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健 ,辛樹權(quán),時東方,楊 蕾 ,趙驥民
(1.長春大學 園林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長春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軟棗獼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etZucc.)是一種野生的藤本植物,在我國東北地區(qū)資源豐富[1]。軟棗獼猴桃果實無毛、光滑,是一種營養(yǎng)成分極高的小型食用漿果[2],根、莖、葉均有藥用價值,抗寒性、抗病蟲害強,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高、發(fā)展前景廣闊的野生果樹[3],軟棗獼猴桃果實外觀形狀美麗,果皮顏色艷麗,果肉細嫩多汁,深受消費者的歡迎[4]。隨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產(chǎn)量逐年增加,但對軟棗獼猴桃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卻很少。軟棗獼猴桃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受到雌雄花期不同步、果實品質(zhì)不均衡等因素的嚴重影響。本文中的“龍成2號”與“綠王”品種是吉林地區(qū)栽培面積較大的品系,以其花朵為試材,通過對花朵綜合特征、花粉活力和柱頭可授性、人工授粉試驗及訪花昆蟲方面的綜合研究,了解軟棗獼猴桃當?shù)厥诜垡?guī)律,為發(fā)展軟棗獼猴桃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提供科學依據(jù)和理論參考。
選取5年生雌株品種‘龍成2號’、雄株品種‘綠王’為試驗材料。所觀測軟棗獼猴桃為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植株高度187.4±5.2 cm,東西冠幅178.2±7.1 cm,南北冠幅157±6.9 cm。各樹體樹勢基本相同。
觀察和試驗于2021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師范大學軟棗獼猴桃資源圃(坐標125.67~125.68E,44.06~44.07N,海拔177.8 m)進行,資源圃年有效積溫2964 ℃,年平均降水量575.6 mm。
隨機選取處于盛開的雌雄單花各30朵,測量花冠直徑、花柄長度、花柱長度和子房橫縱徑,并在JEOL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雌花柱頭表面結(jié)構(gòu)[5]。
用聯(lián)苯胺-過氧化氫法測定軟棗獼猴桃雌花柱頭可授性。采集4 個不同時期的花朵,用解剖刀切下柱頭后浸入載玻片反應(yīng)液中。若柱頭周圍出現(xiàn)大量氣泡,說明柱頭有活力,具有可授性[6]。
軟棗獼猴桃花粉活力檢測采用TTC法、I2-KI染色法與離體培養(yǎng)法檢測,比較3種檢測方法,確定適宜檢測花粉活力的方法。接著測定4 ℃冷藏條件下花粉活力變化,為軟棗獼猴桃授粉提供技術(shù)支持[7]。
2.5.1 TTC 染色法
取花粉散落到載玻片上,滴1~2滴TTC反應(yīng)液,蓋好玻片后置于37 ℃遮光條件下3 h,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統(tǒng)計視野中變紅的花粉數(shù)目[8]。
2.5.2 I2-KI染色法
取花粉散落到載玻片凹陷處,加1~2滴I2-KI染液,蓋好玻片后室溫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統(tǒng)計視野中藍黑色花粉數(shù)(含有累積的淀粉)。
2.5.3 離體培養(yǎng)法
三角瓶中加入硼酸0.1 g,硝酸鈣0.3 g,硫酸鎂0.2 g,硝酸鉀0.1 g,瓊脂0.5%,蒸餾水100 mL。培養(yǎng)基121 ℃條件下滅菌20 min 后在培養(yǎng)基未凝固時倒在載玻片凹陷處,用發(fā)絲粘取少量花粉均勻彈播于培養(yǎng)基后萌發(fā)4 h。以花粉管長度達花粉粒直徑2倍以上作為萌發(fā)標準。
對“龍成2號”花蕾開花前2 d進行不同套袋授粉處理。(Ⅰ)自花授粉,套羊皮紙袋,開花后授自身花粉;(Ⅱ)開花前去雄,套羊皮紙袋,不授粉;(Ⅲ)開花前去雄,)套80目防蟲網(wǎng),開花后不授粉;(Ⅳ)人工異交,開花前去雄,套羊皮紙袋,開花后授‘綠王’花粉;(CK)自然授粉,不做任何處理。待果實成熟后收獲,并計算坐果率。
試驗于氣候晴朗的5月19日至5月21 日進行,隨機選取3株軟棗獼猴桃植株為觀察對象。每天8:00至20:00在離植株1 m遠的地方連續(xù)觀察和記錄昆蟲的訪花行為,有效昆蟲種類物種和造訪花藥和/或柱頭次數(shù)。
所有訪花媒介昆蟲收集在乙醚制成的毒氣瓶中,然后返回實驗室,用70%酒精沖洗,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花粉。攜帶軟棗獼猴桃花粉的昆蟲,以及在訪花過程中與花藥和/或柱頭接觸的昆蟲,被認為是有效的傳粉者。
在當年春季抽生出花序,每個花序有1~3 朵輻狀花冠。花徑(2.47±0.28)cm,柄長(2.15±0.32)cm,,花瓣雪白色.花萼5~6片。子房上位,縱徑長(2.73±0.21)mm。雄蕊花藥多黃黑色,花絲退化。柱頭表面結(jié)構(gòu)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凹凸不平,溝壑縱橫,有利于嵌合外來花粉。
觀察圖1不同階段柱頭產(chǎn)生氣泡量可知,軟棗獼猴桃單花未開放時,柱頭開始具有可授性,花瓣稍張開時,可授性增強(圖1A),單花開至盛花期時,柱頭可授性最強,產(chǎn)生氣泡最多(圖1B),隨后柱頭可授性慢慢減弱。當花瓣全部凋落后,柱頭仍具有較弱的可授性(圖1D),以保證充足的授粉時間。
通過觀察不同測定方法下軟棗獼猴桃花粉萌發(fā)率(表1)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3種測定花粉活力的方法中,離體培養(yǎng)法最為適宜。通過離體培養(yǎng)法測定4 ℃條件下貯藏的花粉活力可以看出(圖2),花粉貯藏30 d左右依舊具有50%的活力,可以用于軟棗獼猴桃授粉。
A:花朵初開期柱頭可授性;B:花朵盛開期柱頭可授性;C:花朵衰敗期柱頭可授性;D.:花朵凋落期柱頭可授性;E.:由左至右階段依次為:初開期、盛開期、衰敗期、凋落期
表1 不同測定方法下軟棗獼猴桃花粉萌發(fā)率
通過授粉試驗發(fā)現(xiàn),不同套袋授粉方式的坐果率具有較大差異(表2)。“龍成2號”以人工異交處理的坐果率最高,高達84.73%;其次,對照組(CK)的坐果率為78.52%。試驗還發(fā)現(xiàn),自花授粉與開花前去雄不授粉的坐果率均為0%,表明該物種不能自花結(jié)實,應(yīng)該是雌性品種。此外,開花前去雄不授粉有0%的坐果率,而開花前去雄套網(wǎng)的處理73.28%的坐果率,表明在試驗園中存在風媒傳粉。處理Ⅲ的坐果率略低于對照組處理,表明試驗園內(nèi)存在蟲媒授粉。
由表3可見,人工異交處理所得到的果實單果重、橫縱徑和種子數(shù)均高于自然授粉(CK),說明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果實重量,增加果實種子數(shù)。
蜜蜂科蜜蜂屬的中華蜜蜂(ApisceranaceranaFabricius)是軟棗獼猴桃主要的有效傳粉者。訪花行為表現(xiàn)為:蜜蜂采花時,通常直接停留在花蕊上或匍匐在花蕊上,前后拍打前腳,在后腳的“花粉籃”上收集花粉。它通常從軟棗獼猴桃樹的中上部進入花叢,在同一軟棗獼猴桃樹的周圍一行一行地觀賞幾朵花,然后飛向鄰近的樹上花朵。蜜蜂訪花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蜜蜂的性別,體質(zhì)強弱和采集花粉的能力。并不是每只蜜蜂拜訪的時間都一樣。當蜜蜂在花蕊上移動時,附著在身體上的花粉和由后腳攜帶的花粉就會與柱頭接觸,這樣就完成了授粉。
花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性別、交配系統(tǒng)等都是個體發(fā)展和進化適應(yīng)博弈的結(jié)果,所以花是體現(xiàn)資源分配格局的重要器官[9]。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資源分配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花的特性和繁殖策略,同株植物在資源分配微環(huán)境上的差異還可以體現(xiàn)在雄蕊、花藥和花粉活力上,自然選擇和人工干預(yù)都會留下痕跡[10~13]。
本試驗中,軟棗獼猴桃花朵未開時,柱頭便具有可授性,花瓣稍張開時,可授性增強,單花開至盛花期時,柱頭可授性最強,隨后柱頭可授性慢慢減弱。當花瓣全部凋落后柱頭仍具有較弱的可授性,以保證充足的授粉時間。離體培養(yǎng)法對比TTC染色法以及I2-KI染色法具有顯著性,通過離體培養(yǎng)法測定4 ℃條件下貯藏的花粉活力,貯藏30 d左右軟棗獼猴桃花粉依舊具有50%的活力,可以用于軟棗獼猴桃的授粉。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果實大小、重量與果實種子數(shù)。果實品質(zhì)的測定有待試驗下一步研究。蜜蜂科蜜蜂屬的中華蜜蜂(ApisceranaceranaFabricius)是軟棗獼猴桃主要的有效傳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