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宇 王子陽 管少杰 張啟民 陜西理工大學(xué)土木工程與建筑學(xué)院
隨著時代進步和城市化建設(shè)的進展,拆遷征地遺留下來的廢舊混凝土帶來的二次污染和資源浪費,已經(jīng)是迫在眉睫,基于原生骨料的相對有限性和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潮流,對廢棄混凝土的再利用研究已經(jīng)成為混凝土和環(huán)境科學(xué)等研究領(lǐng)域的熱點。再生骨料大多來源于舊有建筑物拆除產(chǎn)生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普遍偏低,對再生骨料的研究將隨著再生混凝土的應(yīng)用而越來越重要。
本文以廢棄混凝土骨料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摻入不同比例的秸稈灰,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學(xué)性能,意在為配制再生混凝土提供必要的試驗數(shù)據(jù)。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學(xué)者對再生骨料混凝土二次利用進行了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在部分工程中得以應(yīng)用。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再生骨料與天然骨料有所區(qū)別,與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在性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應(yīng)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定。
針對上述問題,王東旭等研究了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學(xué)性能,指出陶粒可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壓、抗劈裂強度;楊魯?shù)妊芯苛嗽偕橇咸娲蕦炷列阅艿挠绊?;張萌研究了石墨烯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指出石墨烯可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壓和劈裂強度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之前學(xué)者的研究基礎(chǔ)上,本試驗旨在研究秸稈灰摻量為1%、3%、5%、7%、9%、11%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的影響,為配制高性能的綠色再生骨料混凝土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本次試驗的再生骨料來源于實驗室結(jié)構(gòu)試驗的梁構(gòu)件廢棄物,其強度為C30 的碎石混凝土,結(jié)構(gòu)試驗破壞后的混凝土試件經(jīng)人工破碎過篩后分為5mm~20mm 的連續(xù)級配,其中16mm~19mm,累計篩余5%;9.5mm~16mm 累計篩余65%;4.75mm~9.5mm,累計篩余100%。三種粒徑的再生粗骨料進行試驗研究,其基本性能:堆積密度1220.74kg/m3,壓碎指標17.62%,1h吸水率0.865%。
試驗用原生粗骨料為5mm~20mm 碎石,試驗采用5mm~20mm 的連續(xù)級配,其中16mm~19mm,累計篩 余5%;9.5mm~16mm 累計篩余65%;4.75mm~9.5mm,累計篩余100%;試驗用細骨料為河砂,細度模數(shù)為2.48中砂,級配良好。
試驗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細度、燒失量、安定性、凝結(jié)時間、強度均符合規(guī)定;
水為普通自來水;
石墨烯溶液:試驗采用經(jīng)過改性處理的濃度為0.1g/L的石墨烯溶液;
秸稈灰是將水稻秸稈燃燒后的灰質(zhì)進行過篩而成。
由于再生骨料的組成包括了原有骨料、表面附有水泥漿體的骨料和少量水泥石,使再生粗骨料外觀棱角較多、不規(guī)則,表面異常粗糙;小粒徑骨料比大粒徑骨料的粗糙程度要大,吸水率比天然骨料大,試驗時需要考慮附加用水量問題;石墨烯納米顆粒的尺寸小于100nm,可填充混凝土中水泥石部分的微孔,能夠提高混凝土密實性;由于石墨烯本身具有憎水性,分散性較差,很難保證摻入混凝土中的均勻性,試驗采用石墨烯溶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考慮石墨烯成本及顆粒過細問題,試驗各組均按0.8%摻入。
秸稈灰富含無機物,尤其是其中活性SiO2和Al2O3的含量較高,理論上可以替代部分水泥作為膠凝材料,可以更好地起到凝結(jié)作用。為了探究秸稈灰的最佳摻量,本次試驗選用的秸稈灰摻量為1%、3%、5%、7%、9%、11%六個水平。
本次試驗混凝土配合比的設(shè)計方法依據(jù)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規(guī)程》進行,采用再生骨料以取代率為25%取代天然碎石,固定摻入0.8%石墨烯用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通過摻入秸稈灰為1%、3%、5%、7%、9%、11%設(shè)計強度為C30混凝土,坍落度為120mm,水膠比為0.6,配合比為水泥∶砂∶石∶水=1∶2.13∶3.50∶0.6。
試驗采用人工拌合的方法進行配制,按照配比稱量各種材料,現(xiàn)將再生骨料加入附加用水量進行預(yù)拌合,再與天然骨料混合均勻,其余與普通混凝土拌合一致,使用150mm×150mm×150mm 標準試件進行成型,養(yǎng)護的條件為自然養(yǎng)護,試件按照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測試7d、28d的抗壓強度。
本試驗的試驗結(jié)果如表1、圖1、圖2所示。
圖1 7d、28d抗壓強度
圖2 同一摻量下7d、28d抗壓強度對比圖
根據(jù)表1、圖1 分析,隨著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 抗壓強度先增加后減小,根據(jù)圖1擬合分析,估計在6%附近達到極值,極值大于26.26MPa。其中,秸稈灰摻量在1%~5%范圍內(nèi),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 抗壓強度提升明顯;當秸稈灰摻量在5%~7%區(qū)間時,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抗壓強度幾乎無變化,且維持在較高水平;當秸稈灰摻量大于7%后,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 抗壓強度下降明顯。
根據(jù)表1、圖1 分析,隨著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28d 抗壓強度先增加后減小,根據(jù)圖1擬合分析,估計在6%附近達到極值,極值大于35.14MPa。其中,秸稈灰摻量在1%~5%范圍內(nèi),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壓強度提升明顯;當秸稈灰摻量在5%~7%區(qū)間時,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28d 抗壓強度幾乎無變化,且維持在較高水平;當秸稈灰摻量大于7%后,隨秸稈灰摻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壓強度下降明顯。
表1 不同摻量秸稈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強度指標
根據(jù)表1、圖1 分析,秸稈灰摻量從1%增加到3%,再生骨料混凝土7d 抗壓強度提高4.97%,28d 抗壓強度提高6.62%;秸稈灰摻量從3%增加到5%,再生骨料混凝土7d抗壓強度提高9.97%,28d抗壓強度提高10.26%。從整體來看,秸稈灰摻量從1%增加至最佳摻量6%,再生骨料混凝土7d抗壓強度提高大于15.43%,28天抗壓強度提高大于17.56%,秸稈灰對再生骨料混凝土后期的抗壓強度作用效果更為明顯,長時間的養(yǎng)護更有利于秸稈灰中的活性物質(zhì)發(fā)揮作用,增強其凝結(jié)作用。秸稈灰摻量從6%增加到11%,再生骨料混凝土7d、28d抗壓強度均降低,且在此范圍內(nèi)秸稈灰對再生骨料混凝土28d 抗壓強度的削弱效果比7d更明顯。
根據(jù)圖2 分析,秸稈灰在1%摻量條件下,28d 抗壓強度比7d抗壓強度提高31.4%;秸稈灰在3%摻量條件下,28d 抗壓強度比7d 抗壓強度提高33.5%;秸稈灰在5%摻量條件下,28d 抗壓強度比7d 抗壓強度提高33.8%;秸稈灰在7%摻量條件下,28d 抗壓強度比7d 抗壓強度提高33.9%;秸稈灰在9%摻量條件下,28d 抗壓強度比7d 抗壓強度提高33.9%;秸稈灰在11%摻量條件下,28d抗壓強度比7d抗壓強度提高32.1%。秸稈灰摻量在1%和11%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7d~28d 抗壓強度增長值較??;而秸稈灰摻量在3%、5%、7%、9%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7d~28d 抗壓強度增長值較大,但整體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7d~28d抗壓強度增長值差別不大。
經(jīng)分析,試驗結(jié)果的原因是:秸稈灰中富含無機物,尤其是其中活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含量可以高達到55%以上,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作為膠凝材料,且可以更好地起到凝結(jié)作用,使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但秸稈灰由于是由秸稈燃燒而成,其中可能存在燃燒不完全等各類雜質(zhì),并且秸稈灰吸水性較強,當摻量過多時,這些雜質(zhì)可能會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也會使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變差,從而不利于性能的發(fā)揮,使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壓強度下降。
綜上分析:在試驗范圍內(nèi),秸稈灰摻量對再生骨料混凝土7d、28d 抗壓強度影響趨勢大體相同,抗壓強度先增加后減小,摻量為6%附近是最佳摻量,7d強度超過26.26MPa,28d強度超過35.14MPa。
(1)秸稈灰摻量在1%~5%范圍內(nèi),隨秸稈灰摻量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28d抗壓強度提高;秸稈灰摻量在7%~11%范圍內(nèi),隨秸稈灰摻量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7d、28d 抗壓強度降低;當秸稈灰摻量為5%~7%時,再生骨料混凝土7d、28d抗壓強度處于較高水平。
(2)對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壓強度而言,秸稈灰的最佳摻量在為6%左右,此時,再生骨料混凝土7d抗壓強度大于26.26MPa,28d 抗壓強度大于35.14MPa。
(3)秸稈灰摻量從1%增加至最佳摻量6%,再生骨料混凝土7d 抗壓強度提高大于15.43%,28d 抗壓強度提高大于17.56%,秸稈灰對再生骨料混凝土后期的抗壓強度作用效果更為明顯,長時間的養(yǎng)護更有利于秸稈灰中的活性物質(zhì)發(fā)揮作用,增強其凝結(jié)作用。