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部級優(yōu)課)
學科:小學語文? ? ? ? ?教材版本:長春2001課標版(五年級下冊)
主講教師:彭秀清? ? ?學校:長春市九臺區(qū)南山小學
教學分析:《題西林壁》是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所作,詩中蘊含哲理。學生以往所學的詩大多是以寫景狀物為題材,對蘊涵著深刻人生哲理的詩則是初次接觸。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讀懂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在觀賞廬山時因地點和角度的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是不一樣的;讓學生們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及詩句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理解“識”“緣”等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重點難點:讓學生通過朗讀和背誦理解詩句,理解詩人富有哲理的語言,并能聯(lián)系生活,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示。
6、7的分與合(部級優(yōu)課)
學科:小學數學? ? ? ? ? 教材版本:蘇教2011課標版(一年級上冊)
主講教師:史曉潔? ? ? 學校:臨江市外國語學校
教學分析:教學6、7的分與合是為了學習6和7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教材先讓學生在涂色的過程中體會6的組成,然后讓學生結合直觀圖完整地說出6的組成、7的組成,教材是通過分正方體去體現的,但只給出了三種分法,其余的方法需學生通過聯(lián)想得出。
學習6和7的組成是在學生認識了6和7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時,教師采用講授法,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結合給小圓圈涂色的畫面,讓學生邊涂色邊填寫6的組成,從而使學生通過有順序的涂色來記憶6的組成。學習7的組成,方法是一樣的。
重點難點:掌握6和7的分與合,有規(guī)律地掌握數的組成。
Free Time(Let’s Spell)(部級優(yōu)課)
學科:小學英語? ?教材版本:人教2011課標版一年級起點(吳欣主編)(四年級下冊)
主講教師:劉培培? ? ?學校:通化市東昌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教學分析:本課是一堂語音課。教師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采用了游戲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很長時間的英語,并且學生們在之前的學習中接觸過一些含“oo”組合的單詞,為本課內容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另外,教材中出現的圖片有助于學生們的學習,由于學生們的抽象思維尚未成熟,圖片能促使學生們將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英語學習。
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掌握含有“oo”組合單詞的讀音,如zoo、 room等。同時,對比cook、 good等單詞的發(fā)音,并完成繪本閱讀。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區(qū)分長短音,做到看詞能說,聽音能拼。
橫的組合(部級優(yōu)課)
學科:小學書法教材版本:人美2011課標版(四年級上冊)
主講教師:高宏江 學校:磐石市實驗北校
教學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他們在硬筆上已經掌握和習慣了鋼筆的使用,對毛筆練習又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對好的書法作品充滿著崇拜與羨慕,有著練好毛筆字的強烈愿望和熱情。教學中,教師通過結合圖片分析,交流討論,老師范寫,學生作品展示評議、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讀帖、臨摹的方法,同時以多種方法指導書寫,力避相同的方法,防止因枯燥無味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激發(fā)文化自信,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了解橫畫組合的寫法,掌握當兩個以上的橫畫組合在一起時,有長短、粗細、藏露等變化。利用不同的筆法寫出不同形態(tài)的橫畫。
認識鐘表
學科:小學數學? ? ? ? ?教材版本:人教2012課標版(一年級上冊)
主講教師:鄭麗翠? ? 學校:琿春市第八小學校
教學分析:本課教材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進行編寫,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一年級學生在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已經對鐘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這也只是來自生活感性的、零碎的認知,他們對某些問題還是一知半解。
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的關于鐘表的經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自主參與,探索新知—應用新知,解決問題—課外拓展,總結提升”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設置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驗證,從而尋找規(guī)律、突破難點,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zhàn)性,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重點難點:認識鐘表,區(qū)別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會認、讀、寫整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