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任爾 陸云龍 嚴迪群 尤陽
摘要:C語言課程是大學工科專業(yè)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為了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于C語言課程教學,既實現(xiàn)知識傳授、技能培養(yǎng)等顯性教育功能,又達到真正育人的隱性功能,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設計了一套體系化教學方案。該方案旨在充分挖掘C語言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其中包含“以詩育人,以詩化人”“洞悉學情,精準教學”“思考感悟,分享反饋”等教學策略。根據(jù)課程學習效果反饋,這些教學策略實現(xiàn)了教書育人功能。
關鍵詞:課程思政;C語言課程;教書育人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2)12-0094-03
● 引言
為守好C語言課程教學這一段渠,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不但要實現(xiàn)知識傳授的顯性教育功能,還要達到育人的隱性目標,筆者在多年的C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課程教學中的育人功能,不斷地研究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感知學生的諸多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采用“以詩育人,以詩化人”“洞悉學情,精準教學”“思考感悟,分享反饋”等教學策略。這些教學策略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套體系化的教學方案,并充分融合教書育人的課程思政元素。
● 以詩育人,以詩化人
在平時的課程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大學生,特別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存在很多心理上和學習上的問題,如學習新課程時出現(xiàn)畏難、退縮、恐懼、焦慮、煩躁情緒;跟不上學習進度,處于頹廢狀態(tài);不能適應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為了應付考試進行虛假學習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把課程內(nèi)容講清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套體系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來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因此,筆者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實施了以“以詩育人,以詩化人”為核心的體系化教學方案。其中一部分實施內(nèi)容是“每課一詩”,目的是解決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學習困難、心理情緒和情志的困惑,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等,詩歌內(nèi)容包含了教師的教學愿望、學習意義、學習方法、學習策略與路徑、知識原理等。例如,在C語言課程的第一次課堂教學中,筆者推出詩歌《新學期老師的教學愿望》,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會遇到焦慮、恐懼、頹廢、膽小害羞等問題,也表達了教師愿意幫助他們完成蛻變的愿望,同時強調(diào)了課程學習不僅是為了學到知識與技巧,最為重要的是讓自己變得積極、自信、謙虛。在《學習編程真不難》《你天生就有程序員的潛質》《選擇語句的畫像》《循環(huán)語句的畫像》這四首詩歌中,作者把C語言課程中編程思路和方法,以及編程知識原理用有趣而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并使教學內(nèi)容有了深度、廣度與高度的延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享受學習過程》《學習如何真正發(fā)生》《學習想與你談個情、說個愛》《請與你碰到的問題和解》這五首詩中介紹了學習方法,并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解決心理、情緒問題,如何用真心去學習,如何讓學習真正發(fā)生,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的感受。《學習編程真不難》《享受學習過程》兩首詩歌如下圖所示。
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這種以“以詩育人,以詩化人”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幫助很多學生克服了在學習過程中的恐懼、焦慮、緊張等情緒,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幫助他們樹立了學習信心,同時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并讓他們認識到學習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使其建立了對學習的正確認知。
● 洞悉學情,精準教學
在教學中,要把課程思政融于課程教學,真正做到教書育人,首先就要洞悉學情。所以教師要“備學生”,要不斷地有意識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狀況,了解學生是否有學習上的困惑,是否有心理、情緒、情志上的困惑。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在線教學平臺、學生的學習感悟三個途徑來分析學情。
在C語言的理論與實驗課堂上,筆者從學生的到課、遲到早退情況、座位分布,以及上課時與教師互動等課堂參與情況,可以了解到哪些學生是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哪些學生處于被動懈怠的學習狀態(tài),哪些學生已跟不上教學進度。在了解課堂教學中的學情后,一方面引入有趣的例子或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對產(chǎn)生懈怠情緒的學生提問,主動與他們互動,拉回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調(diào)整教學進度,讓后進的學生抓住跟進課程進度的機會。
對于C語言課程的在線教學,筆者采用了超星學習平臺,在線教學平臺有通知、作業(yè)、測試、討論、學習內(nèi)容的發(fā)布、問卷等欄目,所以在線教學平臺上不但可以進行課程教學的問卷調(diào)查、測試,還可以客觀與完整地留下學生學習的軌跡,如學生是否及時提交作業(yè)、及時接收學習通知、及時根據(jù)預習復習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習投入不足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交互軟件進行提醒。
此外,還可通過閱讀學生所寫的學習感想,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情緒、學習狀態(tài),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有不少學生在學習感想中反映自己剛開始學習編程時處于恐懼的心態(tài);而在做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往往會處于焦慮、緊張的狀態(tài)。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寫一首名叫了《與你學習上的問題和解》的詩,詩中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難免,這些問題能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成績,并告訴他們遇到問題時應持什么態(tài)度,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有的學生在學習感想中寫到自己膽子小,遇到問題不敢問,對于這樣的學生筆者會主動找他們談話,讓他們先通過QQ或微信與筆者交流,再慢慢過渡到面對面地交流。
● 思考感悟,分享反饋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自省能力、表達能力和感知自己學習過程的能力,并強化學過的知識,同時也為了便于教師及時收到針對教學效果的反饋,在課程教學中筆者會要求每個學生每周寫一篇C語言學習感悟。
學生寫“感知學習過程”的感想對他們的學習成長很有幫助。要想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將來的學習道路上能真正駕馭自己的情緒,首先要讓他們知悉學習過程遵循的規(guī)律,即借課程學習的過程,引導他們感知學習過程呈現(xiàn)的學習規(guī)律,如感知學習困難應如何克服、自己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運作、知識體系如何構建起來、學習經(jīng)驗如何積累起來、學習技能是如何習得的、學習自信又該怎樣建立起來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建立對學習過程完整與正確的認知,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其建立學習自信。以下是部分學生所寫的感悟:
學生1:自己本是一個比較粗心的人,但經(jīng)過一次次實驗課,現(xiàn)在變得細心了很多,自己編寫的程序幾乎都能一遍運行通過。我原本缺乏耐心,但經(jīng)過編程過程一遍遍的“調(diào)教”,心態(tài)發(fā)生了奇妙的轉變。另外,我的邏輯思維也在提升。
學生2:這是我讀書以來第一次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困難轉換為問題,再把問題轉化為學習成果的過程,使我在學習中找到了游戲中無法獲得的樂趣。
學生3:一個學期下來,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從對C語言一竅不通到自己可以完整編寫一個程序,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雖然在剛開始要求學生寫學習感悟時,有些學生會有抵觸情緒,也寫不出感悟來,但是隨著學習過程向前推進,學生慢慢地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感悟。每周寫一次學習感悟的過程其實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對話,這也是一個切入真心學習狀態(tài)的過程,
● 結語
筆者在多年的C語言課程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以詩育人,以詩化人”“洞悉學情,精準教學”“思考感悟,分享反饋”等教學策略,這些教學策略是對課程思政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充分挖掘出C語言課程教學這一段渠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編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并使其身心得到較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盧黎歌,吳凱麗.課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挖掘的三重邏輯[J].思想教育研究,2020(05):74-78.
[2]Donald Martin.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學生[M].楊任爾,魯保富,楊文杰,譯.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9.
基金項目:寧波大學教學研究項目(JYXMXYB202071,JYXMXZD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