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穎
(都江堰市北街小學 四川 都江堰 610000)
何謂大單元?《如何依據(jù)核心素養(yǎng)開展單元設計》一書中指出,“這里所倡導的‘大單元設計’和我們原來的教材內容的單元有所不同,最大的差異在于劃分的依據(jù)不只是內容,而是立足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整合了目標、任務、情境、內容的教學單位?;蛘哒f,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指向素養(yǎng)的、相對獨立的、體現(xiàn)完整教學過程的課程細胞?!?/p>
在對深度學習理論的深入學習中,我們認識到,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就要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緊扣單元語文要素,整合單元內容,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其核心有三,一是大單元教學主題的確立、二是設計有層次的大單元學習活動、三是開展“可持續(xù)性評價”。大單元教學,聚焦“三核”課堂,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確立大單元教學的主題,要緊扣單元語文要素,我們是從教材內容、語文要素的進階發(fā)展、學生學情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考的。
我們認識到,要進行大單元教學,就必須立足于深鉆教材,深刻理解教材。
以六下第1單元為例。我們深入研讀的教材內容,本單元的單元導語中,包含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些語文要素就是本單元教材的核心靈魂,是本單元閱讀與表達的教學目標。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個單元的教材內容絕大部分都與民風民俗有關。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閱讀目標是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也就是要關注文章的詳略;習作目標是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課文的課后題、交流平臺、習作都緊扣語文要素。習作的要求是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jīng)歷,要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也就是要做到詳略得當。
縱觀整個小學語文教材的語文要素,我們發(fā)現(xiàn)本單元是第一次明確提出有關主次詳略這一語文要素的閱讀目標的。我們再看習作目標,以記事寫作為例,三年級的重點訓練目標是愿意寫、寫清楚,四年級是寫清楚、有感受,五年級是有重點,寫具體,到了六年級就是抓住重點,寫出特點,圍繞中心有詳略。由此可以看出:教材雖然沒有明確在六年級以前,就提出關于詳略的語文要素,但是教材一直都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寫清楚,特別是圍繞中心寫具體,寫生動的習作能力。其實就是在教學生如何詳寫。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整個小學階段關于寫清楚、寫具體的習作目標,各年段各有重點,但又螺旋上升,前后勾連。我們還發(fā)現(xiàn),整套教材同時也關注了學生簡練的表達的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做到詳略得當,教材非常重視,這對于作文的謀篇布局,對于抓住重點,寫出特點,突出中心,對于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進入六年級下期,大部分學生能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寫具體生動,但是,部分孩子還不能做到圍繞中心選材、圍繞中心安排詳略。有些孩子把不能表現(xiàn)中心的內容,寫得很具體;而真正該表現(xiàn)中心的內容,有時卻寥寥數(shù)筆,不能夠抓住重點寫出特點。該詳?shù)牟荒茉?該略的不能略,重點不突出,中心不明確。
因此,我們根據(jù)教材內容,本單元語文要素,以及學生學情,關聯(lián)學生的真實生活,確立單元教學主題,人文主題是:民風民俗,語文要素方面的單元總目標是分清詳略,抓住重點寫出特點。并據(jù)此確定本單元教學目標:
1.會寫34個字,會寫38個詞語。認識并臨摹行楷,逐漸提高自己的書寫速度。
2.能分清課文內容的主次,了解課文的詳略安排及其效果,體會詳寫主要內容的好處??偨Y交流分清課文主次的意義以及如何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安排詳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朗讀并背誦《長歌行》。
4.體會課文不同的語言風格,感受豐富的民俗文化。體會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了解不同習俗的寓意。
5.能介紹一種風俗或寫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jīng)歷。能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抓住重點來寫。
這些教學目標,都緊緊圍繞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我們在確立了大單元教學主題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大單元教學情境:走進家鄉(xiāng)的風俗。讓學生的學習在真實的情境中發(fā)生。
我們是這樣引入這個情境的:
告訴孩子們一個好消息,學校??庉嫴恳庉嬕槐久袼鬃髌芳?面向六年級全體同學征集稿件啦! 稿件的題目就是《家鄉(xiāng)的風俗》。??庉嫴窟€要在同學們當中選拔編輯民俗作品集的小編輯呢!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第一單元民風民俗,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去探尋家鄉(xiāng)的風俗,寫好家鄉(xiāng)的風俗吧!
我們還對這個情境進行這樣的描述: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讓我們走進本單元,了解我們的祖國那些充滿濃郁民俗風情的,有著濃厚文化內涵的民俗民風,同時深入了解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感受中華傳統(tǒng)習俗中蘊含的人情美,文化美,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里的情境和我們平時上課前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不一樣的,上課前創(chuàng)設的情境僅僅是為了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結束而結束。這里的情境”,是一個大情境,是貫穿于整個單元學習的情境;是以情感調節(jié)為手段,以學生的真實生活實際為基礎,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整體發(fā)展為目的的優(yōu)化了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希望我們創(chuàng)設的這個情境,能豐富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經(jīng)驗。
在確定了大單元教學的主題、情境后,我們合理整合教材內容,將本單元的大單元教學任務精心設計成“探尋家鄉(xiāng)的風俗,編寫民俗作品集”為總任務的項目式學習,并形成一個學習任務群,即:任務一 走近有趣的民風民俗;任務二 欣賞甜蜜溫馨的民俗畫面;任務三 探尋之旅:風俗的由來;任務四 編寫民俗作品集,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本單元的大單元教學,我們希望在整合的學習內容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
在我們提出任務的同時,孩子們也會提出一系列問題,如:什么是風俗? 怎樣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 怎樣寫好家鄉(xiāng)的風俗?怎樣編寫民俗作品集? 其實這些問題就是孩子們在大單元學習過程中需要探究解決的問題。因此,大單元教學實際上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
大單元教學的活動是大單元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在真實的情境中,整合教材內容,課文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發(fā)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是本單元教學的任務、活動的具體安排:
附:六下第一單元大單元教學的活動:
我們本單元的大單元教學在引入情境后,就開始了任務一的學習。
任務一:走進有趣的民風民俗。
在活動1 眾多風俗我了解中,我們將《北京的春節(jié)》,《古詩三首》,詞句段運用,交流平臺,整合成一組內容進行教學,并完成日積月累《長歌行》。
首先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教學時緊扣語文要素,緊緊圍繞課后思考題,連接交流平臺,提出問題:作者寫北京的春節(jié),哪幾天寫的詳細,哪幾天寫的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重點引導孩子分清課文內容的主次,了解課文的詳略安排及其效果,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并結合詞句段運用,體會課文不同的語言風格,體會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了解不同習俗的寓意。這樣的教學設計,直指語文要素,兼顧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
然后在學習《古詩三首》之后,整合《北京的春節(jié)》、《古詩三首》的內容,引導孩子們了解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習俗。感受豐富的民俗文化。
接下來的是活動2是“家鄉(xiāng)的風俗我知道”,我們的教學關聯(lián)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在課文學習后進行實踐活動:調查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和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家鄉(xiāng)的風俗。
任務二:欣賞甜蜜溫馨的風俗畫面。
活動1要落實的目標是:孩子們通過閱讀《臘八粥》,欣賞甜蜜溫馨的風俗畫面。教學時,仍然根據(jù)課后思考題、交流平臺,重點引導孩子們體會到作者就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以及對臘八粥擬人化的描寫等方法,詳寫主要部分,抓住重點,寫出特點的。繼續(xù)感受、學習寫清文章的詳略及好處。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
緊接著進行活動2?;顒? 要落實的目標是,學習《臘八粥》詳寫重點部分的方法,關聯(lián)學生真實生活,把自己參加過的一種風俗活動寫得具體生動,抓住重點,突出特點。也就是學會詳寫。這里我們設計了一項實踐活動。我們在寒假前,就把這項實踐活動設計好,請孩子們在春節(jié)期間完成。因為春節(jié)正好有一個很好的契機,在我們這個地方的春節(jié),也有許多的習俗,比如說守歲,放鞭炮,吃湯圓,包餃子等。請孩子們在春節(jié),至少參加一項自己喜歡的風俗活動,認真觀察過程,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可以試著寫一寫參加這次活動的過程。當我們的教學進行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就請孩子們回顧自己參加這次風俗活動的經(jīng)歷,因為大家都親自參加過,有意識的去觀察過,孩子們自然就有話可說。在上一個任務中,孩子們學習了沈從文先生的《臘八粥》,學會了把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的寫作方法后,孩子們再寫出來的內容就會更加生動,具體了,這也就是在學寫詳寫。其實我們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也在為后面的寫作文作充分的準備。課文學習和學生真實生活相關聯(lián),在生活中學語文,沉浸式學習,前后任務相互勾連,相得益彰。我們力圖通過這樣的整合的學習活動,落實語文要素:“抓住重點,寫出特點?!迸囵B(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任務三:探尋之旅:風俗的由來。通過第一個活動,學習《藏戲》,了解藏戲的由來,之后有一個實踐活動:通過查資料,詢問長輩,充分調查了解你所熟悉的風俗的由來,完成調查單。150字左右,學會清晰簡練的表達,也就是略寫。其實也在為寫作文做鋪墊。孩子們到后面寫家鄉(xiāng)的風俗時,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任務四:編寫民俗作品集我能行。首先完成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通過上面三個任務中的一系列學習活動,實際上我們的這篇作文孩子們已經(jīng)能夠完成的非常好了,孩子們可以選擇春節(jié)中的一種習俗,也可以選擇清明放水節(jié)、端午節(jié)吃粽子等各具特色的習俗,來抓住重點,寫出特點。并能表達對這種習俗的看法、感受,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做到詳略得當。孩子們的單元學習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得到解決。孩子們作文完成后,收集起來,自己設計序言、目錄、封面,完成民俗作品集。
附:六下第一單元大單元教學單元安排:
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都是從文本出發(fā)、指向學生的真實生活的、孩子們感興趣的、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調動學生以往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又將學習內容與已有的經(jīng)驗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提升了自己內在的語文素養(yǎng)。
大單元教學的“評價”,是基于真實情境下,引導學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并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評價的具體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綜合等。
評 價 項目 評 價 內 容識字與寫字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聽寫生詞、默寫古詩名言、日積月累的內容。硬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學習寫行楷。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閱讀能分清課文內容的主次,了解課文的詳略安排及其效果,體會詳寫主要內容的好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體會課文不同的語言風格,感受豐富的民俗文化。習作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介紹一種風俗或寫自己參加一次風俗活動的經(jīng)歷。能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抓住重點來寫。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要有一定速度。綜合學生、老師共同制作練習題單
在過程性評價中,我們根據(jù)孩子們的表現(xiàn),評比出課堂發(fā)言明星,小小朗誦家、朗誦進步星,小小書法家、書寫進步星,小作家、習作進步星,學習小明星,并頒發(fā)喜報,予以獎勵、鼓勵。孩子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激發(fā)。
在綜合評價時,我們邀請孩子們共同參與制作練習單。制作練習單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運用梳理和探究的方法學習的一種過程。運用梳理和探究的方法教和學,抓住核心知識點,也就是單元語文要素,總結方法,運用方法,這會讓學習變得更容易,學業(yè)負擔得到減輕。梳理和探究的方法還可以用在單元總結、學期總結的時候,這是一種我們在大單元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
這樣的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重視大單元教學主題的確立,重視設計有層次的大單元學習活動,重視開展“可持續(xù)性評價”。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特別關注單元語文要素,理清單元的核心目標,整合單元教材內容,組織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語文活動,展開及時多元的評價,主題、情境、任務、活動統(tǒng)籌協(xié)調,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大單元教學,聚焦“三核”課堂,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我們希望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這樣的大單元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