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漢權(天津市兒童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天津 300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指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體引起,多見于兒童群體?;純褐饕R床表現(xiàn)為頑固性咳嗽、咳痰、發(fā)熱等。患兒因為抵抗力較弱,機體免疫力下降等[1],導致在常規(guī)治療數(shù)天后,癥狀仍無法緩解或持續(xù)存在高熱現(xiàn)象,甚至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狀況。機體炎癥反應、免疫應答過度是導致疾病治療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治療兒童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是本次研究的重點。臨床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是阿奇霉素,其對感染患兒呼吸道的細菌具有較強的滅菌作用,但長時間使用容易導致病原體免疫,降低治療效果[2]。糖皮質(zhì)激素屬于免疫抑制、調(diào)節(jié)藥物,可以抑制患兒的炎癥反應,調(diào)節(jié)患兒免疫功能,而甲潑尼龍屬于一種糖皮質(zhì)激素?;诖吮狙芯恳?021年1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將其與單獨采用阿奇霉素治療進行對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確診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95例,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8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3例;年齡2~11(6.67±3.21)歲;病程2~4(3.13±0.62)周。觀察組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2~12(6.81±3.73)歲;病程2~5(3.74±0.88)周。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小兒內(nèi)科臨床診斷治療叢書)》[3]中關于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經(jīng)臨床血清學方法或影像學方法檢查確診;(2)肺部聽診肺啰音;年齡≤12周歲;(3)單純接受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無緩解。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感染疾病;(2)先天肺發(fā)育不良;(3)合并鼻炎、哮喘;治療依從性差,未全程接受治療;(4)對阿奇霉素、甲潑尼龍過敏;(5)心、肝、腎功能異常。
1.3 方法 給予所有入院患兒止咳化痰、吸氧、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
1.3.1 觀察組 在此基礎上給予患兒靜脈滴注注射用甲潑尼龍(生產(chǎn)廠家: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73357),單次注射劑量為5 mg/(kg·次),2次/天,2次注射間隔6 h,治療3~4天,待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口服甲潑尼龍片(生產(chǎn)廠家:天津天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223),口服劑量為5~10 mg/(kg·次),1次/天,7天/療程,治療3個療程。同時,給予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深圳海王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701),注射前先采用250~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0~2.0 mg/ml,注射速度為2 mg/(ml·h),注射10 mg/(kg·次),1次/天。給予患兒注射3天后停藥4天,改為給予患兒口服阿奇霉素顆粒(生產(chǎn)廠家:山西千匯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277),于飯前1 h或飯后2 h,將藥品倒入杯中,加入適量開水,搖勻溶解后給予患兒頓服,第1天,口服劑量為10 mg/(kg·次),第2~5天,口服劑量為5 mg/(kg·次),1次/天,7天/療程,治療3個療程。
1.3.2 對照組 患兒除了接受常規(guī)治療外,僅接受上述治療中的阿奇霉素治療,且劑量、用法等均與上述一致。
1.4 臨床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記錄患兒肺啰音、咳嗽、發(fā)熱、咳痰消失時間;(3)血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包含CD3+、CD4+、CD4+/CD8+,在治療前后,抽取患兒靜脈血約5 ml以便檢測,采用熒光染色標記法測定CD3+、CD4+、CD8+,并計算CD4+/CD8+。
1.5 療效判定標準[4]根據(jù)患兒臨床體征、癥狀改善情況評估治療情況,治療后對患兒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檢查顯示肺部病灶消除>90%,肺啰音、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已經(jīng)恢復正常記為顯效;檢查顯示肺部病灶消除70%~90%,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或全部有所緩解,體溫呈下降趨勢記為有效;未能達到以上標準則記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肺啰音、咳嗽、發(fā)熱、咳痰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P n 48 47肺啰音5.43±0.41 6.02±0.92 2.929<0.01咳嗽6.13±1.12 7.33±1.74 2.900<0.01發(fā)熱3.69±0.55 4.61±0.83 4.620<0.01咳痰5.67±0.94 7.08±1.41 4.16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CD3+、CD4+、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P n 48 47 CD3+(%)治療前44.39±4.18 45.02±4.77 0.497 0.105治療后62.30±4.15 56.48±4.42 4.800<0.01 CD4+(%)治療前30.44±3.38 30.72±3.29 0.297 0.376治療后40.16±3.07 35.98±3.21 4.705<0.01 CD4+/CD8+治療前1.47±0.12 1.48±0.10 0.320 0.217治療后1.71±0.14 1.57±0.11 3.932<0.01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呼吸系統(tǒng)中常見疾病,患兒在使用大環(huán)內(nèi)酯抗生素治療一周后,若發(fā)熱現(xiàn)象仍未緩解,影像學表現(xiàn)惡化,而且肺部疾病變嚴重,累及單側(cè)或多側(cè)多葉,甚至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征或壞死性肺炎等,則認為該患兒存在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5]。肺炎支原體通過粘附蛋白和輔助蛋白對氣道上皮進行粘附,出現(xiàn)巨噬細胞炎癥反應,感染肺炎支原體,繼而導致患兒機體出現(xiàn)免疫亢進。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源于病原體本身及其激發(fā)機制的免疫性炎性反應共同作用[6]。急性期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肺部因肺炎支原體病變而遷延出現(xiàn)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肺不張、肺纖維化等并發(fā)癥。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76.60%(P<0.05),在邱靜[7]的研究中,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聯(lián)合用藥的總有效率為92.86%,明顯高于單獨使用阿奇霉素治療的71.42%,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聯(lián)合采用甲潑尼龍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可以提高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阿奇霉素是治療肺炎的常用抗生素,屬于十五元環(huán)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療。該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泰樂菌素相似,但抗菌譜更廣,對肺炎支原體、巴氏桿菌等病原菌有效[8]。該藥物主要通過阻礙細菌轉(zhuǎn)肽過程,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繼而起到滅菌作用。阿奇霉素可以通過與敏感微生物結合,繼而干擾蛋白質(zhì)合成,但不會影響核酸合成。該藥物對酸穩(wěn)定,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可以達到較深的病灶部位,發(fā)揮滅菌作用。但患兒長時間使用該藥物治療,容易導致機體產(chǎn)生抗藥性,降低滅菌效果,導致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效果不理想。甲潑尼龍的作用機理是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的潑尼龍會迅速擴散,透過細胞膜與胞漿內(nèi)特異的受體結合,結合物可以進入細胞與細胞核,與細胞核內(nèi)的DNA染色體結合,啟動mRNA轉(zhuǎn)錄,繼而合成各種酶蛋白,通過酶蛋白發(fā)揮抗炎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甲潑尼龍能夠抑制結締組織增生,降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起到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同時抑制組織胺和毒性物質(zhì)形成和釋放,促成蛋白質(zhì)分解,繼而阻止病原菌繁衍、生殖。甲潑尼龍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9],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在炎癥初期,該藥物會抑制毛細血管擴張,減輕炎癥因子滲出和呼吸道水腫,使氣道平滑肌β2受體功能重建延緩,緩解氣道高反應性,維持氣道通暢;同時抑制白血細胞的浸潤和吞噬,繼而減輕炎癥癥狀;在炎癥后期,可以抑制毛細血管和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延緩肉芽組織生成,在抗菌藥物的聯(lián)合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炎癥擴散,防止病情惡化,有效控制病情的進展。而且,該藥物可以修復患兒呼吸道上應炎癥反應而出現(xiàn)的粘液損傷,促進上皮纖毛運動,有助于恢復患兒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肺啰音、咳嗽、發(fā)熱、咳痰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治療方式可以促進臨床癥狀消失?;純悍冒⑵婷顾睾螅?0],可以迅速吸收,該藥物的生物利用率為37%,2.5~2.6 h血漿藥物濃度達到峰值,即0.40~0.45 mg/L;而且該藥物在體內(nèi)廣泛分布,在各組織內(nèi)濃度可達到同期血濃度的50倍,尤其在巨噬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內(nèi)濃度較高。而巨噬細胞可以將該藥物運輸至炎癥部位,有助于快速減輕患兒炎癥反應。該藥物的半衰期為35~48 h,給藥72 h后約4.5%以原形經(jīng)尿排出。甲潑尼龍半衰期約為30 min[11],給藥1 h后,血漿藥濃度達到峰值,即為454 ng/ml,而患兒用藥12 h后藥物血漿濃度才會下降至31.9 ng/ml;口服用藥時,生物利用率為(82±13)%,血漿蛋白結合率為40%~60%。經(jīng)靜脈滴注給藥后,游離的甲潑尼龍吸收速度較快,可以廣泛分布到各組織中。相較于阿奇霉素,甲潑尼龍藥物濃度可以更快在患兒機體達到峰值,生物利用率更高,半衰期更長,患兒用藥后,可以更快達到治療效果,緩解患兒病癥,減輕患兒痛苦。除此之外,該藥物可以用于各種急性感染、免疫系統(tǒng)的疾病,可以起到降溫、抗毒、抗炎等作用,促進臨床癥狀緩解。在二藥聯(lián)合作用下,患兒機體病原菌快速被殺滅,阻止其繁殖,繼而達到治療效果,快速緩解患兒癥狀。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觀察組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感染可以導致免疫亢進,而糖皮質(zhì)激素可以阻止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炎性介質(zhì)作用,繼而延緩病情進展。甲潑尼龍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防治或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并且可以延遲過敏反應,減少免疫細胞的數(shù)目,抑制細胞因子的合成與釋放,從而具有免疫抑制的功效。該藥物有助于細胞核合成酶蛋白,而酶蛋白對抑制血管擴張有一定作用,減少細胞吞噬,穩(wěn)定機體內(nèi)溶酶體膜,降低炎癥病灶周圍的免疫活性,通過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12]。該藥物可以促進吸收炎癥細胞因子,緩解肢體管痙攣,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患兒肺不張,減少患兒肺外多系統(tǒng)受損。甲潑尼龍對碳水化合物和含蛋白質(zhì)的代謝具有分解作用,可以釋放氨基酸,
綜上所述,采用甲潑尼龍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lián)合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可以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促進臨床癥狀消失,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