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雙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受新課改影響,小學語文教師開始逐漸注重提升閱讀能力的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批注式閱讀教學是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批注閱讀,養(yǎng)成自主閱讀和批注的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改善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批注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語文閱讀理解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于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重點,詞句、難點內(nèi)容、情感敘述等進行標注和總結(jié)。在批注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加深入地思考,理解文章中心內(nèi)容,在揣摩文義和查找重難點的過程中可以增強閱讀理解體驗,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率閱讀活動的開展。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語文閱讀活動指導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的特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批注方式,進而緊抓文章中心思想,深入理解重點難點內(nèi)容,實現(xiàn)閱讀情感的有效突破。
一、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現(xiàn)狀
批注式閱讀教學就是將批注融入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使用一些簡單的符號和語言文字在文本中進行標注解釋,將其自身的閱讀體會標注在旁邊,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跡和記憶。
現(xiàn)如今的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時,由于教學方法不夠全面,導致小學生沒有完全領會批注式閱讀,所以不能完全發(fā)揮出批注式閱讀教學的作用。教師在授課時,直接將感受和體會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上標注出來,這種方法是不對的,每個人的體會和感悟都會有所不同,教師的感悟不應該代替學生的思想。
二、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一)預習批注,提高閱讀效率
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預習環(huán)節(jié)需要著重注意。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同學們利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將第一次閱讀發(fā)現(xiàn)的生字詞語或疑問點進行有效標注,也可以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和關鍵性詞語進行批注,將自己領悟深刻的部分句子做好標記,并且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寫在空白地方。在標注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同學們分類進行標注,尤其需要規(guī)范使用標注符號。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預習批注的任務。引導同學們將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的13個生字詞語在文章中進行批注,并且對單個生字進行組詞標注在文章相應的位置。進而通過學生預習朗讀來批注課文中講到四件稀奇事,認真批注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的描寫,深刻體會作者筆下閏土是怎樣的一個農(nóng)家少年,進而通過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等多方面人物特點的描寫來體會魯迅對于勞動人民熱愛的情感。引導同學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進行批注,也可以高效率地促進學生預習活動的開展,幫助他們集中精力獲取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預習批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告訴同學們批注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在批注內(nèi)容的旁邊加上自身的理解或感悟,以便在后續(xù)學習的時候能夠?qū)崿F(xiàn)突破。
(二)示范引導,提高學生批注式閱讀的頻率
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在閱讀過程中,要個性化地理解文本,只要有所觸動就可以作批注,具體可以圍繞優(yōu)美詞語、生動句子、精彩段落作批注,也可以圍繞題目、結(jié)尾、主要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點、表達方法、寫作特點、思想感情作批注,還可以圍繞單元導語、閱讀提示、課后習題等內(nèi)容作批注。學生應合理使用批注符號,批注的語言既要簡短精練,又要通順完整,還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此外,批注不應流于形式,要一目了然,針對文中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則無需批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批注式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片段進行分析。如教師在講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首先對文章的第四、第六自然段進行批注,然后在全班進行分享展示,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其他學生所作批注的內(nèi)容,能夠從多角度理解文章。然后教師再與學生進行交流,并了解學生在批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還應據(jù)此給予學生必要的補充批注,從而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批注式閱讀課堂。
(三)課中批注,引導學生文心相融
閱讀是學生與作者心靈相互溝通,情感相互共鳴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不僅要批注其文章深意、內(nèi)涵,更要身臨其境走入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批注其文本的存在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更深入走進文本,從“識”到“得”,再從“趣”到“悟”,以此讓學生能夠“心隨筆動,趣從文生”,讓學生在教學目標要求下,批注自己最真實的體驗心得。
一方面,可以從文章的整體上感知。以《觀潮》為例,首先是要讓學生整體閱讀全文,把握作者筆下的“錢塘江大潮”有何特點,學生自主閱讀也不難發(fā)現(xiàn)大潮的浩大聲勢。教師再給予引導,“大潮來時,其遠景如何,近景如何,大潮結(jié)束,江水如何,作者用了怎樣的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等”。學生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能夠很快找出相應的句式描寫。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深入了解,真正地走進文本,品讀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浩大聲勢”。其實,整體感知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文本內(nèi)容中的句式語言描寫進行整體上的批注,以此產(chǎn)生聯(lián)想與想象,并能夠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去感知、體會其中的韻味,以此批注出文章描寫趣味。
三、結(jié)語
批注閱讀方法可以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閱讀和批注可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理解能力。在對內(nèi)容進行批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批注的方法進行有效指導,引導同學們能夠恰當運用批注符號進行合理標注,從而積累豐富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便于今后再次復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陸陳紅.淺析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J]. 科學咨詢, 2020(2):1.
[2]尹楊平.隨文而批 隨感而注 ——淺談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 少年寫作, 2021(28):1.
[3]賈秀梅.探究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的教學策略[J].中華傳奇, 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