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七
叢林穿越、戶外徒步,越野北京,從黃樓院長城開始。
在不出京的日子里,我們用越野的方式,探索北京,在京郊尋找和享受越野的樂趣。
黃樓院長城位于北京昌平和河北懷來交界處,全長8k m,是北京界內(nèi)平均海拔最高的長城段,其烽火臺被當?shù)厝朔Q為“高樓”,海拔1439.3m,是北京界內(nèi)海拔最高的烽火臺。
這段長城呈西南至東北走向,西連長峪城所在的高樓和圓樓長城, 東北連接陳家堡長城。
北京地區(qū)的長城大多都是明朝修建的,但黃樓院這段始建于戰(zhàn)國末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時屬燕國。燕長城在明時有過修補,但其構(gòu)造劣于明長城,臨近高樓加固過,沿線分布有十幾座敵樓。
發(fā)生在這里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是在1937年,就是那場英勇悲壯的南口戰(zhàn)役,這一戰(zhàn)役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三個月亡華的妄想。至今,附近的村民還時不常撿到當年的武器碎片、飛機殘骸。
而黃樓院之所以在北京的戶外圈、越野圈很受小眾群體的追捧,不僅是因為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長城的壯觀和歷史的滄桑,還因為在這段長城腳下有數(shù)條越野路線,只有硬派越野車在這里可攀援而上,而最后的約1.5k m只有徒步才能到達長城城墻烽火臺處。
從市區(qū)出發(fā)白洋溝方向,抵達后翻過幾道酷似西藏的胳膊肘彎,在山清水秀的峽谷里走上三四千米就能看到“黃樓院”的牌子,跟著指示牌上山即可。
黃樓院其實還是個村名,跟長城腳下的很多村落一樣,村民們都是千百年前建造長城、守衛(wèi)長城的將士們的后代。但在上世紀80年代,整個村都“出山”遷移出去了。這附近的山頭也已經(jīng)被人承包做生態(tài)旅游,所以這里不存在越野穿越或戶外活動的“合理性”的問題,但白羊溝本身是有森林防火戒嚴期的,這個要注意。
另外,野外活動切記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盲目挑戰(zhàn)。
我們在夏初的季節(jié),分別在晴天和雨霧天各來了這里一次,風景體驗都極佳。但推薦在晴天來此,雨霧天氣來此越野徒步的安全隱患較大。
晴時,登頂后極目遠望,可見被青綠覆蓋的群山環(huán)繞,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雨霧天氣,是猶如置身原始迷霧森林一般的探險,平原不常見的植被更是平添了許多神秘感。
此外,山里有很多杏樹,果子已經(jīng)不小了,還有桑葚、桃子等瓜果,再過一個月到此地采摘露營、消夏避暑是京郊野游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