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
作為擁抱大自然的出游新方式,露營在疫情期間火爆出圈,成為休閑度假的“頂流( ⊙ o ⊙ )啊!a”。
黎穎蕓是在朋友圈“洋氣battle”中拔得頭籌的那一位,她每周必帶孩子出門露營,也喜歡到露營餐廳打卡。露營對她來說,更像是少年時代未盡的“過家家”夢——找一處安全又漂亮的地方,暫時擁有一個家,自己動手布置,在這個家中投射自己的品位、情感、格調(diào),獲得儀式感和認同感。
本期《飯桌談資》,就請露營達人和露營餐廳的主理人,一起來聊聊為什么年輕人喜歡這種野趣烏托邦吧。
露營美食,快手和方便操作是靈魂,在野外要用最簡單的炊具和方式,做出最適合分享的食物,所以預制(如腌肉、水果切塊)很重要哦!
材料:橙子一個、西柚一個、百香果一個、青檸檬一個、小青桔三個、蘋果一個、西瓜半個、芒果一個、冰塊若干、日常喜歡的茶感飲品2升(比如說某茶π、某方樹葉、某紅茶、某綠茶)
做法:1.將所有水果切片;
2.加入冰塊;
3.倒入喜歡的茶感飲品,攪拌。
材料: 吐司一包、生菜一棵、煎蛋三個、煎火腿片200克、番茄片若干、沙拉醬50克
做法:1.在蜘蛛爐上預熱三明治烤盤;
2.放一片吐司,在上面依次放上生菜、番茄片、煎好的火腿片、煎好的雞蛋、沙拉醬;
3. 放上另一片吐司,蓋上烤盤,烤上一分鐘即可。
Tips:1.如果喜歡清爽,可以把茶感飲品換成純凈水。2.當季水果就是最好的。
Tips:1.雞蛋可提前在家做全蛋煎或者打碎煎,水煮蛋做三明治也不錯。2.擺放次序可根據(jù)個人喜好。
材料:在家備好的蔬菜(如青椒、土豆、蘑菇、洋蔥等)、提前腌制好的各種肉類(如牛肉、雞翅、雞脆骨等)、黃油一塊、色拉油250克、海鹽50克、迷迭香20克、百里香20克
做法:1.預熱鑄鐵烤盤,中式燒烤加色拉油,西式牛排類加黃油;
2.把準備好的食材放到烤盤上烤,也可以將食材穿在簽子上烤;
3.根據(jù)食材的咸淡,加鹽或佐以迷迭香、百里香等蘸料,烤熟食用。
1.萬物皆可燒烤,生鮮類的提前洗凈備好。
2.注重葷素搭配、顏色搭配,好吃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yǎng)。
3. 準備大號垃圾袋,打包一切人為制造的垃圾,露營過后不留痕跡,文明世界從你我做起。
黎穎蕓:帳篷、復古的天幕、花色的毯子、煤油燈、手沖咖啡、蜘蛛爐、精致便當、燒烤食材、篝火等露營元素雖然洋氣又出片,但價格確實不菲,于是餐飲人順勢而上,替大家準備好了露營社交所需的一切,“露營餐館/咖啡館”成了2022年的網(wǎng)紅餐廳C位。
我常去的威低,就是一家網(wǎng)紅露營餐廳。它有近兩百平的戶外空間,周圍幾棵百年老樹環(huán)繞,枝葉彎曲成一個天然的綠色穹廬,十幾頂帳篷分布,地上鋪滿碎石,隨處可見植物,是100%的城市中的“野外”。陽光從樹葉間的縫隙插進來,大家躺在戶外椅上,吃東西或者聊天,這種狀態(tài)很讓人放松。
黎穎蕓:跨國游、跨省游困難,城市周邊游相對好實現(xiàn)。露營的門檻更低、更容易實現(xiàn),不用做太復雜的準備,無論露營愛好者,還是家里待久了的都市人,都可以隨時體驗一次“遠方”。最關(guān)鍵的是,“露營”的出圖率太高了!對于很多年輕消費者來說,露營風的餐廳簡直是“打卡界的金字塔”,帳篷、綠植、篝火,配上一杯咖啡,可以360度無死角拍照,天生自帶朋友圈話題。
威低:首先是戶外感。這里的戶外是指“逃離封閉”,最大程度地擁抱大自然。露營風門店,目前有這些玩法:純室內(nèi)模擬露營,天臺、小院的半戶外式露營,純戶外沉浸式露營。純戶外沉浸式露營門店,一般開在郊區(qū)的草地上,帳篷、鵝卵石散落在草地上,樹與樹之間掛了一些吊床,顧客可以隨意選擇舒服的位置坐下享受美食和戶外的寧靜。無論何種露營形式,都是在有限的環(huán)境內(nèi)盡可能營造出“大自然”的感覺。
其次是體驗感。這里的體驗感大多是靠露營裝備營造出來的,比較基礎(chǔ)的是桌椅、天幕、復古馬燈之類的。
最后是隨意感。網(wǎng)上有個詞叫做“咖壓”,大概的意思是,沒有認真穿搭+化個整妝,不敢走進一家咖啡店。但“露營餐廳”相反,主要是想給大家一種到朋友家里做客的隨意感,穿個大短褲+拖鞋,也可以來坐一下。
威低:夏季最擔心的是蚊蟲和雨季,做好蚊蟲消殺,可以讓客人的體驗感從60分飛躍到90分。雨季如果沒有做好措施和預防,不僅客人會隨時淋成落湯雞,裝備也可能會遭殃,泡水發(fā)霉變色。別以為露營餐廳是夏季專屬,冬季雖然天氣冷,氛圍感卻很好,在戶外支起焚火臺烤火,也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