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濤
[摘要]在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創(chuàng)新和迭代的新時代,作為企業(yè)治理的關鍵工具,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組織對內部審計的戰(zhàn)略需求,也是內部審計踐行第三道防線職責、實現價值增值的內在驅動。本文通過規(guī)范分析和演繹推導,對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架構和實現路徑進行了探索,并以大型商業(yè)銀行為例構建了一個轉型架構,在理論和實務上對各組織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 ?數字化轉型? ?目標? ?架構? ?實現路徑
實體經濟數字場景化、線下業(yè)務數字孿生化是各類組織當前面臨的主要趨勢。在這一新趨勢下,組織形式、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實現了根本性變革,業(yè)務流、產品流、價值流在數字化賦能的加持下實現了躍升式發(fā)展。與之相伴,組織所面臨的風險同樣呈現出更多敏捷性、動態(tài)性、交叉性、傳染性、積聚性和多樣性等特點。
內部審計誕生于組織需要,服務于組織需求。在外部環(huán)境和組織內部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的新形勢下,組織的治理、風險管理和控制均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從踐行第三道防線職責、實現價值增值,對數字化后的組織管理、業(yè)務、流程、控制進行確認服務還是對組織新規(guī)劃、新決策、新舉措進行咨詢服務的職能看,內部審計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已勢在必行。
理論界和實務界從數據分析技術引入、數據挖掘工具使用等層面,已經對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開展過一定的研究。比如,張婧(2021)對開放數據互聯(ODBC)等數據采集技術、MySQL等數據挖掘工具進行研究,認為技術、工具特別是審計樣本獲取技術和工具的改進是數字化審計轉型的重要領域;唐衍軍,黃益,馬宇翔(2019)針對德勤Rubix區(qū)塊鏈軟件應用開放平臺等數字化審計工具進行研究,認為新技術的引入是審計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沈燕兵(2021)重點就借用SQL語句構建數據提取模型進行研究,認為通過計算機語句構建審計分析模型是數字化審計的重點手段。
本文在充分借鑒數據分析技術、數據挖掘工具等研究成果基礎上,從內部審計整體數字化重塑、實現架構根本變革的層面進行研究,通過對公司治理和整體架構層面的總體解構、框架重塑和規(guī)范分析,力求為內部審計整體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上可參考、實踐上可借鑒的目標、架構和實現路徑。
一、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目標
筆者認為,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實質上是包括兩個層面五個目標的目標體系。一是基本目標層面的業(yè)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轉型。二是最終目標層面的效率提升、質量改進和價值增值。
(一)基本目標
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目標有兩個:一是順應組織變革,在內部審計的整個業(yè)務層面實現數字化轉型。二是對應自身發(fā)展,在內部審計的自我管理層面實現數字化轉型。
1.具體審計業(yè)務的數字化轉型。轉型后,內部審計業(yè)務的全流程、全環(huán)節(jié)、全產品都將實現數字化。整個業(yè)務流程,將實現全面的數字孿生,能夠完成所有審計場景的數字化運作;所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將全面打造為數字化模塊,能夠通過模塊化運作滿足特定環(huán)節(jié)需求;全部審計產品將打造為數字化組件,通過產品組件化實現特定審計業(yè)務的自助式組裝、自動化輸出。
2.審計自我管理的數字化轉型。轉型后,內部審計自我管理在資源、成果及內部統籌管理等方面將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將能通過數字化手段調用各類應用。其中資源主要包括審計人員、時間分配及已累積獲取的資料等;成果主要指往期審計業(yè)務形成的全部審計產品,包括歷年審計手冊、風險評估、風險矩陣、審計發(fā)現、審計報告等;內部統籌管理主要包括年度計劃、審計實施、審計溝通及整改閉環(huán)管理等方面。
(二)最終目標
數字化轉型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內部審計效率提升、質量提高和價值增值。
1.效率提升。數字化最突出的特點是效率提升。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后,能大幅提升審計活動的效率。在審計準備階段,將在數據輸入、處理、輸出環(huán)節(jié)實現時間、人力和資源的節(jié)約;在審計實施階段,將在底稿編寫、線索提示、溝通確認等環(huán)節(jié)縮短流程,實現成果復用和產品的智能推薦。
2.質量提高。同傳統審計方法相比,數字化的比較優(yōu)勢是提供了全量分析手段。轉型后,內部審計將能突破傳統的抽樣分析方法,實現樣本即是總體、全量即是抽樣的目標。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總體和全量進行直接分析挖掘,再現組織真實情況,更全面、準確、客觀地確認組織治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現狀,增強審計發(fā)現問題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價值增值。數字化本質是對原有審計數據資源架構的重塑。重塑后,內部審計將從更宏觀的層面、更全面的視角、更深入的領域對組織整體的治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情況進行判定,力求跳出本組織內部框架,在重塑后的數字化架構基礎上從海量數據、長期發(fā)展趨勢中為組織防控系統性風險提供主動確認和咨詢的價值增值服務。
二、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架構
數字化本質是對內部審計數據資源架構進行根本重塑。重塑本身是一個系統性、持續(xù)性且不斷演進的過程。決定重塑能否沿正確的方向進行,通過內部審計業(yè)務和流程轉型實現效率提升、質量提高、價值增值最終目標的基礎卻是轉型之初的總體架構設計。
(一)架構概述
數字化審計的總體架構應滿足三個要求:一是滿足海量數據和龐大算力等基礎需求。二是滿足業(yè)務、數據、技術深度融合等支撐性需求。三是滿足審計全產品個性定制、靈活組合、敏捷輸出等應用性需求。也就是說,在總體架構設計上應包括三個層面:后臺的基礎層、中臺的支撐層及前臺的應用層。
(二)后臺基礎層
基礎層的重點是打造安全、穩(wěn)定、可靠的海量數據和龐大算力基礎,是一個強大的后臺??蔁o限擴展的海量數據庫、可隨時調用或彈性配置的龐大算力,是基礎層的核心。在數據庫層面,應能滿足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爆炸式增長的需求。數據庫對數據的存儲并不是一存了之,而是通過標準化、規(guī)范化等數據治理技術實現數據的資產化,激活數據的業(yè)務和管理價值。在算力層面,既實現節(jié)約資源又能滿足審計項目集中開展時對后臺算力的瞬時需求,能通過算力在不同領域間的自動均衡配置優(yōu)先滿足最迫切的審計活動需求。比如,在審計自我管理、業(yè)務計劃、數據分析等應用活動同時對基礎層算力提出需求時,后臺會優(yōu)先將算力服務于時間要求最緊迫的數據分析活動。2AB3A8D7-D576-4F35-8D62-C478A643A260
(三)中臺支撐層
支撐層的重點是打造模塊化、組件化的審計業(yè)務、管理、產品、技術需求支撐,是一個豐富的中臺。因龐大而需安全穩(wěn)定的后臺與因敏捷而個性靈活的前臺,在數字化組織中存在天然沖突,因此需要一個作為過渡支撐層的中臺連接基礎層后臺和應用層前臺,在保障后臺安全穩(wěn)定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和算力快速輸出,在滿足前臺個性定制要求的同時實現產品的快速轉化。
支撐層這個豐富的中臺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同時承擔著數據中臺、技術中臺、業(yè)務中臺三重功能:通過對基礎數據或貼源數據的預處理,打造一批可復用的數據模塊;通過對詞頻分析、知識圖譜分析、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成熟技術的封裝,打造一批可自主調用的技術組件;通過對審計業(yè)務主要流程、主要環(huán)節(jié)、主要產品的要素化,打造一批可自助組合的業(yè)務模塊。
(四)前臺應用層
應用層的重點是打造場景化、生態(tài)化的審計業(yè)務和管理應用,是一個可自主成長、持續(xù)升級、靈活可擴展的前臺。轉型后,審計業(yè)務和管理的所有活動都將實現場景化,眾多的應用場景將共同構造一個用戶友好、高速泛在、智能敏捷、彈性開放的生態(tài)。
在應用層的每個場景中,審計人員都能通過對支撐層數據模塊的復用、技術組件的調用、審計要素的組合快速輸出所需審計產品。在整個應用層生態(tài)中,既有場景能夠不斷豐富,新的場景能夠隨時加入,各類場景將不斷擴展并最終覆蓋審計業(yè)務和管理的全流程、全環(huán)節(jié)和全領域,實現對審計業(yè)務和管理的全面數字孿生。
三、轉型的實現路徑
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的重構、重塑和根本性變革特征決定了轉型的路徑需要在宏觀上統籌謀劃、微觀上協同推進,在總體架構穩(wěn)定的基礎上確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不同措施,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不斷豐富、深化和迭代升級。
(一)宏觀上做好架構謀劃
數字化轉型沒有統一的路徑,不同組織的數字化基礎不同,其內部審計的數字化轉型架構也千差萬別。能夠以最低成本推動內部審計業(yè)務、管理數字化轉型并最終實現效率提升、質量提高和價值增值的架構就是最適合的架構。
但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應以中臺的思維搭建新一代審計作業(yè)平臺,破解前臺與后臺的天然沖突;應以場景的思維整合審計作業(yè),實現審計全流程、全環(huán)節(jié)、全產品在特定場景的內嵌化;應以模塊化和組件化思維整合審計要素、審計工具和各類數字化技術,實現要素、工具和技術的遷移復用。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的基本宏觀架構如圖1所示。
(二)微觀上實現協同推進
在數字化轉型的宏觀架構確定后,微觀上需在基礎層、支撐層和應用層三個層面協同推進,最大程度激發(fā)數字化轉型效果。
在基礎層,重在大數據庫、大算力的引入。在大數據庫方面,可采用擴展性較強且相對自主可控的Hadoop數據湖。在大算力方面,鑒于獨立服務器擴展性較差且在審計項目較少時存在較大浪費,分布式服務云架構更具成本和擴展優(yōu)勢。
在支撐層,重在搭建數據、技術、業(yè)務三大中臺。針對常用數據,應預處理為可復用的固定模塊;針對常用技術,應封裝為固定的調用組件;針對常用業(yè)務,解構為具體的要素模塊。特別是在技術領域,應立足業(yè)務需求之本,以成熟技術的引入和整合為主,不過分將資源集中到新技術開發(fā)領域。
在應用層,重在場景搭建。圍繞內部審計業(yè)務的主要場景,實現業(yè)務全流程、全要素、全環(huán)節(jié)和全產品的解構,實現審計活動全過程在場景內的重塑。在搭建步驟上,首先可選擇較為成熟的領域,從審計對象角度進行橫向解構,從業(yè)務領域角度進行縱向解構;其次以審計產品為中心圍繞風險導向對審計對象和業(yè)務領域在場景內通過數字化技術、方式進行孿生重構。
(三)措施上短中長期各有側重
數字化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數字化轉型的效果應在短期、中期、長期均有所體現。內部審計效率的提升、質量的提高、價值的增值,應隨著數字化轉型進程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體現。
短期,應先建立中臺并搭建若干應用場景。在新一代中臺的應用場景下,能夠將原需審計人員多平臺重復操作的工作轉為一鍵激發(fā),將原需審計人員完全手工操作的工作轉為計算機自動加工、主動推介。
中期,應重點推進模塊化、組件化。經過短期的試點和摸索后,中期已有部分較成熟的場景,對數字化所常用的審計要素和技術更為熟悉。在此階段,應將主要的審計活動要素模塊化、常用的審計技術組件化,能夠實現既定場景的自主調用。
長期,應不斷豐富場景、完善生態(tài)。隨著場景的更加豐富,數字化生態(tài)體系更加完備,已經能夠對主要的審計業(yè)務、審計管理等活動實現數字化重構。重復性的常規(guī)項目,將能夠實現標準化工作的自動運行;通用性的審計技術,將能夠實現一鍵激發(fā)或自動推介;固定性的審計模塊和審計產品,將能夠實現自動生成或自主組合。
四、一個可參考的架構
(一)本組織數字化轉型架構
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本組織的數字化進程。以大型商業(yè)銀行為例,A銀行經過多年的數字化轉型探索后,最終確定了通過數字、技術、業(yè)務深度融合對原有業(yè)務、運營和管理模式進行根本性變革和數字化重構的目標。
在后臺,A銀行已建立了自主可控的海量數據庫——大數據湖,上線了龐大可擴展的算力——分布式云服務。在前臺,A銀行將圍繞主要業(yè)務建立100個應用場景并實現90%以上的業(yè)務線上化。
在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探索難以實現既有框架下根本性突破,特別是僅靠傳統技術或工具引入邊際收益快速收窄的現實困境下,A銀行重塑了數字化轉型進程,重構了數字化轉型架構,新確定了重點打造數據、技術和業(yè)務中臺的數字化轉型戰(zhàn)略。未來,將對數據按主題進行歸類,將技術整合后納入“調度室”,在確保后臺強大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滿足前臺靈活個性的敏捷性需求。
(二)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架構
整個組織數字化轉型在對A銀行內部審計數字化提出迫切要求的同時,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可復用的架構。在一定程度上,內部審計作為A銀行整個組織數字化轉型總生態(tài)的一部分,可視為某個特定的場景?;诒窘M織的數字化轉型進程,A銀行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架構如圖2所示。
其中基礎層由數據湖和分布式服務云滿足數據存儲和算力需求,支撐層由數據模塊化、技術組件化、業(yè)務要素化共同打造成新一代審計作業(yè)平臺,應用層將打造五大場景并實現在場景內審計作業(yè)的一鍵觸發(fā)或一點接入。最終,審計作業(yè)將在新的架構下輸出審計產品且能夠實現重復性項目的自動運行、特色項目自主組合后的一鍵運行。
在全新架構下,A銀行重塑的新一代作業(yè)平臺整合了數據、技術和業(yè)務,在數據模塊化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客戶、事件、交易等在內的十大主題模塊,在技術組件化方面已納入OCR文字識別和知識圖譜兩大技術,正在探索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在業(yè)務要素方面已初步實現審計資源調配、審計資料調閱、審計發(fā)現維護等統一進平臺。特別是在信貸、財務、網絡金融、信用卡、運行管理等領域建立起分析模型體系,已納入1400余個模型,為進一步搭建各類應用場景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結語
數字化轉型將激發(fā)內部審計新的活力,實現內部審計方式由抽樣驗證到全量確認的轉變、內部審計作業(yè)由人工現場到線上場景的轉變、內部審計管理由靜態(tài)粗放到動態(tài)精細的轉變。在轉型的過程中,需基于本組織實際,確定好目標,設計好架構,界定好路徑并始終立足數據、業(yè)務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宏觀微觀緊密結合,短、中、長期協調推進。轉型后,新時代的內部審計將推動業(yè)務和管理的全面數字化并實現效率提升、質量提高和價值增值的最終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鮑國明.內部審計為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J].中國內部審計, 2021(1): 7-8
[2]秦榮生.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中的風險管控新模式[J].中國內部審計, 2021(1): 9-11
[3] 周丹,焦烈焱,鄧通,等.金融企業(yè)數字化中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
[4]鐘華.數字化轉型的道與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212AB3A8D7-D576-4F35-8D62-C478A643A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