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康
無比隨和,有求必應,我是人群中的大好人??墒牵瑸槭裁次疫€是覺得不對勁?習慣性地說“好”,真的有讓關系變好嗎?從自編自導自演的“好人緣”舞臺上走下來,我進入了“討好”的迷宮……
Part 01“你最好了”真的好嗎?
“啊,今天怎么晚了幾分鐘呀?謝謝小悅啊!”
“是晚了一點,你們快吃吧,不然老師要來了。”小悅皺眉苦笑著,匆匆給身邊幾個同學分發(fā)早餐。發(fā)完后,渾身冒著熱氣的小悅才坐下來整理自己因狂奔而凌亂的頭發(fā),以及一把零錢。
“小悅最好了!”聽到別人這樣夸自己,小悅覺得很滿足??墒峭蝗婚g,她嗅到書包里隱隱飄散出來的油膩味道,沒忍住皺了皺眉頭。小悅不由得感到疑惑:“明明一開始只是幫同桌帶個早餐而已,明明我自己都睡不夠,明明最不喜歡書上沾到油漬……但事情是怎么變成現(xiàn)在這樣的呢?”
將自己的需求遠遠地排在他人的需求之后,總是不自覺地想討好、取悅他人,力求得到每個人的肯定和喜愛——小悅很可能陷入了“討好者模式”的怪圈,在背后操縱著一切的可能是“低自尊”。低自尊操縱下的討好是一種行為傾向,不易被自己覺察。遇到以下情境時,你會如何理解并選擇呢?
#1.好朋友小佳這周第3次向身為科代表的你求情,希望向你借作業(yè)抄一下,此時你會:
A.覺得沒什么大問題,隨手抽一份“幸運同學”的作業(yè)給小佳
B.覺得不太好,但是如果不給,她一定會說自己不講義氣,于是勉強把自己的作業(yè)給她
C.不直接把作業(yè)給小佳,但會問一下“你已經好幾次沒完成作業(yè)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2.小藝說要找另一個朋友一起吃飯,結果你吃完飯回來時,發(fā)現(xiàn)小藝一個人獨自在位置上發(fā)脾氣,此時你會:
A.感覺有些奇怪,會想“她是不是被放鴿子了”
B.感覺有些奇怪,會直接去問小藝那是什么情況
C.感覺有些不知所措,會想“是不是因為我沒等小藝,我要不要去給她道歉”
#3.這天上完歷史課,課后你聽到有同學拿戰(zhàn)爭開玩笑,還尋求你的回應,其實你心里很反感,此時你會:
A.雖然很反感,但也不想明確提出反對意見,打算出去上廁所避開
B.直接讓他們閉嘴,表示“你們拿戰(zhàn)爭開玩笑很low”
C.雖然很反感,但也不想強烈地表達鄙視,會比較委婉地提醒“這樣講不太尊重被戰(zhàn)爭影響甚至失去性命的人”
#4.周末去剪了頭發(fā),到學校后,有兩個同學都說現(xiàn)在的發(fā)型很適合你,此時你會:
A.感覺挺開心的,看來這次的Tony老師很不錯
B.感覺有些開心,但她們夸我只是因為平常我對她們比較溫柔、有耐心吧
C.感覺有點開心,但更多的是不自在,自己看著覺得沒有太多變化
#5.朋友小秉約你周末去玩密室逃脫,但事實上你只想在家好好休息,此時你會:
A.感覺自己拒絕會對不起小秉,只好含含糊糊地答應了
B.說明自己的安排,直接說“我不想去”
C.采用“拖”字大法,先穩(wěn)住,告訴對方“周末再說”
正如測試中部分選項所呈現(xiàn)的,除了討好,低自尊的人往往還有自信不足、常感生活失控、以己之短丈量他人之長、不能接納贊美、恐懼失敗、遵循他人意見而不敢與之相悖等特點。
Part 02被困在討好里的人
小悅是大家眼中最“nice”的同學,因為她“很無私”“很善良”“很樂于助人”。小悅也希望自己能跟大家打好交道,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這份期待正是小悅給自己戴上的枷鎖。
小悅幾乎從不拒絕周圍人的請求。雖然因此擁有了好人緣濾鏡,但她也遇到過一些讓自己極度不適的事。小悅午休時愛聽音樂,因此隨身帶著音樂播放器,雖然東西本身不算貴,但長久的陪伴讓小悅對它很有感情。即便如此,當有人開口借時,小悅還是忍住不情愿,借給了對方。可好幾天過去了,對方都沒還回來,害怕引起不滿,小悅即便難受也沒有直接開口向對方詢問,直到后來,對方告訴小悅,音樂播放器在第二天就被水打濕了,出了故障。小悅又氣又煩躁,忍不住說了一句“東西借給你,你怎么這么不負責任”,沒想到對方瞬間沒了歉意,說“你以前也借給過別人啊,我又不是故意的”??嘈木S系的好人緣濾鏡因此碎了一些,小悅忍不住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1.低自尊狀態(tài)下的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一個人關于自我的核心評價,低自尊狀態(tài)下的核心信念往往是“我不好,也不值得擁有好的事物”。比如小悅總是討好或取悅他人,希望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而一旦有人對她不好,她就可能焦慮、痛苦,認為自己還需要對對方再好一些,從而可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這樣的核心信念與負面經歷有關,而且來源深遠、不易覺察和改變。伴隨著低自尊,我們可能不斷加深對自我的偏見。當表現(xiàn)得不好時,低自尊者可能傾向于認為“我果然這么差勁”;當表現(xiàn)得還不錯時,低自尊者可能傾向于認為“只是運氣不錯罷了,下次我還能如此走運嗎”??傊妥宰鹫邥雨P注符合自己負面預期的信號,忽略超出負面期待的事實。因此,他們對于他人的贊美和肯定也難以接納,認為對方只是客氣或者對自己有“美好的誤解”。
2.負面的童年經歷是低自尊的土壤
負面的童年經歷很大程度上會形成“低自尊土壤”,缺乏愛與接納的家庭氛圍可能會讓人給自己的能力打上消極烙印?!安缓煤帽憩F(xiàn),就沒人愿意跟你玩!”小悅深深記得爸爸說的這句話,也一直在爭取“好好表現(xiàn)”以獲得肯定和愛。由于常體驗“有條件的愛”,表現(xiàn)不好時,不僅會失去曾獲得的肯定,還可能被懷疑和責怪,所以為了維持好的體驗,小悅可能會習慣性地以“討好”進行應對。
好在這并非無解的難題,直到成年后,與父母、朋友、戀人的互動模式都會持續(xù)塑造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在這些過程中,如果能被溫柔地接納和關愛,打破討好模式的惡性循環(huán),低自尊的核心信念得以松動或改變,我們就可能被“治愈”。但如果持續(xù)被糟糕對待,則會讓低自尊者更加堅定“唉,我果然不配被愛”的想法。
Part 03如何走出討好迷宮
無底線地對人好,有利于提升自我形象,維護人際關系,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實際上,一直主動迎合,一味忍讓,當你無法滿足他人的期待時,會更容易遭受關系的“反噬”。而且在無形中,你還替他人承擔了許多本應由他們自己承擔的責任。深陷討好漩渦的低自尊者,長期處于將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視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超負荷狀態(tài),常常感到精疲力竭。要做點什么才能讓自己走出討好的迷宮,恢復對生活的掌控,重獲恰如其分的自尊呢?
1.守住底線,建立邊界
討好他人時,往往會做出沒有底線的退讓,犧牲自己的需要,自我的邊界也很容易被突破。為自己建立一個健康的邊界是討好者走出迷宮的必修課。放心,邊界不僅不會讓你變得“不受歡迎”,反而會讓你和身邊的人都更覺輕松自在。它就像一把尺子,幫助你把握讓渡的尺度。我們關心和愛護一個人,愿意主動為對方犧牲和付出并沒有錯,但在此之前,請你一定要先想清楚“哪些是我絕對不能接受的底線和雷點”。一個頻繁觸碰他人底線和雷點的人不懂何為尊重,也不值得你一味去付出。
2.以積極的自我對話鞏固邊界
為什么總忍不住討好他人呢?討好本質上是不認可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于是希望借討好來換取他人的肯定和喜愛。下一次,在感到不安和焦慮,忍不住想要突破自己的邊界時,不妨和自己進行一些積極的自我對話練習:“我不必總是滿足他人的期待或要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選擇幫助某些人?!薄拔也⒉幌M麆e人喜歡我只是因為我?guī)退麄冏隽撕芏嗍?,我希望大家認可的是我這個人。”“如果我?guī)椭藙e人,我希望他們會感激我的努力?!?/p>
3.練習拒絕,堅定說“No”
討好者的角色,或許已經讓你習慣了回答“好的好的”,卻難以迅速意識到,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你正在過度消耗自己。練習拒絕,學會說不,會讓你的生活輕松很多。如果仍舊難以拒絕,不妨多多練習下面這些表達拒絕的小技巧——
●不要立刻回復,而是為自己留出思考和選擇的時間:“我看看再回復你。”
●提出折中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回復“Yes”或“No”:“明天我沒法幫你帶午餐了,要不我替你問問××吧?!?/p>
●把拒絕放在恭維話之間:“你上次寫的東西都被老師夸獎了,這次的××我?guī)筒涣四懔?。你把平均水平拉太高,只有你自己才能超越自己!?/p>
4.是時候取悅一下自己了
總在討好別人的你,是時候照顧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了?,F(xiàn)在,為自己準備一份“關愛自我活動清單”吧:列出至少十項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滿足的小事,比如“做一次按摩”“去一次旅行”“看一場電影”“讀一本喜歡的書”“穿一雙彩色的襪子”等。
當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出現(xiàn)時,及時拿出你的“關愛自我活動清單”,從中挑選一兩件事,行動起來,學著像取悅他人一樣好好地取悅自己、照顧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