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紅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性?。儆谝环N存在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能夠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的慢性疾病。疾病發(fā)生同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相關,具有較高的致殘率以及病死率。高血壓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同時其還是導致腦血管意外以及腎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當前臨床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數量較多,同時伴隨呼吸困難程度的增加,患者肺功能降低程度也較為明顯[1]。故而對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管理尤為重要。由于疾病病程長,因此開展自我管理對改善疾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本文對實驗組患者實施自我管理干預,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就研究相關內容作出以下報道。
選擇在本院開展慢阻肺伴高血壓治療的82例患者為研究主體,治療時間開始于2019年11月,結束于2020年11月,依據隨機投擲骰子單雙數字法將其分成常規(guī)組(41例)以及實驗組(41例)。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在開展臨床檢查后均被確診為高血壓、慢阻肺[2];(2)患者及其家屬知情,自愿簽署醫(yī)療文書。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患者[3];(2)存在慢阻肺或高血壓單一疾病者;(3)患者存在嚴重精神功能異常情況,正常言語無法順利溝通者;(4)依從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者。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專家在審核研究內容后表示準許通過。
予以常規(guī)組患者基礎護理,由護理人員為患者開展慢阻肺以及高血壓有關內容介紹,主動同患者交流,為其開展心理疏導,并遵醫(yī)囑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等。
予以實驗組患者基礎護理以及自我管理,其中自我管理內容包含:(1)慢阻肺康復護理,①腹式呼吸,指導患者呈坐位或站立位,其中一手置于腹部,另一手置于胸前,要求吸氣時腹部膨起,呼氣時腹部下陷。②縮唇式呼吸,指導患者呈站立位或坐位,通過鼻吸氣,嘴呼氣,并在呼氣時將嘴縮呈口哨狀,緩慢吐出余氣,要求呼吸比維持在2-3:1,每日2-3次,每次10-15min。③咳嗽練習,深呼吸五次,正常呼吸5次,用力呼氣5次,正常呼吸5次,咳嗽2次。④開展全身呼吸操,指導患者開展爬樓梯、下蹲、擴胸、握拳以及抬頭等動作,每日2次,每次15-50min,以患者無疲勞和呼吸困難為宜。⑤調整姿勢,將1個軟枕放置在患者腰脊部,將3-4個軟枕放置在患者頭部,確保其脊柱呈挺直狀態(tài),膝部微曲,附身前傾坐姿。護理人員在教授患者上述康復措施后,指導其在出院后進行自我鍛煉。(2)高血壓自我管理,通過定期開展健康講座為患者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內容有高血壓防治、自我管理內容、飲食調節(jié)、自我監(jiān)測血壓、體重管理以及運動管理等。可安排一名護理人員全程負責對患者開展進行健康宣教,確保患者能夠熟練掌握高血壓自我管理內容。制定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手冊,手冊內容包含高血壓相關知識以及自我管理記錄表格,護理人員教授患者正確填寫表格的方法,可在每次監(jiān)測血壓水平后將數值正確填寫在相應位置。告知患者在復查時攜帶手冊,以便醫(yī)師及時掌握其血壓水平。
(1)對比兩組一般資料。(2)對比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血壓水平。(3)對比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4)對比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情況。選擇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F-36)[4]開展判斷,得分為100分,最終得分同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呈正比。
在本次研究中,數據均使用SPSS22.0軟件開展計算,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表達,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達,實施χ2檢驗,當檢測結果顯示P<0.05時,表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慢阻肺病程、高血壓病程以及文化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組別例數(n)性別年齡(歲)文化程度女男常規(guī)組實驗組χ2/t值P值41 41 15(36.59)16(39.02)26(63.41)25(60.98)本科以上2(4.88)1(2.44)大專和本科8(19.51)9(21.95)中專和高中13(31.71)14(34.15)初中及以下18(43.90)17(41.46)0.052 0.820 68.32±4.05 68.40±4.10 0.089 0.929慢阻肺病程(年)10.28±2.11 10.32±2.15 0.085 0.932高血壓病程(年)6.32±1.15 6.35±1.18 0.117 0.907 0.458 0.928
干預三個月后常規(guī)組患者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水平均高于實驗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血壓水平差異(±s,mmHg)
表2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血壓水平差異(±s,mmHg)
注:*P<0.05(表示同組干預前后比較)。
組別例數(n)舒張壓 收縮壓常規(guī)組實驗組t值P值41 41干預前95.63±2.38 95.70±2.43 0.132 0.895干預后85.16±1.88*80.03±1.39*14.049 0.001干預前150.36±3.87 150.42±3.90 0.070 0.944干預后134.72±2.26*120.69±2.03*29.572 0.001
干預三個月后常規(guī)組患者第一秒呼吸量以及用力肺活量水平均低于實驗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差異(±s,L)
表3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差異(±s,L)
注:*P<0.05(表示同組干預前后比較)。
組別例數(n)第一秒呼吸量 用力肺活量常規(guī)組實驗組t值P值41 41干預前1.45±0.32 1.49±0.35 0.540 0.591干預后1.68±0.41*1.98±0.46*3.117 0.003干預前2.01±0.42 2.04±0.43 0.320 0.750干預后2.43±0.56*2.96±0.72*3.721 0.001
干預三個月后常規(guī)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低于實驗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差異(±s,分)
表4 干預前以及干預三個月后每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差異(±s,分)
注:*P<0.05(表示同組干預前后比較)。
組別常規(guī)組實驗組t值P值例數(n)41 41干預前63.25±5.11 63.30±5.17 0.044 0.965干預后80.69±7.21*87.96±7.39*4.509 0.001
受到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的影響,使得臨床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數量逐漸增加。相較于單純慢阻肺患者,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病情變化快,并且發(fā)生嚴重低氧血癥以及呼吸功能衰竭的風險更大[5]。對于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而言,由于疾病病程長,因此康復治療時間較長。在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極易因自我管理能力差而出現依從性下降等情況,導致疾病反復發(fā)作,給疾病預后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臨床將探尋何種有效的干預措施作為研究重點。
受到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會出現明顯下降,僅采取基礎護理,在提升其生活質量水平方面效果不佳[6]。本次研究中,干預三個月后,在血壓水平方面,實驗組相較于常規(guī)組顯著下降;在肺功能水平方面,實驗組相較于常規(guī)組明顯提升;在生活質量水平方面,實驗組相較于常規(guī)組顯著提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結果可知,對患者實施自我管理,通過指導其開展自我呼吸訓練,教授腹式呼吸、縮唇式呼吸以及全身呼吸操,能夠提升胸廓順應性,進而提高肺通氣量,改善膈肌痙攣情況,保障膈肌正常收縮,同時還可提升呼吸肌耐受性,避免出現氣道阻塞情況,可一定程度上延緩疾病發(fā)展[7]。對患者實施姿勢調整,能夠協助其緩解疲勞。開展咳嗽訓練可顯著提升患者最大呼氣流速,有利于痰液排出,避免頻繁發(fā)生肺部感染情況。另外,開展高血壓自我管理,患者對自身高血壓疾病的管理水平會伴隨學習相關知識而有明顯提高。患者能夠正確認識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自我監(jiān)測血壓的方法,通過使用自我管理手冊,能夠使患者自我管理更加規(guī)范,因此能夠獲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患者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8]?;颊咴陂_展自我管理后,血壓以及肺功能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生活質量水平也有明顯提高。
綜上,慢阻肺伴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管理,能夠降低血壓水平,提升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水平,發(fā)揮一定干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