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群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陶瓷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媒介和載體,在展示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明等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國際上面,我們國家的英文名稱“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許多的外國友人對中國的了解也是從絲綢之路傳播出去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等等來開始。作為瓷器之中特別的存在,宜興紫砂以其良好的透氣性、可塑性和藝術性,讓我們能夠在飲茶的同時感受到禪茶一味的氛圍之所在。宜興的紫砂藝人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聰慧頭腦和妙手天工,使得紫砂藝術在世世代代的傳承之中,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誕生了許多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
這件紫砂藝術作品《玉如意壺》在繼承紫砂傳統(tǒng)藝術造型的基礎之上,采用了比較實用的紫砂造型設計,腹部鼓起,壺底收攏,流暢的線條和壺鈕的如意造型,吸引著壺友們關注的目光。此壺集合了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壺身寬大,適合各種茶葉的沖泡,壺嘴彎流,出水爽利,自帶弧度,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壺把的設計寬闊有力,自然圈卷。在壺嘴和壺把的端口位置,都有如意紋飾的簡單裝飾,低調內斂而不失精細,壺肩部的一圈圈紋理,宛如蕩漾而展開的漣漪一般,壺蓋嵌入壺口位置,嚴絲合縫,氣密性良好。最值得稱道的是此壺的壺鈕設計成一個玉如意的形態(tài),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旁邊還裝飾有一個小環(huán),把玩起來鈴鈴作響,增加了許多的可玩性和古樸的韻味。在作者設計和制作此壺的過程之中,充分地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希望能夠把玉如意和紫砂完美地結合起來,在美觀大氣的基礎之上,帶給我們更多的實用價值和視覺體驗。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藝術作品《玉如意壺》,一方面它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器型的設計充分地考慮了泡茶的實用性,口蓋的開口也非常適合各種類型的茶葉沖泡;另一方面,在藝術審美的層面也把玉如意的造型融合進來,帶給我們美好的祝福之情,讓我們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更好地去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意,本來是由我們古代人們隨身攜帶的一種撓癢癢的器具逐漸演化而來的,主要的材質一開始是木頭和竹子,后來才使用非常貴重的玉石作為材料,就成為一種形式大于實用價值的裝飾之物,可以凸顯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其中蘊含著的美好祝福之情。如意紋飾多見于我們古代的服飾、建筑等等上面,再加上靈芝、祥云等等元素的共同組合,成為了最為普遍的一種吉祥紋飾,寄托著我們普通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萬事如意的期盼之情。在紫砂藝術之中,如意形式和紋飾的運用非常廣泛,最為熟悉的就是仿古如意,堪稱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在此基礎之上,宜興的紫砂藝人們不斷地去嘗試用多元的形態(tài)來展示如意的特征,于是就產(chǎn)生了許多圍繞如意展開的創(chuàng)作,把原來非常貴重的玉石材質通過紫砂載體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還能夠滿足日常的喝茶需要和把玩欣賞。這件紫砂藝術作品《玉如意壺》在創(chuàng)作的初衷就是希望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吉祥元素如玉充分地展示出來,而且在紫砂藝術的造型之中,也有許多關于如意的題材和設計,作者經(jīng)過多年的反復專研和不斷的臨摹學習,最終通過自己的實踐,創(chuàng)作而成這樣的一件作品,具有非常好的反饋效果,受到了壺友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折射出我們泱泱大國在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從而更好地促進紫砂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結語:在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的大環(huán)境之下,飲茶成為了一種休閑放松和健康生活的自然之選,而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紫砂壺,也陪伴著我們廣大的茶友,成為茶座之上的重要角色,是一種歲月的沉淀,也寄托著人們的思想情感和對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