;時而天旋地轉、時序突變。大自然的魅力充溢在舞臺氛圍中,這種神奇的意境使人屏息,讓人陶醉。這種美的熏陶不僅刺激了小觀眾的想象力,還使他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以藝教結合為抓手,在戲劇體驗中領會美
“美育不僅是唱唱跳跳,而是培育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孩子是一張白紙,用戲劇來影響他們,形成藝術愛好,提升藝術素養(yǎng),是美育工作開展的一種重要手段?!眱核囋洪L、藝術總監(jiān)蔡金萍說:“學校美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通過藝教結合,讓戲劇走進校園,學生在戲劇體驗中領會美,是對學校美育最好的實踐方式之一。”戲劇教育的美育功能是顯而易見的,通過豐富的戲劇故事,讓兒童進入規(guī)定情境,打開心靈,釋放天性。社會大舞臺,戲劇小社會,著名戲劇家夏衍曾指出:“戲劇是人生的縮影,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的正應該是壓縮了的精煉的人生?!鄙倌陜和纳罱涷炤^少,而在角色扮演的過程,能促進同理心的養(yǎng)成,加深對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明辨真善美,從而形成健康的思想品格。同時,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在多種藝術成分的有機組合中,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參與者在分工中能夠明確義務和責任,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集體意識。
與中小學積極開展藝教合作是兒藝的傳統,這種模式扎扎實實地把宋慶齡的實驗性示范性辦院方針落到實處。上海市實驗小學原名萬竹小學,這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名校。去年,在校長楊榮和兒藝院長蔡金萍的牽頭下,上海市實驗小學與兒藝開展了深度合作,以校史為題材,創(chuàng)編兒童戲劇《吾輩當如竹》,普及戲劇教育,傳承學校文化。該劇演員全部是實驗小學的學生。除了戲劇表演,還融合了合唱班及舞蹈班學生的表演,增添了舞臺的藝術語匯。兒藝與學校合作把戲劇引入學校,走進課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這是實驗性和示范性的又一次踐行,也是成千上百學生的福音。
蔡院長談及,兒藝擁有400多部劇目,這些優(yōu)秀劇目是一個大寶庫,其中許多劇目可以作為戲劇教育的教學藍本。針對高中部可以以名著《威尼斯商人》,曹禺先生的《雷雨》等為題材開展戲劇課;而針對小學部學生,選擇面就更為寬廣了,從七彩泡泡系列,到繪本劇系列,再到世界經典文藝作品卡通版,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層的認知水平和美育需求配備不同的劇目系列,從而完成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戲劇體驗過程,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領會美。
以校外校內相融合為途徑,在藝術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美
2021年七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隨著雙減的全面落地,素質教育迎來了紅利期,如何利用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文院團等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滿足了學校課后服務多元化需求,以校外校內相融合為途徑,為學生開好開足美育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緩解全市小學生“看護難”問題,兒藝青年黨團員自發(fā)參與到課后服務的志愿活動中,把音樂鑒賞課、表演訓練課、朗誦技巧課等送到社區(qū),走入課堂,讓學生們在課程中解放天性,感受到戲劇語言藝術的奧妙和魅力。
在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的任務上,校外教育和校內教育有著共性,但校外教育又有著它的特點:課余展開,對象是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是美育開展的重要陣地,而校外教育機構在開展活動時必須注意,將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融合,發(fā)揮少年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在藝術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美。兒藝下屬上海兒童藝術進修學校致力于開展少年兒童校外藝術教育,打造以戲劇為核心的課程,讓孩子們在藝術實踐活動中感悟美。藝校遵循宋慶齡先生“實驗性,示范性”的宗旨,依托兒藝劇院優(yōu)質的藝術資源,聘請本院及院外具有豐富藝術經驗的專業(yè)演員、教師在校任教。下屬的馬蘭花少兒藝術團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參與中福會兒藝年度大戲——話劇《師者之路》、與上海市地震局聯合打造的上海首部原創(chuàng)音樂地震繪本劇《甜豆地震歷險記》,藝術團的每一次舞臺演出都成為一次美育的實踐。這些豐富的實踐經驗引領著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
以打造美育教師隊伍為突破,牢固基石傳播美
要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師資力量是基礎也是保障。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集成了聲臺形表各方面的藝術素養(yǎng),對戲劇教師的要求也相對更高。因此,依托文藝院團校外師資也是打造美育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之一。兒藝一直以來致力于為學校輸送專業(yè)的校外戲劇教師的工作。自2006年起,劇院與龍華烈士紀念館合作,舉辦了14屆“龍華魂上海市中小學生課本劇匯演”。十五年來,兒藝共有近四十位演員、舞美、統籌等參與了“龍華魂”活動。從初審每個學校的節(jié)目開始,到下學校輔導,兒藝這支美育教師隊伍對每一個節(jié)目的編排演都付出了極大的熱忱,使少年兒童在社會實踐和活動中體驗、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除了依托文藝院團外援力量,在校內打造美育教師隊伍顯得更為迫切。有要開展戲劇課程的想法,但缺乏專業(yè)的戲劇教師配備成了學校的一大難題。其實從去年開始,上海市中小學文化藝術名師工作室的建立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中福會兒藝劇院院長蔡金萍兒童戲劇工作室被列為2019年上海市中小學文化藝術名師工作室之一,致力于對在校藝術教師的培養(yǎng),播撒戲劇藝術的種子,傳遞和發(fā)揮戲劇點燃孩子們想象力的作用。工作室自開課已來,依托科學化的課程設置、豐富的教學內容和互動式的教學形式,受到了廣大學員教師的良好反饋。來自上海各個區(qū)的20位教師通過臺詞課,戲劇欣賞課的多方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掌握的戲劇的具備了課程的授課能力。雖然戲劇工作坊的教學方式正惠及越來越多非專職戲劇教師,但從宏觀上講,目前的覆蓋面還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到全面普及,打造一支有知識有情懷的戲劇美育教師隊伍,擴大美育的傳播效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語
戲劇的內容是豐富的,樣式更是多元的,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發(fā)揮著塑造美好心靈的作用。戲劇的思想內涵通過思想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孩子喜聞樂見,它的高度包容恰恰符合了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目標。讓少年兒童的眼睛因為發(fā)現美而閃亮,讓孩少年兒童的人生因為有“美的心靈”而飽滿,讓少年兒童在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美中筑牢文化自信,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們將繼續(xù)用精品力作呈現美,有效推進藝教結合,讓優(yōu)質劇目惠及更多學生,提升審美品格和人文素養(yǎng);同時,通過戲劇工作坊的擴展推動夯實的戲劇師資隊伍,讓戲劇課程走進校園,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現美,在劇場里領會美,在戲劇活動中創(chuàng)造美。
夏永強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周密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劇》雜志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