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茹(鎮(zhèn)平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鎮(zhèn)平 474250)
肺結核(PTB)是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肺部傳染類疾?。粚е翽TB發(fā)生的原因為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均產生較大威脅[1]。PTB的主要致病菌為非結核分枝桿菌及變異結核菌,其能對機體的多個臟器產生侵襲,最常見的就是肺部感染[2]。因非結核分枝桿菌及結核菌變異而導致發(fā)生的肺部疾病,其在臨床中并不會表現出典型的相關病理及癥狀表現,因此使用抗結核治療并不能收獲理想的效果,在臨床中將這部分患者稱為非典型性PTB[3]。X線檢查是臨床一種可早期診斷且發(fā)現相關感染類疾病的方式;而CT檢查能對病變結構進行清晰顯示,且可顯示明確的解剖關系。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非典型性PTB患者分析X線聯(lián)合CT檢查診斷非典型性PTB的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非典型性PTB患者。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齡23~65(44.3±2.7)歲;病程9~130(67.6±1.5)個月;臨床癥狀:痰中帶血15例、發(fā)熱12例、咳嗽咳痰35例、胸痛21例、無明顯癥狀9例。
1.2 方法(1)X線檢查儀器及方法。儀器:X射線檢測儀器。檢查方法:患者呈站立位,給予其拍攝側位及正位X線胸片。(2)CT檢查儀器及方法。儀器:多層(64排)螺旋CT檢查儀;電壓120 kV,電流55 mA;依據不同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掃描層厚5 mm或10 mm;檢查范圍從胸廓入口直至膈下。(3)所有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全部由我院擁有豐富閱片經驗的2名醫(yī)師共同閱片。如意見相左時,共同協(xié)商后決定。同時與氣管鏡檢及病理結果相對比。
1.3 臨床觀察指標 兩種方式單一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診斷不同類型和不同病變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方式單一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診斷不同類型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 CT單一檢查診斷不同類型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為88.0%,顯著高于X線單一檢查診斷(P<0.05);X線聯(lián)合CT診斷不同類型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為98.9%,顯著高于X線及CT單一檢查(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式單一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診斷不同類型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n(%)]
2.2 兩種方式單一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診斷不同部位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 CT單一檢查診斷不同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為97.8%,顯著高于X線單一檢查診斷(P<0.05);X線聯(lián)合CT診斷不同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為100.0%,顯著高于X線及CT單一檢查(P<0.05)。見表2。
表2 兩種方式單一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診斷不同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n(%)]
非典型性PTB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長時間低熱、久咳不愈(超過3~4周),經臨床常規(guī)治療后未能獲得理想療效,皮膚傷口出現感染后久治不愈,月經失調甚至是閉經等[4]。近年來非典型性PTB的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通常還會合并表現出其他的肺部癥狀,使得臨床診斷難度顯著增加,十分容易發(fā)生誤診及漏診,對患者的及時診療產生不良影響[5]。非典型性PTB的常見癥狀為肺不張,其體征及癥狀表現跟支氣管阻塞的受累范圍、發(fā)生速度及合并感染與否之間存在關系[6]。
本研究結果提示,CT單一檢查診斷不同類型、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單一檢查診斷(P<0.05);X線聯(lián)合CT診斷不同類型、位置非典型性PTB的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及CT單一檢查(P<0.05)。臨床可將非典型性PTB分為如下幾個類型:(1)肺葉、肺段實質型在CT檢查中的影像學表現主要為邊界較清晰,出現大片的密實影,在實變影當中可見空洞,在周圍附近可見出現腺泡結節(jié)狀的變化,在小葉中心支氣管周圍可見衛(wèi)星灶。在其他肺葉段中可見結核病灶,在肺門及綜合淋巴結處可見鈣化樣的征象,在早期存在纖維化反應,需與肺炎相鑒別[7]。(2)腫塊或結節(jié)型:這一病變類型需注意與周圍性肺癌相鑒別。非典型性PTB在CT檢查中的表現主要為出現干酪樣病變,同時包裹纖維[8]。在病變中心有壞死物呈干酪樣,在結節(jié)周圍可見纖維組織及結核性肉芽,同時合并浸潤淋巴細胞;經增強CT掃描檢查提示出現鈣化征象,同時有衛(wèi)星狀及新月形空洞灶,胸膜寬基底與結節(jié)相連。(3)支氣管內膜型:這一病變需注意與肺癌相鑒別。研究指出,假如支氣管內膜結核其病變范圍較大時,通常會累及很多支氣管,同時合并存在支氣管擴張及狹窄,還可出現鈣化征象。這一類型患者通常合并肺不張,且肺門區(qū)沒有腫塊。不張肺組織在密度方面表現不均勻,可見空洞、條索纖維,在病灶邊緣常表現出凹陷樣,肺門縱隔淋巴結可見明顯腫大。(4)縱隔/肺門淋巴結節(jié)型:CT平掃檢查提示淋巴結腫大,密度表現不均勻;小淋巴結不會表現出強化征象,大淋巴結表現出強化征象且密度不均。
在對非典型性PTB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影像科醫(yī)生需充分掌握這類疾病在影像學表現方面的多樣化特點,不易偏重于強調病灶是否在常見的結核好發(fā)位置,也不要過分關注是否與傳統(tǒng)的肺結核影像學表現相符。而對非典型性PTB患者進行臨床診斷時,正確的做法是需與患者的臨床實際表現相結合,進一步完善臨床檢查及臨床資料,如血沉反應及血常規(guī)等常規(guī)實驗室數據。與此同時,還需聯(lián)合給予患者進行結核菌素試驗及痰查結核菌,而判斷有必要時,則可給予患者進行支氣管鏡檢及穿刺活檢,從而最大程度避免發(fā)生誤診及漏診。而針對部分非典型性PTB患者在早期影像學檢查中僅表現出肺紋理增粗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定期的隨訪,并對其影像學變化情況進行動態(tài)追蹤性觀察,進一步提升臨床診斷非典型性肺結核的準確性,最大程度降低誤診及漏診的發(fā)生。
臨床診斷非典型性PTB時,需與其他肺部相關疾病進行有效的鑒別及診斷,而常見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疾:第一,與肺癌的鑒別診斷。在影像學檢查過程當中,肺癌通常表現為分葉狀,在病灶周圍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切跡及毛刺,且毛刺銳利、細短。結核瘤密度呈現出不均勻的現象,且十分常見,存在肺大皰,肺氣腫周圍衛(wèi)星灶,新月形,空洞及鈣化等表現結核瘤常見為淺分葉狀,毛刺粗長,常見在邊緣分布,胸膜局部粘連、增厚,十分容易與肺癌相鑒別。而在進行增強CT掃描檢查時,可見結核瘤會較早表現出淺表壞死、干酪,從而導致薄壁出現環(huán)形狀的增強。而肺癌在增強掃描中主要表現出均勻性的增強,可通過這一點來對兩種疾病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非典型性PTB在影像學中并不會表現出相關特異性的表征,因此需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及分析,然后再進行臨床診斷。第二,與肺炎的鑒別診斷。當發(fā)生肺炎時,其在CT檢查中的表現主要為病變在一葉內局限,如在CT檢查當中顯示病變的位置,在右上也甚至波及到上葉的后段及間斷位置、密度不均,呈云絮狀、甚至合并出現空洞時,則大多為肺結核。而假如CT檢查征象表明病灶位置局限在下葉后基底段時,在臨床診斷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十分容易誤診為肺炎。所以在進行臨床診斷的過程當中,假如患者合并出現寒戰(zhàn)、高熱且起病較急時,應與影像學診斷相結合,在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且獲得理想效果時即為肺炎。如痰菌檢驗結果呈陰性,但患者肺部存在絮片狀陰影時并不能排除肺炎,也無法診斷為肺結核,因此需要積極的給予患者進行抗炎治療,且經治療3~4周后,要求患者再次復查胸片,假如復查結果提示病灶明顯吸收或消散,則可確診為肺炎。假如患者臨床癥狀表現并不十分明顯,且經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密度不均,存在衛(wèi)星結節(jié)、支氣管象、纖維化、空洞,經抗結核治療有效、在患者的痰液樣本中可檢測出結核菌時,為非典型性PTB。
近年來,在臨床中十分常見老年肺結核患者,主要原因為老年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不斷降低,且通常合并多種基礎性的疾病,從而導致沒有表現出典型性的肺結核癥狀。絕大部分老年肺結核患者并不會表現出盜汗及發(fā)熱等相關癥狀,而是常見食欲減退、氣促及咳嗽等,十分容易與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混淆。再加上經X線檢查未能出現典型性的表現,很多患者主要表現為中下肺野浸潤,因此十分容易被誤診為支氣管擴張及肺炎。所以在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進行處理時,需要充分考慮肺結核的可能性,特別是針對長期不明原因發(fā)熱、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結締組織病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詢問其既往的結核病史,從而最大程度降低誤診及漏診。
在診斷非典型性PTB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病灶分布范圍相對較廣,尤其是斑片狀影并不會在某一肺葉肺段中存在,而是呈雙肺或單肺散在性分布,其密度、形態(tài)及大小不均勻,邊緣可模糊、可清楚,且經抗感染治療后沒有明顯的吸收。(2)在病灶周圍通常會出現多發(fā)性或單發(fā)性的小結節(jié)狀改變且結節(jié)直徑通常為0.5~2.0 cm,甚至更小,且邊緣較為清晰;同時還會合并增生纖維性物質及肉芽腫。(3)病灶為球形時通常密度相對比較高,且直徑常為2~3 cm,直徑較大,形態(tài)不規(guī)則,密度表現均勻,部分合并鈣化、部分存在分裂癥或毛刺癥。當出現這一表現時使用CT檢查的效果比較理想,其能對病灶的內部結構情況進行有效顯示;同時還可以顯示是否存在小空洞、充氣征、空泡、與支氣管及血管的關系及是否出現鈣化等。還能對病灶的位置進行確定,進而使得非典型性PTB的檢出率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給予非典型性PTB患者使用X線檢查聯(lián)合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更高,可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