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聰聰
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該如何利用“作業(yè)設計”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呢?本篇聚焦“《少年閏土》作業(yè)設計使用案例”,詳細地介紹小學高段語文課后服務作業(yè)的設計與使用理念、管理等。
一、深析學情、解讀教材——鋪好作業(yè)設計的基石
(一)深析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主識字能力、同時也具備了朗讀、理解、分析、歸納、感悟、小組合作學習等能力,以此為基礎,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強以上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材解讀
在深析學情的基礎上,我們結合教材中本單元相關語文要素:“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感情?!遍_始進行作業(yè)的設計。
1.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少年閏土》中的“看瓜刺猹”,“四角天空”所代表的舊時代富貴孩子生活背景。這些對“作者對閏土的情感態(tài)度產生”有著密切關系。如果沒有對這些資料的理解,學生就很難對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有深切的理解和體驗。所以,盡管課文在課后“學習提示”中沒有提示“借助資料理解”一類的要求我們還是應該引導學生借助這些資料來閱讀——《教師教學用書》(p214)提出的“教學目標”明確表述:“能抓住關鍵詞句、借助資料,體會‘我’的內心世界”。
因此,在教學前的預習作業(yè)設計中應該有“查找資料”的內容。
2.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感情。
對學生寫人物而言,在于“表達感情”——表達對這個人物的看法、態(tài)度、對這個人內在品質的評價。教材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五年級都有對“寫人訓練”的安排。從教材編排看,本單元側重的是“用表現(xiàn)人物的事例來表達對人物的感情”。教學用書在“單元說明”中提出:“要關注閱讀與習作的關聯(lián)”?!渡倌觊c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兩篇課文,除了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外,都借助場景描寫表達了主觀情感。如課文第一自然段對“看瓜刺猹”中的場景描寫。課后的小練筆明確了學生將進行類似場景描寫的練習。因此在作業(yè)設計當中,要考慮進行此項作業(yè)的設計安排。
二、明確目標、厘清過程——搭好作業(yè)設計的腳手架
明確《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搭好作業(yè)設計的腳手架,豐富作業(yè)設計的內容、層次。
(一)以教學目標為導向
《少年閏土》的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
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胯、拜、廚"等11個生字;理解“一望無際、伶俐、單知道”等詞語的意思。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3.學習課文寫的四件稀奇事,通過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了解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看瓜刺猹”部分。
2.重點學習“看瓜刺猹”,體會“我”心中閏土的見多識廣、聰明能干的形象。
3.學習借助場景表達主觀情感的方法,仿照第1自然段,描寫一張照片呈現(xiàn)的生活瞬間。
鑒于以上教學目標的導向,教師在做作業(yè)設計時,可以做以下嘗試:
(二)以教學過程為補充
1.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業(yè)體現(xiàn)
在第一課時開課之前,已經布置了預習作業(yè)(收集有關魯迅、《少年閏土》的相關資料)??梢栽诘谝徽n時開課導入時,教師引導學生當小老師講解收集的資料,并相機進行補充。這既是對預習作業(yè)的檢查,又是對相關教學目標的落實。
具體的教學設計為:
“課前談話,激發(fā)興趣”:同學們,大家了解魯迅嗎?看過哪些魯迅寫的作品和有關與他的故事……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與我們年齡相仿的朋友。 (板書課題: 少年閏土)課文節(jié)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誰來當“小老師”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
2.詞語積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作業(yè)體現(xiàn)
在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相機地開展對第一課時中學生積累詞語情況的作業(yè)檢測設計。如,“這節(jié)課我們就聚焦看瓜刺猹,在分析課文前,我們先理解‘一望無際’、‘伶俐’‘單知道’的意思(用連線的方式)”為提高課堂效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達成檢測目的。
三、重視評價、及時反饋——建好作業(yè)設計的操作臺
教師可以利用延時服務課程,借助信息技術,進一步對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反饋。例如: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基礎性作業(yè):完成課后小練筆。(照片凝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瞬間,從你的照片中選一張,仿照第一自然段寫一寫。)
學生小練筆題單可以設計為:
學生完成小練筆后可以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可以借助問卷星等信息技術及時得到作業(yè)情況的一個反饋。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一定要做好以下三步即:深入地了解學情、認真地解讀教材;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進行作業(yè)的分層設計并注意評價、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