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星(眉山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眉山 620010)
冠心病是冠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的簡稱,是當前臨床常見的一類心血管疾病,此病發(fā)生后容易造成患者心肌缺氧缺血,從而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即胸痛,當患者病情加重的情況下會出現猝死,所以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近年來此病發(fā)病率仍在持續(xù)上升,且因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數也在持續(xù)增長,對冠心病的診斷一直將冠脈造影奉為金標準,但由于很多冠心病患者為中老年患者,此類患者對冠脈造影并不耐受,并且對于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冠脈造影的價格過于昂貴,在實際操作中也具備較高的要求,導致此診斷方法并未得到推廣應用[1],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超聲心動圖、CT以及心電圖等診斷方法得以應用于心臟病的診斷之中,但三種診斷方法對此病的診斷效果如何,至今仍存在一定的爭議,為了進一步探討三種診斷方法對此病診斷的效果,此次研究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初診為冠心病且實施冠脈造影診斷的100例患者。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初診為冠心病且實施冠脈造影診斷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聲心動圖、CTA以及心電圖進行診斷,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38~72(54.72±0.55)歲。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心臟病的診斷標準[2];(2)所有患者均通過冠脈造影診斷確診。排除標準:(1)不配合本次研究所用診斷方法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或是語言溝通障礙患者;(3)對造影劑過敏患者;(4)存在器質性病變患者;(5)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聲心動圖、CTA以及心電圖診斷。超聲心動圖診斷所用儀器為飛利浦7500型超聲心動圖儀,探頭頻率為2.2~3.0 MHz,經患者左室在其胸骨旁長短軸切面、心尖二腔以及乳頭肌短軸切面、四腔心等位置,觀察室壁運動協調性,與此同時,對患者室壁心肌回聲強度進行觀察,還需要觀察室壁運動幅度。心電圖診斷所用儀器為北京MIC-I型心電采集系統,對心電圖體表進行設置,設定為12導及18導同步,然后對患者實施心電圖檢查,在檢查之前,需要保證患者處于靜息狀態(tài),然后對患者ST-T以及T波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CTA診斷所用設備為西門子64排以及GE64排螺旋CT機,在掃描之前需要將患者的心率控制在70次/min,然后知道患者進行屏氣訓練,次數為3~4次,時間長度為25 s以上,對患者心率進行確認,無誤后囑咐患者在掃描床上取仰臥位,對掃描參數進行設置,螺距設置為0.2,層厚設置為5 mm,電流為100~210 mAs,電壓為120 kV,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經患者肘靜脈進行注射,注射量為80 ml,注速為5 ml/s,通過智能觸發(fā)跟蹤掃描的方法來完成掃描操作,掃描時間控制在6.0~7.0 s,完成掃描后,需將獲取的圖像傳至工作站處理,多平面重建采取最大密度投影完成,并選擇質量最佳的圖片。
1.4 臨床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所選觀察指標包括特異性、敏感性以及診斷準確率。其中,敏感性是正確判斷病人的率,敏感性的計算主要是根據真陽性和假陰性的人數來進行計算,即敏感性等于真陽性人數除以真陽性人數與假陰性人數之和;而特異性則是正確判斷非病人的率,特異性的計算主要是根據真陰性人數以及假陽性人數來進行計算,即特異性等于真陰性人數除以真陰性人數與假陽性人數之和[3];診斷準確率即以冠脈造影為金標準,診斷準確率即陽性人數除以冠脈造影陽性人數。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比較 心電檢查的準確率高于其他兩種檢查,且CTA診斷準確率高于超聲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診斷準確率比較
2.2 三種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 心電檢查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兩種檢查,特異性低于其他兩種檢查,且CTA診斷敏感性高于超聲檢查,特異性低于超聲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種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脈血液之中存在的脂質發(fā)生沉積,從而造成粥樣斑塊,進而使得血管腔變窄或者是堵塞,導致血液循環(huán)受阻,降低了心臟泵血能力,并導致血液供氧缺乏,最終造成心肌出現器質性病變[4],伴隨病情不斷發(fā)展,容易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甚至容易引發(fā)死亡。此病在臨床診斷方面主要是采取影像學檢查,其中冠脈造影被稱為當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5],該診斷方法主要是采取穿刺的方法將造影導管置入到主動脈之中,然后向導管中注入造影劑,從而顯現病變部位及形態(tài),但該方法創(chuàng)傷比較大,很多患者并不耐受,且容易造成血管損傷,重復性方面表現極差,在價格方面也比較高,所以在臨床應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6]?;诖?,在對冠心病開展診斷的過程中,采取無創(chuàng)、準確、高效、價格低廉的診斷方式非常重要。伴隨科技發(fā)展,現代化設備得以應用于冠心病診斷之中,如超聲心動圖、CTA以及心電圖等均可應用于冠心病診斷之中[7],其中冠脈CTA是近年來心血管疾病臨床逐漸推廣的一種診斷技術,該診斷技術的應用原理是將事先準備好的造影劑注入到患者血管之中,然后對患者展開X線掃描,X線掃描的病程中無法對造影劑穿透,從而能夠將血管的圖像顯現出來,醫(yī)生可以通過顯現的圖像判斷血管阻塞的具體位置[8],同時能夠診斷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這種診斷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操作簡便,具有無創(chuàng)性,同時還充分利用了“Z軸雙倍數據采樣技術”以及“飛焦點技術”,使患者血管的影像數據實現三維重建,并且還能夠實現圖像時間分辨率的提升,還能夠提升圖像信噪比以及空間分辨率,可對血管狀態(tài)清晰的顯現出來,但是在采用CTA診斷的過程中,無法對患者動脈血管管腔內部進行顯示[9],同時,如果患者在檢測過程中心率超過70次/min,則會對血管圖像的清晰程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此情況下,便無法對血流情況進行準確評估;而超聲心動圖則主要是通過超聲技術測量距離的原理來進行冠心病診斷的,主要是利用脈沖超聲波依次穿過患者胸壁、機體軟組織、心室壁以及心室腔等組織結構[10],同時對其活動與實踐關系曲線進行記錄,能夠對大血管以及心臟的解剖結構以及功能狀態(tài)進行檢測,但超聲心動圖在對細小遠端血管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但由于可能會形成側支循環(huán)代償這一作用,從而能夠對心肌血液灌注進行改善,所以從這一方面考慮可得出,并不是冠脈血管出現狹窄便會造成心臟室壁的運動出現異常,在實際診斷過程中,還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張秋霞[12]在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診斷進行研究時,將動態(tài)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進行了對比,通過對比發(fā)現動態(tài)心電圖的準確度達到83%,高于超聲心動圖的準確度73.5%,說明心電圖在對冠心病診斷的準確度方面表現的比較高;邱方等[4]研究人員采用靜息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之間進行對比,將兩種檢查方法應用于心臟形態(tài)學診斷,研究結果表示,靜息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在心臟形態(tài)學中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靜息心電圖診斷冠心病具備一定的應用價值,但在診斷時也比較容易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等不良情況,對冠心病患者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進行檢查的過程中無法發(fā)揮有效的作用,而超聲心動圖的操作比較簡單,檢查耗時也比較少,具有安全、無痛 價格便宜等突出優(yōu)點,所以超聲心動圖比較受大眾歡迎;趙丹等[13]研究人員直接將冠脈CTA與冠脈造影之間進行對比,得出冠脈CTA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4.62%,比本次研究得出的數據偏高,可能與研究入選病例數量相關,在采用CTA診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例如,由于很多冠心病患者為老年患者,多會存在腎功能不全,所以針對此類患者進行CTA檢查時,還應該適當開展水化治療,從而避免發(fā)生造影劑腎病,并且在確保圖像能夠清晰辨識的條件下,應該盡量減少造影劑的使用,以免輻射對人體造成危害。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了解到,三種診斷方法均有各自優(yōu)勢,超聲心動圖的特異性較高,對室壁異常運動較為敏感,可通過超聲心動圖有效排除心肌梗死,但該診斷方法對于心肌缺血缺乏敏感性,若單純使用該診斷方法容易造成漏診,而心電圖是冠心病最早檢查的一種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便捷、重復性強等特點,在診斷準確率以及敏感性方面均表現突出,但在特異性方面比較低,本次研究中,心電檢查的特異性要低于其他兩種檢查(P<0.05)。而CTA則能夠有效的對斑塊位置進行定位判斷,但CTA診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且在心內膜運動方面的判斷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冠心病臨床診斷中,可以將三種方法結合使用,從而提升準確率。童惠平等[14]研究人員在研究采用心電圖聯合超聲心動圖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左房室血栓(NVAF)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采取了分組對比的方式進行研究,研究共分為三個小組,即血栓陽性組、血栓陰性組以及血栓前狀態(tài)陽性組,通過研究發(fā)現心電圖聯合超聲心動圖能夠對NVAF患者的血栓阻塞診斷有一定價值,可有效的對NVAF患者血栓阻塞進行有效預測。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觀察到,超聲心動圖的診斷準確率為54%,CTA診斷準確率為79%,心電圖診斷準確率達到94%,三種檢查方法對比而言,心電圖的診斷準確率比較高(P<0.05),而從敏感性和特異性來看,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敏感性為72.97%,特異性為76.92%,CTA診斷的敏感性為89.77%,特異性為58.33%,心電圖診斷的敏感性為97.92%,特異性為50%,心電檢查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兩種檢查,特異性低于其他兩種檢查,且CTA診斷敏感性高于超聲檢查,特異性低于超聲檢查(P<0.05)。根據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各種影像診斷方法均有各自的優(yōu)勢,所以將三種檢查方法或是兩種檢查方法聯合應用,能夠更好的發(fā)揮檢查效果,提升診斷準確率、敏感性和特異性。
綜上所述,三種檢查方法在冠心病診斷方面各具優(yōu)勢,其中,心電圖以及CTA診斷的準確率以及敏感性較高,但超聲心動圖的特異性比較高,在冠心病患者臨床診斷中可結合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進行診斷,從而實現診斷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