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亮,鄧豐卓,呂超飛 ,王青麗,張恩華,董文龍
(1.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潼關 714399;2.中國礦業(yè)大學 材料與物理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3.國投金城冶金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省難處理金精礦冶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三門峽市黃金冶煉過程研究重點實驗室,河南 靈寶 472500)
隨著國際黃金價格的迅速增長和黃金市場的開放,為使我國黃金產(chǎn)業(yè)和國際黃金市場接軌成立了上海黃金交易所,此后黃金的提純工藝得到了快速發(fā)展[1]。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管控力度,對礦山和黃金生產(chǎn)企業(yè)的要求更加嚴格,黃金生產(chǎn)成本也隨之增加。為加快建設綠色礦山和環(huán)保型冶煉企業(yè),黃金生產(chǎn)企業(yè)探索創(chuàng)新,對黃金進一步精煉提純,實現(xiàn)降本增效,勢在必行[2]。
黃金精煉是指將金泥、粗金或其他含金物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使金產(chǎn)品達到黃金交易質(zhì)量標準的工藝[3]。目前國內(nèi)外大多數(shù)黃金生產(chǎn)企業(yè)采用的黃金精煉提純方法主要有電解精煉、萃取精煉和化學濕法精煉等[4]。電解精煉提純工藝流程簡單、污染少,但技術條件要求高、金積壓量大,生產(chǎn)周期長;萃取精煉提純工藝金純度高、返料少、操作簡單、適應性強、生產(chǎn)周期短、回收率高,但過程繁雜冗長,生產(chǎn)成本高,有的萃取劑沸點、閃點低,易燃,給車間的生產(chǎn)帶來安全隱患;化學濕法提純工藝中的氯化-還原法生產(chǎn)周期短、直收率高、產(chǎn)品純度高、污染少、成本低,生產(chǎn)能力可大可小,適用于小規(guī)模零星生產(chǎn),不受原料多少限制,但酸性含氯溶液腐蝕性強,對設備的防腐性要求高[5-9]。
國內(nèi)某冶煉廠采用化學濕法工藝處理氰化金泥為粗金粉,加工得到的產(chǎn)品金錠純度不高。本文利用現(xiàn)有設備,進行工藝改造,進行粗金粉的二次精煉提純,以提高產(chǎn)品金錠純度,回收其中的有價金屬,獲得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該冶煉廠金精煉車間采用化學濕法精煉工藝處理氰化金泥,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10]。
圖1 氰化金泥精煉工藝流程圖Fig. 1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efining cyanide gold mud
該流程主要步驟包括:1) 氰化金泥鹽酸預浸除雜;2) 預浸渣鹽酸+氯酸鈉氯化分金;3) 氯浸液焦亞硫酸鈉還原生成粗金;4) 氯浸渣鐵粉置換得粗銀;5) 粗金熔煉鑄錠;6) 粗銀電解精煉;7) 電解銀粉鑄錠;8) 廢液經(jīng)活性炭吸附后進行污水處理;9) 廢液處理達標后用于金精礦調(diào)漿,零排放。
1) 氰化金泥原料。該冶煉廠分別采用直接氰化浸出-鋅粉置換、硫酸化焙燒-酸浸脫銅-鋅粉置換、兩段焙燒-氰化浸出-鋅粉置換三種工藝處理復雜金精礦,在鋅粉置換后的氰化金泥中含有大量雜質(zhì),尤其是以銅、鉛、鉍、銻為主的賤金屬,給后期金、銀精煉處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2) 粗金粉鑄錠。由于氰化金泥經(jīng)預浸除雜-氯化浸出-焦亞硫酸鈉還原后生成的金粉純度不足98%。金粉鑄錠后若直接銷售則存在價格損失;若委托加工為純金則需付出額外的成本。如果能在廠內(nèi)對粗金粉提純,得到高純度標準的產(chǎn)品金錠,回收有價金屬,可實現(xiàn)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該冶煉廠原有工藝(圖1)鑄錠前的粗金粉典型成分如表1 所列。由于該廠以處理含鉛、銅的金精礦為主,由表1 可以看出,粗金粉中的銅、鉛含量較高。根據(jù)氰化金泥處理工藝流程,粗金中鉛主要以PbCl2形式存在,銀主要以單質(zhì)銀和氯化銀兩種形式存在。
表1 粗金粉中的主要元素含量 /%Tab. 1 Analytical results of main elements in crude gold powder
基于粗金粉主要化學成分,提純的關鍵在于銀和賤金屬的分離。結合現(xiàn)有工藝和相關資料[11],擬定的粗金粉精煉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主要包括金的溶解和金的還原兩個過程。主要操作流程包括粗金粉氯浸、加純水冷卻、氯浸液控電還原、硝酸浸煮、澆鑄金錠等。
圖2 粗金粉精煉工藝流程Fig. 2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rude gold refining
粗金粉可采用王水、鹽酸+氯酸鈉、硫酸+氯化鈉+氯酸鈉、鹽酸+雙氧水、鹽酸+氯氣等法溶解[12]。直接使用氯氣進行氯化分金,存在氯氣泄漏的較大安全隱患,根據(jù)該廠實際生產(chǎn)流程和設備需求,本文采用鹽酸+氯酸鈉溶解。
對于粗金粉氯浸溶解后的含金貴液還原回收金,目前主要有二氧化硫[13-15]、亞硫酸鈉[16]、草酸、硫酸亞鐵或氯化亞鐵等方法。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鐵還原能力較弱,且溶液中鐵離子濃度的增加,會對后期溶液的處理帶來不利影響;單一的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鈉雖然能達到較好的還原效果,但需要大幅度調(diào)節(jié)監(jiān)督,操作復雜。本文采用的焦亞硫酸鈉還原方法已經(jīng)在前段氰化金泥精煉工藝中使用,具有成本低廉、回收率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但是食品級焦亞硫酸鈉會引入少量賤金屬,還原后的金粉可通過加入稀硝酸浸煮去除其他賤金屬。
主要試劑HCl、NaClO3、NaOH、HNO3均為工業(yè)級,還原劑焦亞硫酸鈉(Na2S2O5)為食品級。
主要設備包括純鈦反應釜(1500 L,機械攪拌)、空氣壓縮機、真空抽濾盤、中頻爐、計量稱等;控制電位采用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雷磁電位計,以213 型鉑電極為指示電極,232 型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雜質(zhì)元素含量采用ICP-AES (德國斯派克SPECTRO-BLUE 系列)測定。
粗金粉氯浸的目的是將粗金粉溶解。金、銅、鐵等轉化為離子或配離子形式進入溶液,銀和鉛轉化為固態(tài)氯化物沉淀形式留在渣中與金分離。在本精煉工藝中采用HCl+NaClO3溶解粗金粉。NaClO3與HCl 作用產(chǎn)生Cl2,Cl2將金氧化生成HAuCl4和NaAuCl4,銀、鉛、銅分別生成AgCl、PbCl2和CuCl2,實現(xiàn)金與銀、鉛的分離。將粗金粉中銀和鉛分別以AgCl 和PbCl2氯化物沉淀形式去除的首要條件是反應體系中必須有離子狀態(tài)的Cl-(由HCl 提供),且[Ag+] [Cl-]>K0sp(AgCl),[Pb2+] [Cl-]2>K0sp(PbCl2)。主要化學反應為[17]:
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18]。由圖3 可以看出,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當溫度提高至100℃時,氯氣幾乎在水中不溶解。因此溶液的溫度是確保氯離子存在的首要條件,氯浸控制溫度80℃~85℃為宜。
圖3 氯氣在水中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Fig. 3 Solubility curve of chlorine in water with temperature
具體操作中,根據(jù)粗金粉的量加軟化水和鹽酸,然后開啟機械攪拌,升溫至80℃,緩慢小心添加氯酸鈉飽和溶液,當溶液電位能夠穩(wěn)定在1000 mV 以上30 min,停止添加氯酸鈉飽和溶液,繼續(xù)攪拌30 min 進行趕氯作業(yè)。最終確定的氯酸鈉浸金條件:鹽酸濃度200 g/L,飽和氯酸鈉溶液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2 倍,反應溫度80℃~85℃,反應時間3~4 h。
粗金粉氯浸溶解后,雜質(zhì)元素以氯化物形態(tài)存在,大部分銀和鉛以氯化銀和氯化鉛沉淀的形式析出。但在氯離子濃度較高時,氯化銀會與氯離子(Cl-)反應生成可溶性配合物[AgCl2]-,還原時會進入金中;微溶性的氯化鉛會與氯離子生成可溶性配合物[PbCl3]-,對金的還原產(chǎn)生不良影響。溶液中銀和鉛處于化學可逆反應[10]的平衡中:
加純水可以降低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可逆反應將向左側進行,銀和鉛以沉淀形式進入氯浸渣中,溶液中銀和鉛的含量將減少。
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溶解度的方式使更多的氯化銀和氯化鉛沉淀析出。這兩種沉淀物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4[17]和圖5[19]所示。
由圖4 和圖5 可知,溫度對氯化銀和氯化鉛的溶解度影響較大。鹽酸濃度5.05 mol/L 條件下,氯化銀的溶解度20℃比80℃降低73.8%;鹽酸濃度6 mol/L 條件下,溶液中鉛離子濃度20℃比80℃降低60.9%,因此降低溫度可以有效抑制氯化銀和氯化鉛進入溶液,減少銀和鉛對氯浸液的污染。
圖4 氯化銀在鹽酸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17]Fig. 4 Solubility curve of silver chloride in hydrochloric acid with temperature
圖5 鹽酸溶液中鉛離子濃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19]Fig. 5 Variation curve of lead ion concentration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with temperature
基于氯化銀和氯化鉛上述化學特性,采用加水稀釋+溶液降溫的方式,可以將氯化銀和氯化鉛沉淀析出。在實際操作中,根據(jù)氯浸液的量,加等量的軟化水稀釋至原溶液的2 倍,停止機械攪拌,靜置降低溶液溫度至30℃后,絕大部分氯化銀和氯化鉛沉淀析出。過濾,氯浸液轉入金還原作業(yè),氯浸渣轉入粗銀精煉作業(yè)。
金還原作業(yè)是金精煉工藝的關鍵步驟。氯浸液控電還原的目的是利用各種元素氧化還原電勢[20]的差異,將金選擇性還原、其他雜質(zhì)元素留在溶液中,從而制取高純度的金粉。采用焦亞硫酸鈉還原金,主要化學反應:
將制備好的焦亞硫酸鈉飽和溶液以均勻的速率加至約0.7m3氯浸液中,觀測體系氧化還原電位的變化,結果如圖6 所示。由圖6 可看出,含金氯浸液的氧化還原電勢一般為800~900 mV。隨著還原劑加入量的增加,電勢基本穩(wěn)定;當加入量達到一定程度,電勢快速降低,拐點電位在700 mV 左右。拐點電位對應金還原到達終點,此時雜質(zhì)元素未被還原,基本保留在溶液中,金純度大幅提高。
圖6 還原電位-焦亞硫酸鈉用量關系曲線Fig. 6 The curve of reduction potential with Na2S2O5
實際操作中,在純鈦反應釜中進行金的還原作業(yè)。將過濾得到的氯浸液用工業(yè)片堿調(diào)節(jié)pH=1~2,加熱升溫至50℃,緩慢地將飽和焦亞硫酸鈉溶液用空壓機以高壓霧化噴灑的方式添加。采用霧化噴灑可使還原劑分布更加均勻,降低還原劑局部過量發(fā)生的概率,減少雜質(zhì)元素的伴隨析出。在還原過程中,控制溶液氧化還原電位在690~700 mV,直至還原液清澈為止。操作得到的金還原率約為85%。大部分銅、鉛、鐵、銀等雜質(zhì)金屬留在金還原后溶液中,對其中殘留的少量金用焦亞硫酸鈉進行過量還原,得到的黑金粉可進入下一生產(chǎn)批次進行重新精煉提純[21]。
采用稀硝酸浸煮可以溶解除金外的銀、銅、鐵、鉛和鉍等其他雜質(zhì)金屬[21]。用軟化水將還原金粉洗滌至中性后,于反應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和硝酸,控制液固比(L/S)3/1,硝酸濃度100 g/L,加熱至50℃后恒溫攪拌1 h,使金粉中的雜質(zhì)與硝酸充分反應,隨后用軟化水洗至中性,過濾,烘干,取樣測定。表2列出了生產(chǎn)中5批次金粉雜質(zhì)含量測定的結果,測定結果表明金粉樣品中12 種雜質(zhì)元素含量全部低于國家標準,產(chǎn)品達到國家標準金錠[22]中IC-Au99.99 等級的要求。
表2 金粉產(chǎn)品中的主要元素含量Tab. 2 Analytical results of main elements in gold powder products/%
純度合格的金粉可熔鑄為相應規(guī)格的金錠。澆鑄前對金模具進行表面上灰和預熱處理,澆鑄過程中打開乙炔燃燒器[23]隔絕空氣避免金錠表面氧化,直至金錠凝固,使金錠表面光滑平整。鑄錠過程還可去除揮發(fā)性雜質(zhì),進一步提高產(chǎn)品純度。
該廠采用本氯浸-控制電位還原工藝對粗金粉進行精煉,得到了符合IC-Au99.99 標準的金錠產(chǎn)品,批次處理金量約400-500 kg,可在24 h 內(nèi)完成粗金精煉,流程中金積壓少,工藝持續(xù)穩(wěn)定。自2018年1 月改進工藝,截止2019 年12 月已生產(chǎn)99.99%黃金4808 kg。兩年的生產(chǎn)實踐證明,該廠已具備批量化生產(chǎn)99.99%黃金的能力。
采用本工藝進行粗金粉的精煉,依托原有設備即可生產(chǎn),未新增設備。按每年產(chǎn)金約2400 kg 計算,工藝過程中直接發(fā)生的金精煉成本費用為0.1元/g,每年成本費用為24 萬元;粗金中銀含量按0.8%計算,銀按3 元/g 計價,則每年回收銀增收5.76萬元;此前粗金粉外委精煉費用為0.5 元/g,每年支出加工費120 萬元。以上合計,節(jié)支(120 萬元)+增收(5.76 萬元)-成本(24 萬元)=101.76 萬元,即采用本工藝每年為企業(yè)增加經(jīng)濟效益101.76 萬元。
1) 某冶煉廠原有工藝氰化金泥還原所得粗金粉中金純度不到98%,主要雜質(zhì)為銀、銅和鉛。粗金粉鑄錠銷售或委托精煉,未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
2) 在氯浸-控制電位還原精煉粗金粉的過程中,銀和鉛可被氯離子沉淀析出,通過補水/降溫處理析出更充分;采用焦亞硫酸鈉控制電位(700 mV)還原,銅和鐵等賤金屬元素留在溶液中,得到的高純金粉可鑄錠為產(chǎn)品。
3) 兩年的實際生產(chǎn)表明,用該工藝處理粗金粉,生產(chǎn)周期短、操作簡單、工藝穩(wěn)定,產(chǎn)品金錠達到IC-Au99.99 的要求,經(jīng)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