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雅亭
摘要:在我國中高中閱讀教育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重視的今天,一些新的閱讀形式如主題閱讀、群文閱讀、比較閱讀等都出現(xiàn)在了語文教學中。小說是中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雖然中學語文小說閱讀課的閱讀形式多種多樣,但總體效果并不顯著。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課堂教學
【前言】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將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劃分為四個層面: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小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肩負著我國中高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素質培養(yǎng)任務。因此,在日常的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小說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小說的閱讀教學之中,使其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為了適應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提出了一種以學生主體為中心、以自主探究為出發(fā)點的閱讀策略,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在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深入閱讀、理解、感悟閱讀、品味閱讀。
一、高中語文小說的相關閱讀
最近有一項研究指出,中學語文的小說閱讀應與學生的記敘文寫作相結合,應善于引導學生發(fā)掘其所蘊涵的感情,并善于發(fā)掘其背后所反映的人物形象。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因此,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他們會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來詳細地解讀作品中的人物,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出自己的獨立思維。
二、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與普通的文學作品不同,它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情感的表達也更為充分。因此,在進行小說閱讀教學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教科書中對小說的理解過于偏頗
在閱讀小說時,更要掌握完整的內(nèi)容,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條,并從中找出與之相關聯(lián)的資訊,從而深刻地分析角色的情緒?,F(xiàn)在的課本上,只有一些關于小說的注解,只有一些罕見的文字,以及一些關于人物和環(huán)境的描述。
(二)陳舊化的教師教育模式
一些語文老師在進行長篇小說的教學時,往往會因循守舊,只注重對閱讀技巧的掌握,而常常采取“三段式”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去剖析小說中的三個元素??梢哉f,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們并沒有真正地掌握小說的內(nèi)容,只是“被迫”地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從而影響了他們的閱讀時間。
(三)小說閱讀被邊緣化
因為高中生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一些老師深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對長篇小說的閱讀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層,而不是深入研究,覺得只要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就可以了,這就造成了原本精彩的作品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三、小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加強個人閱讀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的活動,要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領悟、體驗、品味。閱讀過程是讀者填補、充實、升華、完善的過程,是讀者對作品中的不確定因素、不確定因素的過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個體化的體驗,使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審美知識,發(fā)掘美,欣賞美。比如對孫犁的《荷花淀》的研究,過去的研究多集中在對其思想內(nèi)涵的剖析上,認為它是對白洋淀人民團結一致、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斗爭的贊頌。其實這部戰(zhàn)爭片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所包含的人、景、人的美。閱讀這部充滿人文氣息的作品,不但可以喚醒人們對純粹的美的渴望與渴望,還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美好的憧憬。
2.全面掌握,突出重點
教師應全面掌握教學內(nèi)容,明確教學目標,由淺入深,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新課標的中學語文小說文體,囊括了古今各時代的古典名著。例如,魯迅的作品,對學習的要求就不一樣了:《祝?!返哪康氖且獙W會欣賞人物的形象和語言,尤其要對人物的豐富個性特征和發(fā)展變化進行分析,注意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三者的關系;《藥》一書的研究焦點在于其題材與結構,與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寫作意圖相結合,從對人物的切身體會入手,全面、具體地分析。
3.課外拓展
當代中學生肩負著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生已有一定的人生經(jīng)歷,因此,在課堂上閱讀小說是不能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完成了小說的課堂教學后,要對學生進行延伸閱讀:可以橫向延伸,老師挑選出一些有同樣想法的作品,讓他們進行對比和欣賞,從而加深對這種思想和感情的了解;還可以進行縱向深入的閱讀,讀一本作者的專輯或整本書,尤其是教科書中僅有的節(jié)選部分,由課堂上的閱讀擴展到課外的閱讀,引導學生去讀原文,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同時進行寫作練習,可以是文字閱讀,可以是電影的觀后感,可以是演員的心情,可以是對角色的命運的延續(xù),可以是一個新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4.開放的課堂教學
(一)多元化的闡釋,促進探究
以往的小說閱讀課主要是由老師講授,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和理解的對象。在整體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養(yǎng)成對小說的單一、模式化的欣賞習慣。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還限制了他們對原文的理解,最終提高的效果并不顯著。在單元整組教學中,進行多元解讀,即在閱讀課上,老師針對學生的預習進行點撥,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理解。
(二)注重語篇,注重內(nèi)容的回歸
由于小說的閱讀題目比較密集,所以小說的閱讀命題也就有了一定的規(guī)律性,就算是高考的小說,也要緊扣著課文,圍繞著三個元素,以及小說的主題來設置題目。掌握理解文本的途徑,是提高學生小說閱讀成績的關鍵。倡導多元閱讀,并非要讓學生們?nèi)缑擁\野馬般自由攀爬,而應立足于小說文本。
結語:總之,培養(yǎng)小說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單靠課堂教學是不行的。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促使他們自發(fā)地進行閱讀理解。
參考文獻:
[1]申君瑋.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上),2021(6):137-138.
[2]溫圣華.關于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研究[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8(12):37.
[3]張東霞.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J].教育界,2016(4):113-113.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6.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