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言
翻開史書,魯迅看到了“吃人”。而我,則看到了“為人”。
武安君白起,善用兵。伐魏韓,攻商於,圍伊闕,襲上黨,淹鄢城,戰(zhàn)長平……白起之功,可以說是“自商君之后,功無甚于武安君者”。然而最終結(jié)局又如何?斬敵百萬的白起,終不敵一介游民范雎,死于杜郵?!伴L平之戰(zhàn),趙卒降者數(shù)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弊载刂埃灼鹑绱藝@息。這便好似項羽烏江自刎之前高呼“天要亡我”,把錯誤歸結(jié)于上天,以便添其傳奇色彩??砂灼鹩至鲜氯缟瘢诒娙艘詾闇缵w良機到來之時,他能看出“趙不可伐”。白起糊涂至極,在秦王多次央求之下,不肯出手救秦,在位至封君、無功可封之時,仍欲進爵丞相,引得將相不和、君臣離心。這,難道是僅僅一句“我固當死”可以說清的?武安君謹慎用兵,卻意氣用事,終把他的一路凱歌,活成一世悲歌。
相比之下,武成侯王翦可謂長袖善舞。與白起相同,王翦之功有過之而無不及。攻閼與,走燕薊,淹大梁。秦滅六國,王翦功半??删庸χ羵サ乃麉s絲毫不敢怠慢于人,當李信嘆息“王翦老矣”之時,他默默承受,不作爭辯;可當秦國兵敗之際卻毅然挺身,擔上救國大任。王翦老成持重,在李信輕言“二十萬卒可滅楚”之時,他仍然堅持應需六十萬大軍。在率大軍出征之時,還處處為秦王著想,討要家財以滅其隱憂之心。如此為人,終使其門“一家三列侯”,這與白起被賜死的結(jié)局相比,簡直高下立判。而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王翦“殺伐過重,其后受不詳”則未免有些無稽之談,他把王翦、白起兩人處于同一列傳,也頗有些諷刺的意味。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睘槿饲辶娜偞蠓蚴莻€忠臣,卻不能稱作賢臣。他認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確實,楚國朝廷上下腐敗不堪,公族士族紛爭不斷,靠著吳起變法才得以續(xù)命。但他卻不知,舉世之濁里的那一點清,其實是另一意義里的濁。他一意孤行,在自己的道路上愈行愈遠,再無回頭之意,終而遭至流放,失意自沉汨羅。
魏征曾言:“忠良有別,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并喪,空有其名?!鼻闶且晃恢页?。但相比之下,叔孫通則詮釋了何為良臣。叔孫通在侍奉胡亥之時,曾阿諛至極,當胡亥詢問山東寇情之時,他坦言“山東小寇,不足掛齒”,隨后便收盡家財,棄暗投明。他善于變通,當?shù)弥咦娌幌踩寮抑畷r,便裝為策士。當高祖大并天下之時,則一躍而出,制行朝儀,終成一段佳話。由此可見,做人要善于變通。
“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弊x《史記》,讓我看到歷史中的奇人軼事,亦讓我閱盡世間百態(tài),悟盡人間滄桑。倘若有人問我:“法先王,法后王?”“俱法之!”我必會如此回答。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第一初級中學?!笇Ы處煟厚R曉霞
[吉吉工作室][ JIJIGONGZUOSHI]
常言道:“讀史明理,以史為鑒?!毙∽髡叻_史書,推察歷史事件的因果,從白起的謹慎用兵卻意氣用事,到王翦的長袖善舞而老成持重,對比他們手握重兵,都全力為國,卻一個將相不和、君臣離心,一個其門一家三列侯。同為重臣,終遭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正是“為人”的差異導致的。再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與“善于變通”的叔孫通,也是因為“為人”方式不同,一個成了千古感懷的忠臣,一個成了濟世安民的良臣,雖然都留名青史,卻行事有別,人生迥異。
讀史的樂趣就在于此,看歷史中的奇人軼事,悟盡人間滄桑,以史為鏡,可見未來。
【適用文題】品讀歷史;《史記》之我見;在閱讀中成長……(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