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沄璋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 教 授 博士生導師 博 士
楊想妹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 碩士研究生
吳 芬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 中級實驗師 碩 士
字庫塔是中國古塔體系中極為獨特的一種,是古人對字紙崇拜的古老承載體,是中國“尊重文字、惜字得?!蔽幕瘋鞑ッ浇?。字庫塔幾乎只分布在中國(日本沖繩也發(fā)現(xiàn)一座),其中四川、重慶、湖南、云南、貴州等地發(fā)現(xiàn)較多[1]。字庫塔目前在四川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最多,除甘孜、阿壩兩地沒有發(fā)現(xiàn)外,四川各地區(qū)均有發(fā)現(xiàn)[2]。其中鹽亭縣字庫塔數(shù)量最多,其地理位置分布如圖1 所示,它們遍布各個鄉(xiāng)鎮(zhèn),造型精美,各具特色。2019年,鹽亭字庫塔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鹽亭字庫塔共有32 座,基礎信息如表1 所示,鹽亭字庫塔均建于清代,其中光緒、同治年間(1862—1908年)最多,共有17 座。鹽亭每座字庫塔都有非常豐富的文字雕刻,揭示了當時建塔的基本情況和建造過程,極具研究價值。
表1 鹽亭字庫塔基礎數(shù)據(jù)表(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圖1 鹽亭字庫塔地域分布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字庫塔上的石刻文字可分為壁面文字和楹聯(lián)裝飾兩部分。壁面文字是雕刻在字庫塔每層樓閣墻面上的文字,以二三層壁面居多。楹聯(lián)裝飾從位置上可以分為柱楹聯(lián)、門楹聯(lián)和匾聯(lián)。柱楹聯(lián)即在塔柱上的楹聯(lián),門楹聯(lián)即直接雕刻在塔壁上,在塔入爐口或者龕像兩側的楹聯(lián),一般為七言或者五言,也有比較特殊的筆塔楹聯(lián)為龍門對①。匾聯(lián)即在入爐口或者龕像上方匾額上的楹聯(lián),一般為橫匾聯(lián),也有個別為豎匾聯(lián)。以盤龍廟字庫塔和蓮池寺字庫塔為例,塔上的石刻文字分布如圖2所示。
圖2 鹽亭字庫塔石刻文字示意(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字庫塔壁面文字主要包括建塔目的、塔的選址、捐資人信息以及塔的修建管理信息四部分內(nèi)容。也有少量字庫塔壁面文字涉及家族遷移②歷史。
字庫塔的主要功能是焚燒字紙(表2),字庫塔除惜字積德以外,其建造目的還包括祈求功名、培育文風、尊師敬圣等??傮w來說,都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體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
表2 鹽亭字庫塔建塔目的(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第一類是為惜字昭德而建,也是最基本的建塔需求。例如:龕古寺字庫塔、玉龍字庫塔、太元觀字庫塔、高院寺字庫塔、天古村字庫塔、陳家場字庫塔和孔圣廟字庫塔。龕古寺字庫塔二層塔壁雕刻:“龕古寺數(shù)世古剎久無字庫,□此方士民敬惜無所歸附”;玉龍字庫塔壁面雕刻:“爰筑庫于茲,以收遺文,附之回祿”;高院寺字庫塔壁面雕刻:“竊原字之千秋如故,美媲新藏,同酉庫□,望也夫□”,這些字庫塔的壁面文字表示修建字庫塔就是為了使斷簡殘篇不致棄擲,使得鄉(xiāng)民敬惜有所歸附。
第三類字庫塔則是以培育文風為目的建塔,例如:千佛村字庫塔、李家村字庫塔、梨園村字庫塔。千佛村字庫塔壁面雕刻:“文輋葵皇處創(chuàng)修庫,以藏字跡以培文風”;李家村字庫塔壁面雕刻:“立即興工今□竣在,人或謂爲培風按脈計而□□□爲惜字謀也,用是啟迪後□□□□”;梨園村字庫塔壁面雕刻“新造字庫一座,一世敬惜字紙,上則培補文風,功果告峻庻使戶戶家家富貴綿延書香”??梢园l(fā)現(xiàn)這三座字庫塔均為宗族出資修建,目的是為了傳播惜字的觀念,啟迪后代,綿延書香。
第四類字庫塔則是為尊師敬長而建,此類字庫塔基本是建在學堂附近的,有建華村字庫塔、蓮池寺字庫塔和連云溝字庫塔。修建建華村字庫塔的范氏一族祖父“溫和德行美修意宜”,以教書濟人為本,故子孫建塔敬師。蓮池寺字庫塔壁面雕刻:“蓮池寺原係停學公所有,任經(jīng)國老夫子文化□□在道光二十五年創(chuàng)修字庫,焚化……”表明蓮池寺字庫塔是在道光二十五年由老夫子創(chuàng)修,后來重修,想必除敬字惜紙的需要外,也有不忍老夫子心血付與東流,繼續(xù)建塔教育后人之意。連云溝字庫塔壁面雕刻:“公立頌敬惜字□,逺□國公以靜聖庫為所,敬孔者重賢也?!北砻髯謳焖菫樽饚煻?。
現(xiàn)在鹽亭字庫塔大多立于荒郊野外,但是從塔壁文字考證,原來字庫塔的選址卻有一定考究。從前鹽亭字庫塔的選址多是集中在以下幾個地方:
第一,在寺廟附近。主要有龕古寺字庫塔、高院寺字庫塔、太元觀字庫塔、真武宮字庫塔、盤龍廟字庫塔、文風(字庫)塔、陽春村字庫塔、鳳臺宮字庫塔、毛罐寺字庫塔、孔圣廟字庫塔11座,從它們的命名和塔壁碑文都可得到印證。比如文風字庫塔第一層塔壁雕刻:“故我富樂寺大雄寂下在有錢庫一座,大爲狹小,已經(jīng)毀壊……修錢庫一座於廟前”;陽春村字庫塔第二層塔壁碑文雕刻:“至承寺字庫……”說明以前陽春村字庫塔又名至承寺字庫,是修建在寺廟旁的字庫。
第二,在祠堂周邊。這類字庫塔多是由一個或幾個家族出資修建,有陳家場字庫塔、千佛村字庫塔和天古村字庫塔三座。陳家場字庫塔二層塔壁雕刻:“其先祖暨先木人俱持□好善或德傳家,茲以家於子祠發(fā)心建修字庫……”;千佛村字庫塔第二層塔壁雕刻:“復於祠前建小字庫一座……”;天古村字庫塔二層塔壁雕刻:“報父精母血之苦,新立宗祠,產(chǎn)□年人逺,風塘雨蕩難忍復古,重修苦修字庫?!?/p>
第三,在書院附近。據(jù)史料考證現(xiàn)存的字庫塔包括玉龍字庫塔、蓮池寺字庫塔可能建在書院附近。據(jù)玉龍字庫塔塔壁雕刻:字庫塔“地主三圣宮”“故鴻篇鉅制,必為庠序③之所珍……夫子弟之不惜,良由父師之未檢耳。趙上舍④者見而憫焉,爰筑庫于茲,以收遺文”,文中“庠序”“上舍”均與學校有關。在同治三年(公元1864 年),將三圣宮開辟為玉龍書院,字庫塔有可能在書院內(nèi)。在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5 年),很多寺廟都兼有學堂的功能。據(jù)史料記載:“觀音訾?及鄉(xiāng)學?添設鄉(xiāng)學十七堂,文生任載道等仿戴制軍鄉(xiāng)學條規(guī),請示立案永遠遵行[3]。這十七座學堂中就有一座在蓮池寺,很有可能蓮池寺字庫塔是在此學堂內(nèi)。根據(jù)蓮池寺塔壁記載:“蓮池寺原係停學公所有,任經(jīng)國老夫子文化……”可以看出確實在建庫之前有學堂在寺內(nèi)。史料中還記載文廟改為同文書院后在其周邊擇址建有字庫一座[4]。
第四,山林郊野。如榮陽村字庫塔、永壽村字庫塔依據(jù)風水理論選址于山林郊野,這些字庫塔以培育文風為目的,由組織建塔的人專門相地選址。榮陽村字庫塔二層塔壁雕刻:“文峰寳塔一座,詳閲貴府福地,係崑崙發(fā)脈腰膝,過峽千里……三臺文星高照,山清水秀?!庇缐鄞遄謳焖铀诘窨蹋骸皶r維九月,序屬三秋,親翁來,約我輩同游相地形而卜吉,集鄉(xiāng)侶以商謀慮,誠善事募化,朋傳鳩工造庫……”這種字庫塔比起燒殘篇斷章的實用功能,往往更多是寄予其“奎星占鰲頭,捕文風千秋”的精神內(nèi)涵。
如表1所示,恩施州整體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綜合收入、旅行社個數(shù)、A級景區(qū)個數(shù)、五星級農(nóng)家樂以及星級飯店數(shù)都是呈現(xiàn)上升趨勢,而且增長明顯。恩施州旅游接待人次從2012年的21 985 802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43 663 382人次,5年間增長了約98.6%。旅游綜合收入增長更加顯著,從2012年的1 195 524萬元增長至2016年的3 004 847萬元,增長率達到151.34%。到2016年底,恩施州高級旅游景點數(shù)量和旅游業(yè)綜合排名均進入“全省四強”。旅游業(yè)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可見,在鹽亭,除選擇在山林郊野的字庫塔外,其余字庫塔多是建在寺廟、宗祠、書院等常用字紙并且人流量大、方便焚燒的地方,尤其以寺廟居多。
在鹽亭字庫塔的塔壁文字雕刻中,捐資人信息占很大一部分(表3)。鹽亭字庫塔的捐資人可分為四類,分別是民間組織、宗族、有志于建塔的能人志士和普通鄉(xiāng)民。
表3 鹽亭字庫塔捐資人信息(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第一類是當?shù)孛耖g組織,這些出資的民間組織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種是與教育文化有關的組織,比如以舊時文人為主的鄉(xiāng)學會,以敬惜字紙為主的惜字會。第二種是以寺廟神佛為主的組織,比如川王會和廟文昌會,捐款組織中以這類最多。第三種是一些節(jié)日或者行業(yè)的組織,比如灰埡子蒸嘗會、蓮池春會、魯班會等。第四類則是一些民間的戲班武館等,像幹真武會、頭有班等。一個字庫塔可由多個民間組織共同出資,比如蓮池寺字庫塔由12 個民間組織共出資72400 文,占字庫塔造價的一半之多。
第二類則是宗族出資,比如李家村字庫塔和梨園村字庫塔。李家村字庫塔的資金是全族賣林所得,其壁面雕刻:“祖瑩樹株畧成材料可以□,此美舉爰集合族謫議,大小林株鬻錢共計八串……”;梨園村字庫塔則是由兄弟三人合資而建,其二層塔壁雕刻:“我楊家溝三字公孫弟子人等捐資成美,各拱口食新造字庫一座?!?/p>
第三類則是一些有志建字庫的能人善士,例如千佛村字庫塔,其二層塔壁雕刻:“旌中蒲公朝位君者,少繼遺枼,賣百金,除原當價外尚餘銭四十千……”提議建塔的人出資大部分,其他則由親鄰捐資;文風字庫塔則是提議建塔之人將歲收供出,結合民間組織一同募捐建塔,其壁面雕刻:“輿每歲所收佃錢,更有□掌神會分派錙銖多寡移修錢庫一座”;榮陽村字庫塔是由善人劉興元提議建塔,親朋鄉(xiāng)會捐資,其塔壁雕刻:“鄰戚劉興元樂善人也,適欲建置斯庫,會親朋等慷慨助貲,共勷厥成?!?/p>
第四類則是普通鄉(xiāng)民,不同地方百姓各出資100 文到400 文,也有些富庶人家捐資在1000 ~3000 文之間。還有一些鄉(xiāng)民選擇捐石料,在建華村字庫塔二層壁面雕刻:“施石地主范楊氏”;高院寺字庫塔二層塔壁雕刻:“施石主勾明江勾富”;白衣字庫塔三層塔壁雕刻:“施石校弍張?!?/p>
并不是每座字庫塔的捐資均由這四類組成,像早期建設的字庫塔(1850—1870 年)多是由宗族出資建設,而1870—1900 年修建的字庫塔則由鄉(xiāng)民和民間組織出資建設,而1900 年之后修建的字庫塔則都是宗族及親鄰出資修建。
捐資信息較為完整的字庫塔造價總結如表3所示,多數(shù)字庫塔造價是由完整壁面捐資數(shù)額得出,千佛村字庫塔、云仙村字庫塔和李家村字庫塔的造價金額則參考塔壁背景中所提到的捐資數(shù)額。
晚清的貨幣體系十分復雜,貨幣漲幅變化較大,這點從字庫塔壁面文字也可看出。云仙村字庫塔(光緒元年)二層塔壁雕刻:“令風折壹樹告價甘十二串因集房族等量筳適字庫□□□化西方”;李家村字庫塔(光緒二十九年)二層壁面雕刻:“此美舉爰集合族謫議,大小林株鬻錢共計八串?!笨梢娫诠饩w元年(公元1875 年)一棵樹就能議價22 串,而在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 年)一座林大小樹株共賣8 串,可見其貨幣漲幅變化之大,所以并不能用造價金額來判斷字庫塔的具體價值。目前晚清糧價的資料保存較完整,通過換算可得,下面造價信息保存較完整的14 座字庫塔中,造價最高的是櫸溪筆塔,其造價在當時值103.68 石中米。除建華村壁面信息部分欠缺外,造價最低的是李家村字庫塔,價值相當于2.3 石中米。蓮池寺字庫塔和永壽村字庫塔造價也較高,價值40 多石中米。鄉(xiāng)民出資普遍集中在100 到400 文之間,通過糧價換算每個人出資差不多是當年3 ~18 斤中米的價格。
字庫塔的修建管理信息如表4 所示,主要分為首事、撰寫碑文者和工匠信息三類,有些還包括主持和建塔時間等。
表4 鹽亭字庫塔修建管理信息(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第一類是首事,一般由建塔的倡議者來擔任,比如永壽村字庫塔首事是趙國林,櫸溪筆塔的首事是典吏寇延山等。有些字庫塔沒有首事,但是有督工和募化首事,督工負責監(jiān)督檢查建造,募化首事負責從民間組織和鄉(xiāng)民那里募捐善款。督工一般由提議建塔的人來擔任,也可多人擔任,例如榮陽村字庫塔的督工由劉興元、劉興山、劉興明三人擔任,募化首事一般由民間組織擔任。
第二類是撰寫碑文者,一般由當?shù)匚纳?、廩生撰寫,有些字庫塔碑文可由兩人撰寫,例如千佛村字庫塔“成都後學龍月坪敬撰,本邑文生江百川拜題”;陽春村字庫塔“楊定國拜撰,陳君之寫序”。這兩座塔均由兩人書寫壁面碑文。
第三類是工匠信息,工匠一般有1 ~5 人組成,主要分為石匠、镕鑄工匠、匠染師和窯師四類,其中多數(shù)字庫塔只有石匠,有部分字庫塔是石匠和其他工匠的組合,最特別的毛罐寺字庫塔只有窯師。千佛村字庫塔就配有石匠和熔鑄工匠,根據(jù)當?shù)貍髡f,該字庫塔是泥制鑄件拼接好后再整體燒制出來的⑤,那么在鑄塔之時是否加入過其他金屬材料熔鑄也未可知。天古村字庫塔配有石匠和匠染師,可見塔在初建之時應該是彩色的。有的字庫塔是由相同石匠建造的,例如高院寺字庫塔壁面雕刻石匠為“公大梁、公加有”;太元觀字庫塔雕刻石匠為“勾大良、勾加有”,根據(jù)方言讀音可辨別出是相同的工匠。榮陽村字庫塔和毛罐寺字庫塔,這兩座塔均請?zhí)諑熽愒诔扑?。其實從形制方面觀察,永壽村字庫塔、榮陽村字庫塔和毛罐寺字庫塔頗為相似,而且建塔年份也十分接近,所以三座塔有可能均為此陶師燒制。知道這些字庫塔為同一工匠建造,未來在塔的修復工作中便可相互對比借鑒,組合修復。
楹聯(lián)是我國最具民族特征的漢語文學樣式之一[5],字庫塔的楹聯(lián)裝飾反映出字庫塔所承載的文化屬性,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愛惜字紙、歌頌文采、追求功名、歌頌品德和培育文風等方面,部分楹聯(lián)如表5 所示。
表5 關于字庫塔楹聯(lián)內(nèi)容的整理(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第一類是愛惜字紙,字庫塔最重要的是傳達給人們愛字惜紙的觀念,所以關于愛惜字紙的內(nèi)容是最多的,除建造時間最早的白衣字庫塔外,幾乎每座字庫塔的匾額上都題有“惜字宮、藏字所、字庫、惜字敬紙、字塚”的字樣,點名塔的屬性。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柱楹聯(lián)傳達敬紙惜字的思想,例如蓮池寺二層楹聯(lián)“即片紙其宜敬,亦隻字之惟寅”,表示哪怕只字片紙也要愛惜。蓮池寺三層楹聯(lián)“殘章無委地,零字悉焚爐”是說殘篇斷章不能扔在地上,碎紙零字應悉數(shù)焚于爐中。
第二類楹聯(lián)表示對文采的歌頌和對人才的贊美,譬如長生村字庫塔楹聯(lián)“史冊遺班馬,文光射斗?!保馑际钦f班固和司馬遷(司馬相如)永垂史冊,其文采光芒直沖天上的斗牛二星宿;蓮池寺字庫塔楹聯(lián):“堪作中流砥柱,可挽世俗狂瀾?!北硎荆ㄅ囵B(yǎng)出的人才)能做中流砥柱,可以在世俗中力挽狂瀾;櫸溪筆塔楹聯(lián):“火候文章光萬丈,風流人物炳千秋”,是說出色的文章光芒萬丈,有才之人其風采能夠流傳千古。
第三類楹聯(lián)表示對科舉功名的追求,比如天臺村字庫塔楹聯(lián)“登罷龍門人似玉,題來鰲柱墨如金”。這里采用借代的手法,用登龍門指代進士登科,表示考中功名的人有玉一般的德行,他們的墨寶價值如金。筆塔楹聯(lián)“香火緣深看文朋明聞梓郡,煙霞彩煥助多士高步蓬瀛?!币馑际钦f筆塔香火旺盛,許多文人在梓郡聞名,字庫煙霞絢爛多彩,助許多士子早日登科。有些匾聯(lián)也寄予了對功名的追求,比如櫸溪筆塔“桂香宮”和孔圣廟字庫塔“奎光閣”分別取自典故蟾宮折桂和魁星點斗。
第四類是祝愿當?shù)匚娘L興盛,文運昌隆的楹聯(lián),例如玉龍字庫塔楹聯(lián)“地甲巴渝秀,人增李杜才”。詩仙李白曾師從鹽亭名士趙葳學習經(jīng)世才能,詩圣杜甫也曾來到鹽亭并寫下“馬首見鹽亭,高山擁縣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來贊美鹽亭[6]。此聯(lián)是說水土佳地巴渝首當其沖,此地人人均添幾分李白和杜甫之才。天臺村字庫塔楹聯(lián)“德星明珠珠璧合,文風盛延福會昌”。德星是指賢明之人,杜甫有詩云“全蜀多名士,嚴家聚德星”來描繪嚴家高德,楹聯(lián)表達此地文風興盛,有德之人和有才之人珠聯(lián)璧合。
第五類則是表達對傳統(tǒng)美德義事的歌頌,例如千佛村字庫塔楹聯(lián)“萬壽無疆”“莫不尊親”“如我存心”“忠義一生昭萬古”,永壽村字庫塔雕刻“義貫古今”、櫸溪筆塔雕刻“敬重斯文”,這類均是對仁義禮智信孝等傳統(tǒng)美德的贊揚。
第六類是關于風景的描寫,蓮池寺字庫塔“昏暮觀魚戲,清晨聴鳯鳴”,這里采用隱喻的手法,看似在描繪風景,實則描寫學子一天的生活,晨起讀書,聆聽鳥鳴,黃昏歸來,觀魚嬉戲。天臺村字庫塔“東壁西園天啟瑞,山盤水曲地鐘莫”,此處使用指代的手法用“東壁西園”指代學堂學府,唐朝張說有詩云:“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贝寺?lián)實際表達學堂文運昌隆,本地地靈人杰之意。
本文通過測繪和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出32 座鹽亭字庫塔的石刻文字數(shù)據(jù)。首先通過壁面文字分析,研究了鹽亭字庫塔的建塔目的、選址、捐資人、造價及塔的修建管理信息;其次通過楹聯(lián)文字探究了字庫塔所承載的文化信仰。
(1)字庫塔壁面文字包含建塔目的、選址、捐資以及修建管理等內(nèi)容。鹽亭字庫塔建塔目的可分為惜字昭德、祈求功名、培育文風和敬圣尊師四類。鹽亭字庫塔的位置多在寺廟、祠堂和書院等地,也有部分在郊野。建造字庫塔的資金由當?shù)孛耖g組織或者宗族、能人善士負責出資一部分并組織鄉(xiāng)鄰募捐,鄉(xiāng)鄰可捐錢也可捐石料。字庫塔的修建一般由督工或者首事負責,多為提議建塔之人或者民間組織擔任。有些塔由相同的工匠建造,比如高院寺字庫塔和太元觀字庫塔,毛罐寺字庫塔和榮陽村字庫塔。
楹聯(lián)所承載的文化信仰最重要的還是對愛惜字紙思想的宣傳,剩下多數(shù)采用典故、借代或直抒胸臆的手法歌頌文采、追求功名、祝愿文風昌盛和稱頌美德義事。還有少數(shù)楹聯(lián)表面看似在描寫風景,實則是對學子讀書場景以及地方書院的描寫。
注釋:
①龍門對是指內(nèi)容較長的楹聯(lián),楹聯(lián)的啟首相對,右聯(lián)從右起,左聯(lián)從左起,形式像門,故稱為龍門對。(定義見山西師范大學薛珠峰博士論文《戲曲楹聯(lián)研究》第50頁。)
②孔融,“宜古人爲法逺太烈天高,曾祖考逺祖在元,人稠地雜,次於祠思□落?□,主住居數(shù)載耕讀,茂盛嶸耀,豊平各自三遷,於此地落??!?/p>
③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學校,后也泛稱學?;蚪逃聵I(yè)?!霸O庠序以化于邑,學子憤慨于庠序,商賈喧噪于廛市?!保ǔ鲎浴睹献印る墓稀罚?/p>
④上舍是對一般讀書人的尊稱。明清因以“上舍”為監(jiān)生的別稱。
⑤尾巴老幺:鹽亭文化巨鎮(zhèn)櫸溪鄉(xiāng)的又一瑰寶——千佛村惜字宮。(https://www.sohu.com/a/190612984_42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