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璐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 南昌 330052)
近年來我國梅毒報告發(fā)病率居高不下, 整體快速增長,全國梅毒流行趨勢日益嚴峻[1]。 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可經輸血傳播,國內部分地區(qū)報道無償獻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率逐年遞增[2-3]。 TP 感染標志物為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抗-TP), 抗-TP 陽性是南昌地區(qū)血液報廢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解本地區(qū)獻血群體梅毒流行態(tài)勢,制定適宜的獻血者招募和血液檢測策略, 現(xiàn)對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抗-TP篩查情況分析如下。
1.1 對象 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者血液標本343 607 人份。獻血者年齡18~60 歲,男性214 887 人、女性128 720人,獻血前體檢結果均符合國家《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4]。
1.2 方法 設備:STAR 全自動樣本處理系統(tǒng)(瑞士Hamilton 公司);XANTUS 全 自 動 加 樣 與 血 型 分析儀(深圳愛康公司);FAME 24/20 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瑞士Hamilton 公司)。 儀器設備每年定期校準。 試劑:梅毒螺旋體抗體診斷試劑盒(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廈門英科新創(chuàng)公司,簡稱試劑R1;北京萬泰公司,簡稱試劑R2)。 試劑均為經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用于血源篩查的體外診斷試劑,具備生物制品批簽發(fā)證明。
檢測策略:《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2 版)[》5]規(guī)定采用2 個不同生產廠家的ELISA 試劑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9 版)》[6]規(guī)定TP 感染標志物采用2 個不同生產廠家的血清學檢測試劑進行檢測。 檢測方法:采用雙抗原夾心法原理,使用2 種抗-TP ELISA 試劑盒對血液標本平行一檢、二檢。 臨界值(cut-offf)的計算:按試劑說明書設置。
結果判定:OD<(80%×cut-offf) 判定為無反應性,OD≥(80%×cut-offf)判定為有反應性。初次試驗為反應性的標本,單種試劑檢測為反應性時,使用該試劑對原標本進行雙孔復試, 若雙孔復試結果中任何1 孔為反應性,檢測結論判為抗-TP 陽性;2種試劑檢測均為反應性時, 使用2 種試劑分別對原標本進行雙孔復試,任何1 孔顯示反應性,則判定為抗-TP 陽性???TP 陽性標本對應的血液成分制品進行隔離報廢。
1.3 統(tǒng)計分析 運用SHINOW 9.0 啟奧血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回顧性調查近5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抗-TP 檢測數(shù)據(jù)及ELISA 雙試劑陽性獻血者人口學特征資料。 使用EXCEL 軟件整理基礎數(shù)據(jù),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無償獻血人群抗-TP 檢測結果 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各年度間抗-TP 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29.81,P<0.01);ELISA雙試劑陽性率高于單試劑陽性率, 兩者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63.05,P<0.01);試劑R2 單陽性率高于試劑R1, 兩者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23.24,P<0.01)。 見表1。
表1 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抗-TP 檢測結果[例數(shù)(率/‰)]
2.2 抗-TP 檢測復檢率及復檢符合率 血清學檢測中, 復檢符合率是復試有反應性標本數(shù)(repeat reactivity, RR) 與初次試驗有反應性標本數(shù)(initial reactivity, IR)之比[6]。 復檢率=IR/檢測數(shù)量×100%,復檢符合率=RR/IR×100%。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各年度間抗-TP 檢測復檢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3.5,P<0.01);各年度間抗-TP檢測復檢符合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10.15,0.01
表2 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抗-TP ELISA 檢測復檢率及復檢符合率
2.3 2種抗-TP 試劑復檢符合率比較 試劑R2 復檢符合率高于試劑R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20.20,P<0.01);雙試劑反應性標本的復檢符合率顯著高于單試劑反應性標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316.71,P<0.01);見表3。
表3 2 種抗-TP ELISA 試劑復檢符合率
2.4 抗-TP 雙試劑陽性獻血者人口學特征及合并感染情況 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抗-TP ELISA 雙試劑檢測陽性獻血者合計655 例,按照不同性別比較,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2.05,P>0.05); 不同年齡段比較,36~55 歲獻血者陽性率高于其他年齡段( χ2=456.16,P<0.01);不同戶籍比較,本市籍貫陽性率高于外地籍貫( χ2=474.21,P<0.01);不同文化程度比較,初中及以下低學歷人群陽性率高于其他學歷( χ2=734.53,P<0.01);不同職業(yè)比較,農民、工人、無固定職業(yè)的“其他”人群、職員陽性率高于其他職業(yè)( χ2=404.13,P<0.01);不同獻血次數(shù)比較,初次獻血陽性率高于重復獻血( χ2=338.89,P<0.01);不同獻血類別比較,捐獻全血陽性率高于單采血小板( χ2=23.92,P<0.01);不同獻血方式比較, 自愿獻血陽性率高于團體獻血 ( χ2=188.08,P<0.01);合并感染情況比較,抗-TP 雙試劑陽性合并ALT 異常最高( χ2=12.76,0.01
表4 2016年至2020年南昌地區(qū)655例抗-TP ELISA 雙試劑陽性獻血者特征
2016-2020 年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抗-TP陽性率3.06‰,低于本地區(qū)既往檢測數(shù)據(jù)[7-8],低于長春、深圳等城市[9-15],近5年各年度間抗-TP 陽性率先升后降,總體呈現(xiàn)低流行態(tài)勢。 這與南昌地處我國中部內陸, 人口流動性不強有關。 2019年至2020年獻血人群抗-TP 陽性率比2016年至2018年有所下降,分析原因是2019年新版《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施行后,本地區(qū)血站強化獻血前告知及健康征詢流程, 提示獻血者仔細閱讀并理解獻血前須知內容, 包括獻血動機、 安全獻血者的重要性、高危行為者惡意獻血的責任等,從源頭杜絕部分高危人群獻血。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抗-TP 雙試劑陽性率高于單試劑陽性率,與范許洲等人[16]“抗-TP一種試劑檢測陽性數(shù)低于兩種試劑檢測均陽性數(shù)”的研究結果相同。
《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9 版)》[6]規(guī)定在血液檢測過程中應對試驗性能持續(xù)進行監(jiān)控, 選擇能夠反映試驗系統(tǒng)變化的參數(shù)進行試驗系統(tǒng)監(jiān)控,包括血清學檢測系統(tǒng)初、 復試反應率及兩者的比例(復檢符合率)。 2019年至2020年抗-TP 復檢率低于2016年至2018年,與本地區(qū)抗-TP 陽性率下降趨勢一致。近5年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抗-TP 復檢符合率84.38%,高于京津冀地區(qū)[17],2018年至2020年抗-TP 復檢符合率高于2016年至2017年。 較高的復檢符合率表明南昌地區(qū)血液篩查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血液檢測人員培訓充分,儀器設備運行維護良好,ELISA 試劑種類固定, 試劑質量抽檢把關嚴格。
本研究中雙試劑反應性標本的復檢符合率為100%,顯著高于單試劑反應性標本。 試劑R2 復檢符合率高于試劑R1, 說明不同廠家抗-TP ELISA試劑的檢測重復性有所差異???TP 檢測陽性率較高的試劑R2,其復檢符合率也更高,表明靈敏度高的ELISA 試劑,重復性相對更好。 曾雪珍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2 種不同廠家試劑進行獻血者抗-TP 篩查具有科學性,可降低梅毒經輸血傳播風險。 李雪梅等[18]報道單試劑檢測存在漏檢的可能, 采用ELISA 試劑聯(lián)合檢測能防止抗-TP 漏檢。 陳紅[19]報道TP ELISA 檢測單試劑或低值陽性標本存在較高的假陽性。非特異性反應引起的抗-TP 假陽性結果,導致血液報廢、血源流失。 血源篩查試劑屬于采供血關鍵物料,為最大限度避免漏檢、減少假陽性, 建議運用最低檢出限、 陽性/陰性參考品符合率、精密性、穩(wěn)定性等指標,在質量抽檢時對ELISA試劑盒開展性能驗證評價,篩選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的抗-TP 酶免試劑。
南昌地區(qū)抗-TP 酶免雙試劑陽性獻血者中,男性與女性陽性率比較, 無顯著性差異;18~55 歲獻血人群抗-TP 陽性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46~55 歲年齡段最高,36~45 歲次之; 本市籍貫陽性率高于外地籍貫;獻血者抗-TP 陽性率隨文化程度上升而下降,初中及以下低學歷人群陽性率較高,本科及以上學歷陽性率較低;農民、工人、無固定職業(yè)的“其他”人群、職員陽性率高于醫(yī)務人員、士兵、學生、教師等職業(yè);初次獻血陽性率高于重復獻血;捐獻全血陽性率高于單采血小板; 自愿獻血陽性率高于團體獻血;合并感染率依次為ALT>HBsAg>抗-HCV>抗-HIV>HBV DNA。 由性別因素引起的獻血者梅毒陽性率差異在全國各地區(qū)有所不同,可能與不同地域獻血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不一致有關。南昌地區(qū)抗-TP 酶免雙試劑陽性獻血者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特征與國內部分地區(qū)[20-21]報道近似。 36~55 歲中年人群社交生活豐富,發(fā)生婚外不良性行為概率較高。 梅毒感染情況與獻血者教育水平、職業(yè)特點存在相關性。 本研究中農民、工人、職業(yè)不穩(wěn)定的“其他”人員多為初中及以下低學歷人員, 此類人群對于性傳播疾病的預防知識了解薄弱,自我保護意識差。 職員交際應酬多,性觀念相對開放。 醫(yī)務人員、軍人、高校學生、教師、公務員群體文化程度較高,自我約束力較強,屬于低危人群。 高校學生是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主力人群。 值得關注的是,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校大學生在抗-TP 雙試劑陽性獻血者中占一定比例, 本地區(qū)高校青年男性行為者(MSM)在獻血人群HIV-1 感染者中居多[22]。年輕人生理上處于性活躍期,加強大學生群體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宣教刻不容緩。 初次獻血者中不排除高危行為者為檢測自身是否感染TP而獻血,給血液安全帶來隱患。 少數(shù)抗-TP 雙試劑陽性獻血者存在輸血相關傳染病標志物合并感染,其中TP 與HIV 具有相同的性傳播途徑和重疊高危人群, 梅毒是艾滋病傳播和感染的重要促進因素[1]。 依據(jù)人口學特征,對本市初次捐獻全血的農民、工人、低學歷無固定職業(yè)者、職員,應重點加強獻血前告知和健康征詢排查。
為防控抗-TP 經輸血傳播,減少抗-TP 陽性導致的血液報廢,建議本地區(qū)采供血機構:(1)增加獻血前TP 金標法快速篩查,從采血源頭排除梅毒感染者。 (2)血清學檢測選用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ELISA 試劑;引入敏感性更高,具有檢測快速、操作簡便、 易自動化優(yōu)勢的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試驗(CLIA)。 (3)抗-TP 篩查陽性標本開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確證,掌握獻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及確證符合率。(4)加強“人、機、料、法、環(huán)、測”6 個血站實驗室管理要素[23]監(jiān)控。 (5)強化高危行為者甄別, 招募低危獻血者, 鞏固并擴大固定獻血者隊伍,提高團體獻血數(shù)量。(6)TP 抵抗力弱,血液中的螺旋體4 ℃放置3 d 后可死亡,紅細胞類血液制品應于血庫冷藏儲存72 h 以上發(fā)往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