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城
中圖分類號:G835?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4-224-02
摘? 要? 蹦床項目包含的內容比較復雜,并且難度系數(shù)也比一般運動項目要高一些。就專業(yè)運動員而言,在其職業(yè)生涯當中掌握所有高難度動作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專業(yè)運動員也需要按照自身性格特征,積極進行訓練學習,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能力和技巧。運動員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熱愛和追求也存在差異,很多年輕運動員喜歡挑戰(zhàn)高難度動作。眾所周知,復雜動作和表演都是由基礎性動作演變而來的,因此加強基礎動作的訓練能夠有效提升技巧和能力。
關鍵詞? 青少年蹦床? 基本技術動作? 訓練方法
蹦床起源于歐洲地區(qū),距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我國蹦床運動起步較晚,發(fā)展時間也比其他國家少很多,很多專業(yè)技術和高難度動作都不是十分了解,蹦床作為一種競技類運動項目,需要不斷練習和鞏固才能達到提升目的,只有通過訓練才能掌握蹦床技巧和復雜動作。就大多數(shù)運動員而言,基礎動作的訓練必不可少,在很多大型賽事中運動員表現(xiàn)不佳與基礎薄弱有關,這也充分展示出基礎動作的訓練和加強對蹦床運動的意義有多大。
一、蹦床基本技術概述
蹦床基本技術主要體現(xiàn)運動員的熟練度和專業(yè)水平,它能透過競技賽場看到運動員的實力和發(fā)展空間。就蹦床運動來說,基礎性訓練意味著基本技術的鞏固和加強,蹦床運動給運動員的考驗是比較綜合的,它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充分的體能力量?;A性訓練能夠增強這兩種影響因素。運動員動作越規(guī)范精神狀態(tài)就越好,在競技場上獲得的成績也越高?;炯夹g涵蓋了一些基礎動作和關鍵動作,是每位運動員需要掌握并熟練的內容。運動員對基礎動作越了解越能發(fā)揮出相應技術優(yōu)勢。蹦床運動基本技術包括:以橫軸為中心的單周空翻,該項目又包括身前、屈體前和直體前以及團身后等多個內容。其次是以縱軸為中心的各單周轉體動作,還有腹和背彈技術等。蹦床運動中需要詳細了解床體的張力和彈性,方便運動員進行自身動作的調整和規(guī)范,從而提高蹦床表演的連貫性和流暢度。
蹦床運動起源于歐洲,距今已有六十年左右的歷史,它在二十世紀末被正式列為我國的體育項目,在隨后幾十年的時間里我國運動員和教練都付出艱辛與努力,我國蹦床運動逐漸步入正軌,甚至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我國蹦床運動員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這種差距不是靠提升難度就能縮減的,需要改進蹦床技術和觀賞性才能實現(xiàn)。從實際情況來看,蹦床技藝不精湛或者不協(xié)調與基礎性動作不扎實有關。蹦床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容易忽視基礎動作的練習,一味追求高難度和新花樣,最終造成基礎不牢固,上層建筑產生動搖的現(xiàn)象,在實際賽事中很難取得優(yōu)異成績,不符合蹦床運動健康發(fā)展的要求。蹦床運動與其他運動不同,它的比賽場地和空間通常是一張有彈性的大網(wǎng),運動員在彈性網(wǎng)上完成跳躍和一系列連貫動作,最終由裁判員根據(jù)比賽詳情給出分數(shù)。因此,蹦床運動的訓練要圍繞彈性網(wǎng)進行,做空中旋轉和翻騰等基礎性動作?;炯夹g能夠賦予運動員充分的起跳動力,幫助運動員完成空中翻滾等基礎動作,同時為運動員提供合理的落地角度與區(qū)域,減少失誤項和扣分機會,幫助運動員獲得更多獎牌和贊譽[1]。
二、基本技術的練習方法
(一)垂直跳練習方法
蹦床運動員要想取得優(yōu)異成績需要通過不斷培訓和練習才能實現(xiàn),首先要確保動作的完整和連貫程度。蹦床運動的核心在于空中表演,空中表演需要借助蹦床張力和彈性為運動員提供足夠的表演時間,讓運動員在空中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充分體現(xiàn)出蹦床運動的精髓和完美。在進行基礎項目訓練時要加強對垂直跳的重視和關注,按照訓練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方案,讓運動員達到最基本的運動訓練量。垂直跳要求運動員身體豎直,雙手叉在腰間,依靠腳腕力量進行起跳獲得彈性網(wǎng)的最大支撐,盡可能確保起跳點與著落點位置相符,都處在中心部位,這種訓練應當維持三十天左右。運動員達到訓練目標時可以適當改進并增加難度,提高垂直跳的精確性和準確度。后續(xù)訓練需要打開肩膀,手臂呈向上態(tài)勢同時緊貼耳部,整體呈直線型狀態(tài),依舊通過腳腕來發(fā)力,確保起跳高度和旋轉時間足夠長,這項訓練一般維持在六十天左右。達到基本要求后就能進行下一項內容的訓練,此時雙手要保持與肩同寬的狀態(tài),在空中完成與耳部的緊貼動作。在下落過程中,身體要保持微側,同時膝蓋彎曲,確保蹦床彈力能夠達到最大水平及效果。起跳和下落的最佳區(qū)域也位于中心部位,訓練時間在九十天左右[2]。
(二)一周空翻練習方法
一周空翻技術練習應當樹立正確思想與方法,運動員要詳細了解一周空翻的具體內容,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和具體要點,明確一周空翻需要注重和發(fā)揮的內容:第一,運動員在起跳時應當保持雙臂直立同時緊貼耳部,達到最高點附近時,通過肢體運動和旋轉實現(xiàn)空中翻騰的目標;第二,空中表演內容和動作要盡可能緊湊,不能留下縫隙或空間,直線型動作就要相對筆直,空中翻轉動作要連貫快速,在達到最高點位置區(qū)域時方可迅速展開軀體,手指緊貼雙腿兩側區(qū)域,在實際下落過程中整個身體要保持豎直狀態(tài),垂直降落在蹦床中心區(qū)域。
一周空翻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掌握團一周和前團一周180度旋轉技巧。這兩項內容的訓練需要在軟軟或者有彈性的物體上完成,降低運動員身體損傷和危害事故的發(fā)生,同時為運動員提供舒適健康的訓練環(huán)境,幫助運動員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運動員掌握這兩項動作的基本要領后需要進行單獨訓練和專門的練習強化工作。運動員可由簡單的垂直跳進行過渡。在訓練時間達到兩周以上時進行連貫動作的訓練與銜接,按照運動員個人能力的高低和熟練程度不同適當增加訓練難度,提高蹦床運動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
在這種條件下,運動員能夠進行后屈一周和前屈一周180度旋轉動作的訓練。通過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和項目,做好訓練內容的連接與過渡。不同項目的訓練方式存在很多共性與相似之處,運動員和教練要按照實際情況準確把握。
運動員在掌握最基礎的訓練方法和內容后,就能自主選擇訓練項目和組合形式,做好空中翻滾內容的連接與過渡,避免出現(xiàn)旋轉不到位或者不準確等情況。教練應當結合運動員訓練水平和狀態(tài)給出合理的改進建議。不管是空中旋轉方式的過渡還是起跳訓練都要達到蹦床運動的基本要求,做好單獨動作的訓練和解剖。針對存在問題或缺陷的訓練內容要逐一攻克并解決。不僅如此,運動員不能過分強調動作難度和數(shù)量,要堅持把簡單動作做完美做精確,爭取讓蹦床運動表演項目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不出現(xiàn)扣分或者失誤現(xiàn)象[3]。
運動員后期訓練要注重鞏固與加強,通過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訓練時長實現(xiàn)規(guī)律化訓練,增強蹦床運動的精確性和合理性。
(三)兩周空翻練習方法
兩周空翻包括后團兩周、后屈兩周和前團兩周180度旋轉等內容。這幾項動作在大型賽事當中比較常見,屬于典型的比賽內容和評判標準。
兩周空翻動作與一周空翻動作大致相同,在技術要點和關鍵步驟當中都存在很多共性:首先是起跳保持豎直狀態(tài),雙臂緊貼耳部邊緣,向上起跳至最高點附近時加速翻轉;空中旋轉動作要求肢體緊湊,不能留下縫隙或者較大空間;垂直起跳要保證身體的豎直狀態(tài);旋轉動作完成后依舊在最高位置處舒展軀體,在下降過程中身體要盡可能保持直線型,最終降落在蹦床中心位置處,兩周空翻動作與一周空翻動作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差異性,首先要保證翻轉起跳的動力足夠大,留給空中翻轉的時間要盡可能充足,這對運動員技術水平的考驗也非常嚴格。因此,運動員在進行兩周空翻動作訓練時最起碼要有兩年左右的訓練經驗。如果訓練條件不夠高,就不能盲目進行兩周空翻的高難度訓練,否則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危害。
兩周空翻動作需要在質地柔軟且彈性較強的物體上訓練,運動員需要先掌握團兩周和前團兩周180度旋轉的基本事項,在擁有足夠高的熟練度后方可進行單獨訓練與強化。
兩周空翻動作的訓練需要從垂直跳練起。在訓練時間達到二十天以上時,方可進行連貫表演或者訓練,確保兩周空翻動作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
三、訓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充分了解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和體力特征。不同時期的運動員身體發(fā)育狀況和承受能力也不相同,青少年運動員骨骼發(fā)育不完整并且處在生長階段,其運動能力比成年運動員差很多。因此教練在安排訓練活動和訓練項目時,要考慮訓練時長和強度的合理性,不能給青少年運動員身體造成負擔和壓力。不僅如此,青少年對事物的學習能力和接收效果普遍較強,教練要發(fā)揮引導帶頭作用,幫助青少年運動員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蹦床運動的相關技巧。其次要充分考慮蹦床運動的特殊性。蹦床運動與一般項目不同,教練人員要正確認識蹦床運動的獨特性,做好細節(jié)內容的填充和強調。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健康科學的學習關鍵。然后要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法或計劃。按照訓練流程和步驟完成對青少年蹦床技藝的提高,不能一味追求訓練進度和成效忽視基礎動作的鞏固與練習,給蹦床運動的發(fā)展和建設埋下巨大安全隱患。因此,青少年蹦床運動的訓練要從基礎性動作抓起,為后續(xù)高難度動作和高強度訓練夯實基礎。最后要培養(yǎng)運動員敢于吃苦、直面挑戰(zhàn)的精神意志,充分調動運動員的創(chuàng)新突破精神和迎難而上的勁頭,讓年輕運動員能夠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每一項運動挑戰(zhàn)。
四、結語
綜上所述,蹦床運動在我國眾多體育項目當中獨樹一幟。蹦床運動的基礎核心與其他運動類項目有所不同,它強調基礎動作的熟練和鞏固,需要不斷學習完成對蹦床技藝的提升,它十分考驗運動員的精神狀態(tài)和競技水平。因此,蹦床運動的訓練要加強重視和關注,積極探索并發(fā)掘先進訓練方法,注重科學訓練模式的引進,為廣大青少年運動員營造健康舒適的訓練環(huán)境,提高蹦床運動的技術水平和表演能力,讓廣大運動員在大型賽事中能夠收獲更多獎項。
參考文獻:
[1]趙坤杰.論青少年蹦床基本技術動作的訓練方法[J].體育風尚,2019(11):1.
[2]許元炫.論青少年蹦床基本技術動作的訓練策略探討[J].運動·休閑:大眾體育,2021(16):67-68.
[3]黃健.青少年蹦床基本技術動作練習方法及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