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嬌,吳桂賢,范景敏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設玉林衛(wèi)生學校,廣西玉林 537000)
線上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主動利用網絡平臺教學資源進行學習的新型在線學習方式。學習者取得高質量在線學習效果有賴于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學校全面進行線上教學。學生參與網絡教學熱情逐漸下降;受網絡、環(huán)境、時空的限制,學生線上主動學習的意愿正在減退[1]。本文主要探討中職護生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提升在線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選取廣西醫(yī)科大學附設玉林衛(wèi)生學校689名中職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性93人(13.5%),女性596人(86.5%);一年級389人(56.5%),二年級250人(36.3%),三年級50人(7.3%)。
1.一般資料問卷
本問卷包含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及線上主動學習情況,主要由性別、年齡、年級和參與線上學習年限等內容組成。
2.線上主動學習意愿量表
該量表改編自陳霞等[2-3],包括線上主動學習態(tài)度、線上主動學習意向、持續(xù)線上學習傾向三個維度,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7點量計分法,“完全不同意、比較不同意、有點不同意、說不清楚、有點同意、比較同意、完全同意”依次計1~7分,得分越高說明線上主動學習意愿越強烈。
3.線上主動學習意愿影響因素量表
該量表整理改編自王紹峰等[4-5],從感知有用性、平臺質量、獎勵機制、個人適應能力、感知信任、社會孤立性共6個因素進行調查,每個因素包含2~3個題項,共16個題項。采用Likert7點量計分法,“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有點不符合、說不清楚、有點符合、比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計1~7分,得分越高說明該方面越好。
1.問卷信度檢驗
問卷信度檢驗用于檢驗中職護生線上主動學習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問卷測評數據的真實可靠程度。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 Alpha)進行分析,通過SPSS22.0工具運算之后,量表各維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數數值介于0.799~0.926之間,詳見表1,表明該問卷的調查數據可信度良好,值得信賴。
表1 調查問卷標準化信度分析表
續(xù)表
2.問卷效度檢驗
問卷效度檢驗是為確定問卷設計題項的合理性。本研究在初步完成問卷設計后,通過問卷星對30名中職護生進行預調研,調整修訂了問卷。利用SPSS22.0工具對問卷所有題項進行結構效度分析,即探索因子分析,運算之后KMO系數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見表2。兩個量表的KMO系數分別為0.966、0.931,接近1;Bartlett 球形度檢驗均為P=0.000,顯著性小于0.05,說明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題項設計合理,問卷適用。
表2 調查問卷效度分析
通過問卷星軟件發(fā)送問卷,共收集到問卷689份,問卷有效率100%。
使用SPSS22.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線上主動學習意愿得分,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t檢驗分析不同特征護生主動學習意愿得分,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主動學習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主動學習意愿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問卷測評分數標準化計算,標準化得分[6](實際得分-理論最小值)/(理論最大值-理論最小值)×100。中職護生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為(72.42±21.83)分,約為理論最大值(70分)的75%,說明處于中等水平。線上主動學習意愿量表中得分最高的是線上學習意向,其次為持續(xù)線上學習傾向、線上主動學習態(tài)度,詳見表3。
表3 中職護生線上主動學習意愿測評得分
續(xù)表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在中職護生各人口學變量中,性別、不同年齡區(qū)段、不同年級的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均不存在差異。而參與線上學習年限的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上存在差異,經事后檢驗可知,學習年限為<1年與1—2年、<1年與2—3年、<1年與>3年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年限之間不存在差異。
主動學習意愿與影響因素各維度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社會孤立性呈負相關(P<0.01),其余維度均呈正相關(P<0.01)。
以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為因變量,以個人適應能力、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社會孤立性、平臺質量和獎勵機制6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R2=0.787,F=508.946,P<0.001,回歸模型達到顯著水平。6個影響因素對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的解釋率為78.7%。從標準系數β可知,各影響因素中,個人適應能力對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的影響大于其他因素,而感知信任對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的影響要小于其他因素。社會孤立性對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總分有負向影響。
本研究顯示獎勵機制是正向影響護生線上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課程考核方式對學生學習動機有很大的影響,直接決定了主動學習的意愿。在“互聯(lián)網+”的學習環(huán)境下,除了考試成績,可從教師評價、同伴互評、自我評價等多個維度進行網絡課程的評價。還可采用積分獎勵機制,將線上參與課程學習、完成任務點、參與測評、按時完成課后作業(yè)等完成率和點擊率以積分形式體現,并把積分作為課程期末評定成績可參考的過程性材料。教師可在課程學習的開端,讓學生明確學習評價標準和獎勵機制,從制度規(guī)則上促進其主動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從課程成績的可視化收益形成外在驅動力,鞭策學生主動達成學習目標。當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得到不斷增加的虛擬獎勵,且在實際課程成績中受益,主動學習的意愿會更加強烈。從獎勵中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也將持續(xù)激發(fā)學生后續(xù)學習的參與意愿。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將影響和改造未來的在線學習形式[7],中職學生學習適應方面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本研究顯示個人網絡學習適應能力是線上主動學習的關鍵因素,它的回歸標準系數最大達到0.215。通過調查問卷發(fā)現主動學習意愿總分在參與線上學習年限少于1年與1年以上各時間段均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護生的網絡學習適應能力較低,網絡學習適應期較長。目前可供線上教學與學習的平臺主要是超星在線學習平臺、雨課堂、騰訊課堂、釘釘等。72.73%護生認為線上學習時平臺運行不穩(wěn)定,100%護生對“線上學習平臺界面布局合理,功能簡單易用”該項問卷持完全否定意見,學習平臺的功能性和易用性有待加強。這可能是因各學科教師個人掌握的現代技術不同,同一個班級多個任課教師應用多個不同網絡學習平臺,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頻繁在不同平臺之間切換。由于對平臺功能不熟悉或操作過于頻繁,又因網絡不穩(wěn)定、課程直播不流暢,造成學生對網絡學習產生排斥感,影響在線學習的滿意度。軟件功能缺失、網絡傳輸不穩(wěn)定、功能操作生疏、學習過程的諸多障礙嚴重打擊學生在線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意愿。因此,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是線上主動學習的基礎。學校應配備先進的軟硬件,引進優(yōu)質學習資源,建設先進的智能終端學習環(huán)境。學校網絡技術員應輔助教師設計簡單易用的平臺功能界面,定期開展有效的現代教育技術和培訓,使師生熟練掌握線上教學與學習的技能,提高線上學習效率。教師在課程學習前,把平臺操作演示視頻及詳細的說明發(fā)放到班級QQ群或微信,供學生熟悉操作流程;邀請精通網絡技術的工作人員進入學生班群中,如在應用中遇到問題學生可實時求助,減輕學生的受挫心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在線學習模式。
本研究中感知信任雖然回歸系數最低,但對主動學習影響仍有較大影響,調查數據顯示仍有45.45%的護生認為老師提供的線上學習資源質量不高。教師因缺乏現代教育技術,將大部分的精力用于研究網絡技術、平臺工具使用等方面,僅把教學PPT等繁冗的教學內容一股腦上傳于學習平臺,缺乏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音頻、微課視頻等新型網絡教學資源。且?guī)熒换ピO計非常少,教學內容一次性呈現在學生面前,沒有達到模塊化、靈活性和碎片化,容易造成學生厭學的心理,不利于調動其積極性。學校方面應制定教師線上教學和學生線上學習的相關考評文件與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制作優(yōu)質教學網絡資源,促進學生主動線上學習。教師應積極建立新型師生交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線上互動、線上學習探究,如以問題引導學生搜索資料、探索知識,讓學生從靜坐屏幕前聽講轉變?yōu)橛眯袆又鲃淤|疑探究;鼓勵學生在平臺中以圖片、視頻、文字、動畫等展示學習成果,提升自我效能感。讓學生成為網絡學習的主人,從內在驅動主動學習意愿。
綜上所述,中職護生線上主動學習意愿為中等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在線學習內容,增強護生自我效能感,激發(fā)護生主動學習意愿,以提升智慧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