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曦
對于四年制專業(yè)的同學來說,畢業(yè)季的氣氛可能從大三下就開始了,那時我的朋友圈中幾乎被四個主題所填滿:求職面試、保研、考研與留學。
有人在踏入大學之前就已經選好了賽道,有人在大學躊躇迷茫之后作出選擇。與我同年進入大學的中學同學都于2022年6月本科畢業(yè),而我由于建筑學專業(yè)的特殊性,本科要讀5年,這樣一來,他們都成了我的“學長”。晚一年畢業(yè)的我有機會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同齡人在畢業(yè)選擇時遇到的諸多問題,他們的經歷令我深有感觸和啟發(fā)。
如果大學的前三年被稱為序曲,那么從大四上開始便進入了戲劇沖突的高潮。
在很多同學看來,如能在大三時成功獲得保研推免資格,那么拿到一個滿意的offer會是一件大概率事情,實際不然。從我一位金融類專業(yè)同學的經歷看,事情并非如想象中水到渠成。
這位同學是經濟學院2018級專業(yè)成績排名第二的高分選手,雖然平時沉默寡言,但多個響當當?shù)母傎惇勴検撬M晒ΡQ兄心县斀浾ù髮W最大的自信,學院的老師和同學也將她視為可以沖擊財經類頂尖院校的種子選手。然而或許是她的內斂與不善言辭讓她在面試時沒有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沒能贏得面試官的青睞。幾所學校面試下來,拒信也一封封地到來了。她只好不斷地妥協(xié),心理預期像下臺階一樣逐級下調。
當看到最后一所尚未答復的學校發(fā)布錄取名單時,她再也坐不住了。幾番思想斗爭后,她于當晚9點撥通了學校招生辦的電話。簡單地說明來意后,期待老師會再檢查一下是否遺漏了她的信息,沒想到等待她的是對方確信無疑的一句話:“沒有通知就是沒有錄取?!?/p>
這樣一個意外又非正式的回復打破了她的心理防線,我能想到朋友當時心中巨大的失落和遺憾。雖然幾經周折后,這位同學留在了本校繼續(xù)讀研,但由于學院并沒有為她預留位置,這位曾經的年級佼佼者在擬錄取排名中只排到了第13名的位置。那天晚上她用一篇千余字的文章向自己的保研之旅告別,但同時也為三年后的升學奮斗鼓足了勇氣。雖然不能妄自揣測他人失敗的原因,但我想如果她能在面試中更自信、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她的結局或許會有所不同。
如果沒能獲得保研資格,考研也是一場持久戰(zhàn),且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學校社團另一位我要好的朋友,她的考研經歷深深觸動了我。印象里,她是個愛玩的女孩子,大大小小的演出與出游她從未缺席。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愛玩兒的人,在大三之后就再沒有聯(lián)系過我們,一頭扎進漫長且孤獨的考研復習之中。本想等考研結束之后再和她聯(lián)系,但在考研之前的一個月,她的對話框突然出現(xiàn)在了我的手機上:“人可以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嗎?”
她的問題使我瞬時感到緊張,我該如何回答才能穩(wěn)住她的心態(tài),幫她度過這段焦慮呢?我很清楚她已經復習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連書上的備注都已經記得一清二楚,每一次和她在路上偶遇都只見她背著棱角分明的書包走向教學樓,身邊的人和事都無法打擾到她。也許正是這樣一種自我封閉式的埋頭苦干讓她陷入了焦慮的惡性循環(huán),我想此時是她在“呼救”,除了回答她關于作息的問題,還能幫到她什么呢?如果明年的我也陷入這樣的備考僵局該怎么辦呢?
我先詢問了她的作息狀況,得知她每天學習到凌晨1點并在早上7點鐘起床重復一天的流程。那時距離考研還有一個月,時間裹挾著壓力像海浪漲潮一樣擠滿了她的內心。良好的睡眠成了一種奢侈,因此她決定干脆將睡眠時間推后、起床時間提前,說不定能換自己一個心安。這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tài),我無法否認它是達到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這是我作為一個局外人的優(yōu)勢。我認真且平靜地和她溝通了隨后一段時間的復習安排,客觀地分析她的焦慮;最后告訴她:“守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p>
我的安慰與陪伴給了她足夠的精神支持,后面的備考,她的心態(tài)平穩(wěn)了許多,并在考試時正常地發(fā)揮出了自己的水平。2022年的秋季,她即將入學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她的這段備考經歷也反向激勵了我,使我提前預演了一次自己也可能遇到的備考焦慮。
在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是主角,但線性流動的時間并不會給我們在某個舞臺停留太久的機會。這一群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離開了升學的舞臺,下一批青年還會懷揣著同樣的夢想登臺。目送著伙伴們走向了遠方,我自己也即將走到這個階段。
在高一時我曾作為學校交換生前往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學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交流學習,從那時起我就有了留學的夢想。進入大學后,在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習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西方的建筑學教育與國內的專業(yè)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理念,這也使我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我希望自己能在兩種設計思維中學習深造,形成屬于自己的風格,因此我也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著留學的相關事宜。
但留學是一場豪賭,一位學傳媒的朋友積攢了許多競賽經歷和大廠實習經驗,本以為可以沖刺美國的前十院校卻收獲“全聚德”的結局。雖然看過了別人所經歷的大起大落,心中對成功與失敗都似比以前多了一絲淡定,但隨著畢業(yè)的臨近,我還是會有一些緊張,生怕自己錯過一些重要的信息。
建筑學不能簡單地被劃入工科、理科、文科或是藝術類的專業(yè),它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在運用理性思維時也要考慮到感性體驗和美學維度。在準備留學申請材料時,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需要額外提交一份設計作品集來展現(xiàn)個人的建筑思想,這份作品集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補湊出來的,它考核的是一個建筑學專業(yè)學生對作品設計經年累月的素養(yǎng)沉淀,這也是學校決定是否錄取考生的關鍵。
除此之外,留學準備工作千頭萬緒,我也會有崩潰想要“擺爛”的時刻,但我身邊那些正在努力以及那些度過了這一艱難時刻的朋友們都給了我巨大的力量。自己和他人的經歷都在講述著一個故事:有些山峰縱然看起來高不可攀,但只要開始向上走,總有一天能看到更高的風景。
我想這也是整個青春劇目想要向我們傳達的聲音之一。希望一年之后的我可以感謝此時正在努力的自己。努力會騙人,但努力不會白費。
責任編輯: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