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兵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是一切行動的前提。志氣主要體現在個人所追求的信仰上,心有所信,方能致遠。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惫菤猓莿倧姴磺娜烁癫偈?,是做人的根本和力量源泉,是負重奮進的脊梁。
底氣源于實力,實力顯于本領,本領強,底氣才能足。
志氣、骨氣、底氣,有價值的人生不可或缺。
讀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展現你的感悟。
寫作指導
材料提到了三個概念,即志氣、骨氣、底氣,是有價值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以名言引出志氣和骨氣,點出了底氣來源于實力,我們不妨繼續(xù)刨根究底,那實力源于何處?實力源于日復一日的磨練與積累。怎樣才能堅持這個過程呢?須得有志氣和骨氣;志氣和骨氣又將給予底氣什么影響?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邏輯關系鏈,將三者串聯起來,鑄就有價值的人生。
參考立意
以志氣為主要論述方向可立意為:成事志氣首當先;凡事無志不成等。
以骨氣為主要論述方向可立意為:骨氣支撐志氣,底氣來源骨氣;人無骨不立,事無志不成等。
以底氣為主要論述方向可立意為:有志氣方有骨氣,有骨氣才有底氣;志氣骨氣撐起底氣等。
以“三氣”的辨證關系為主要論述方向可立意為:“三氣”相輔,成就人生等。
例文
“三氣”相輔,人生自足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公道中學? 楊紫云
崔鶴同常感慨喟然:“人生是一座富礦,有待于自身去開采。”誠哉斯言,有價值的人生需要自己去開采,而志氣、骨氣、底氣正是有價值的人生不可或缺的,我們須從這座富礦中掘出這“三氣”。
志氣是實現有價值人生的基本動力。諸葛亮曾在《誡外甥書》中寫道:“志當存高遠”。“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自幼立下筑橋之志,并用一生踐行。他嘔心瀝血、勤勤懇懇,日復一日地堅持橋梁事業(yè);他腳踏實地,堅守初心,只為國家的榮耀披肝瀝膽。如此,才締造了中國筑橋史上的奇跡。正是千千萬萬個“茅以升”心中有志向,才有了如今的時代,如今的強國?!叭糁静粡娨?,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避免滯于庸碌,囿于桎梏,我們當有志。
骨氣是實現有價值人生的支柱力量。所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骨氣給志向的藤蔓搭建了堅實的架子;骨氣令我們萬里歸來仍年少,銘記最初的志氣。有志氣,自然有骨氣。骨氣不僅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力量。三閭大夫“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一腔悲憤,化為天問;五柳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譚嗣同橫刀向天,英勇就義,余留肝膽,輝映昆侖……是如松挺拔的脊梁,是如竹高潔的品格,是深思高舉的姿態(tài)。
骨氣為柱,志氣為梁,才鑄就了深厚的底氣,而底氣又反向增強骨氣和志氣。底氣意味著胸有成竹,失敗也能立即站起從頭來過,一直滿懷自信和希冀。即使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萬水千山也可如履平地,底氣告訴我們:柳暗花明終有一村。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投身革命,源于他的骨氣和決心,他的筆墨穿越百年給予我們底氣;葉嘉瑩先生毅然堅持傳承傳統文化,是因為她深厚底蘊鋪就的底氣。大風卷來,何以如如不動?答:以底氣,以根基。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一代代人的披荊斬棘、奮不顧身,用志氣、骨氣開辟了全新的時代,我們將繼承底氣以繼續(xù)開拓新的志氣與骨氣,河山永蔚,霽月清輝。
評點:用茅以升的例子論述了“志氣是基本動力”;用屈原、陶淵明等例子論述了“骨氣是支柱力量”,巧妙契合“草木有本心”“如松如竹”的論據,表明志氣與骨氣相互成就的關系;接著寫出了底氣的意義,以及志氣、骨氣、底氣三者的關系。文章按照志氣、骨氣、底氣的順序進行論述,骨氣結合志氣,再聯系底氣,層層遞進。語言干練,內涵豐富。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