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30多年前,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當新任語文老師開始講課時,我驚奇地發(fā)現,這位年近五旬、頭發(fā)花白的邵老師竟然發(fā)出的是“電影上的聲音”。這種柔美而抑揚頓挫的聲音把我迷住了。從此,我課上專注地學習邵老師的發(fā)音,課余時間偷偷模仿練習。就這樣,夢想的種子深深埋入我心靈的土壤。
中考填報志愿時,我堅定地報考了潢川師范學校。3年后,我站上了講臺。我的稚嫩、我的傻氣、我的笑意在新縣陳店山背村小綻放出別樣的光芒。我沒有浪費時光,一直在生我養(yǎng)我、允許我在三尺講臺小試身手的家鄉(xiāng)工作了8年。后來,我走進了縣城學校。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老師,沒有大起大落的經歷。但我認為,我的每一天都不一樣,因為學生不一樣。而夢想,一直都一樣。
我小小的夢想——桃李滿天下
我的座右銘只有5個字——桃李滿天下。對每一個學生,我都盡自己所能“栽培”“灌溉”“施肥”“拔高”。多年來,我一直像園丁一樣在自己的“責任田”里忙碌。我常常對學生說:“你的成績可以有高低,但道德水準和做人標準不能放低。認真做人,健康長大,你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許多學生成家立業(yè)后還常常和我聊天,許多家長多年來把我當作朋友。
我大大的堅持——每日讀書
每天,當我放下工作和家務,最幸福的就是拿起一本書來讀。我讀書不講求實用。這在一段時間里確實影響了我的專業(yè)成長,但我領略了一些大家大作的風采,也欣賞了一些新秀新作。我和學生之間的代溝也通過讀書被填平。課堂上,我對文本的解讀因為不拘一格、與時俱進而備受學生歡迎,寫文章也能隨手拈來?!昂米x書”成了我的閃光點,我成了學校詩社的班主任,擔任文學閱讀會的導師,負責編選優(yōu)秀作文集,還策劃和主持了幾場大型讀書活動……我知道,這些都是讀書的饋贈。
不停地行走——學習的人最美
在教學教研上,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行者”。我不放過線上線下各種培訓活動,主動積極尋找與名師交流的機會。我參加了多年的“國培”學習,每年都在酷熱的暑假參加各類培訓活動。但我從不叫苦、不推脫,每次學習都全心投入,結束后認真總結反思。多年的學習培訓、反思成長,使我有了自己的教研成果,還得到了與眾多名師同臺的機會。在與教育專家的交流合作中,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動力。我經常對自己說:“在教學中,只有不滿足、不懈怠、不停地行走,才能遇到更美的風景?!?/p>
20多年的教書生涯沒有讓我產生“教夠了”的感覺。在一次公開課的評課環(huán)節(jié),一位老師感慨:“朱老師40多歲了,站在講臺上的狀態(tài)還像一個18歲的小姑娘,真讓人震撼?!币苍S,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吧!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